但水利水电工程中厂房道路生活设施等工程应参照国家和其他行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评定。至此,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的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搞好工程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3-11-19
图7-2 混凝土强度保证率曲线
在实际质量检测中,我们发现即使在生产过程是稳定正常的情况下,同一总体 (样本)的个体产品的质量特性值也是互不相同的。这种个体间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性,反映在质量数据上即为个体数值的波动性、随机性,然而当运用统计方法对这些大量丰富的个体质量数值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后。我们又会发现这些产品质量特性值(以计量值数据为例)大多都分布在数值变动范围的中部区域,即有向分布中心靠拢的倾向,表现为数值的集中趋势;还有一部分质量特性值在中心的两侧分布,随着逐渐远离中心,数值的个数变少,表现为数值的离散趋势。质量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反映了总体(样本)质量变化的内在规律性。质量数据具有个体数值的波动性和总体(样本)分布的规律性。
(一) 质量数据波动的原因
在生产实践中,常可看到设备、原材料、工艺及操作人员相同的条件下,生产的同一种产品的质量不同,反映在质量数据上,即具有波动性,亦称为变异性。究其波动的原因,有来自生产过程和检测过程的,但不管哪一个过程的原因,均可归纳为下列五个方面因素的变化:
(1)人的状况,如精神、技术、身体和质量意识等。
(2)机械设备、工具等的精度及维护保养状况。
(3)材料的成分、性能。
(4)方法、工艺、测试方法等。
(5)环境,如温度和湿度等。
根据造成质量波动的原因,以及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消除的可能性,将质量数据的波动分为两大类,即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质量特性值的变化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波动称之为正常波动,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若是超越了质量标准允许范围的波动则称之为异常波动,是由系统性因素引起的。
1.偶然性因素(www.chuimin.cn)
它是由偶然性、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的。影响因素的微小变化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是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的,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值得消除,或者难以从技术上消除。如原材料中的微小差异、设备正常磨损或轻微振动、检验误差等。它们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属于允许偏差、允许位移范畴,引起的是正常波动,一般不会因此造成废品,生产过程正常稳定。通常把4M1E因素的这类微小变化归为影响质量的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原因或正常原因。
2.系统性因素
当影响质量的4M1E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如工人未遵守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过度磨损、原材料质量规格有显著差异等情况发生时,没有及时排除,生产过程在不正常,产品质量数据就会离散过大或与质量标准有较大偏离,表现为异常波动,次品、废品产生。这就是产生质量问题的系统性原因或异常原因。由于异常波动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和避免,特别是对质量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生产中应该随时监控,及时识别和处理。
(二) 质量数据分布的规律性
上面已述及,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质量数据仍具有波动性,即变异性。概率数理统计在对大量统计数据研究中,归纳总结出许多分布类型。一般来说,计量连续的数据是属于正态分布。计件值数据服从二项分布,计点值数据服从泊松分布。正态分布规律是各种频率分布中用得最广的一种,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量测误差、土质含水量、填土干密度、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强度等质量数据的频数分布一般认为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如图7-3 所示。从图中可知:
图7-3 正态分布曲线
(1)分布曲线关于均值μ是对称的。
(2)标准差σ大小表达曲线宽窄的程度,σ越大,曲线越宽,数据越分散;σ越小,曲线越窄,数据越集中。
(3)由概率论中的概率和正态分布的概念,查正态分布表可算出:曲线与横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为1;正态分布总体样本落在(μ-σ,μ+σ)区间的概率为68.3%;落在 (μ-2σ,μ+2σ)区间的概率为95.4%,落在(μ-3σ,μ+3σ)区间的概率为99.7%。也就是说,在测试1000 件产品质量特性值中,就可能有997 件以上的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区间 (μ-3σ,μ+3σ)内,而出现在这个区间以外的只有不足3 件。这在质量控制中称为“千分之三”原则或者“3σ原则”。这个原则是在统计管理中作任何控制时的理论根据,也是国际上公认的统计原则。
有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文章
但水利水电工程中厂房道路生活设施等工程应参照国家和其他行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评定。至此,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的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搞好工程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3-11-19
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从整体上考虑,一般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下列几方面。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而直接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问题有:可行性研究不充分。致使该工程推迟一年多发电,花费质量事故处理费用上亿元。(五)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不合格工程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或建筑制品的使用,必然导致质量事故或留下质量隐患。......
2023-11-19
极差计算简单、使用方便,但比较粗略,数值仅受两个极端值的影响,损失的质量信息多,不能反映中间数据的分布和波动规律,仅适用于小样本。强度保证率P 是设计要求在施工中抽样检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必须大于或等于某一标号强度的概率。如混凝土标号为C20,设计要求强度保证率P 为80%,即平均100 次试验中允许有20 次试验强度结果小于C20。......
2023-11-19
(一) 合同内质量检验合同内检验是指合同文件中作出明确规定的质量检验,包括工序、材料、设备、成品等的检验。若重新检验结果证明这些材料和工程设备不符合合同要求,则应由承包人承担重新检验的费用和工期延误责任;若重新检验结果证明这些材料和工程设备符合合同要求,则应由发包人承担重新检验的费用和工期延误责任。......
2023-11-19
质量认证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依据标准中的性能要求进行认证叫做合格认证;依据标准中的安全要求进行认证叫做安全认证,前者是自愿的,后者是强制性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下列特征:图9-1认证标志合格认证标志图;安全认证标志图;长城标志图;PRC标志图认证的对象是质量体系而不是产品。......
2023-11-19
(一) 合同项目质量控制程序监理机构应在施工合同约定的期限内,经发包人同意后向承包人发出进场通知,要求承包人按约定及时调遣人员和施工设备、材料进场进行施工准备。监理机构应协助发包人向承包人移交施工合同约定应由发包人提供的施工用地、道路、测量基准点以及供水、供电、通信设施等开工的必要条件。由此增加的费用和工期延误造成的损失由发包人承担。......
2023-11-19
但是,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并不能代表承包人内部的质量保证体系,它只能通过执行承包合同,运用质量认证权和否决权,对承包人进行检查和管理,并促使承包人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2023-11-19
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等特点,工程质量不是旦夕之间形成的。工程建设各阶段紧密衔接,互相制约影响,所以工程建设的每阶段均对工程质量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综上所述,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即工程质量是由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各阶段质量的综合反映。只有有效地控制各阶段的质量,才能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
2023-1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