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1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处理程序特大质量事故逐级向水利部和有关部门报告。(二) 事故调查发生质量事故,要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大质量事故由水利部组织调查。特大质量事故,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方案,征得事故调查组意见后,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审定后实施,并报水利部备案。......
2023-11-19
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从整体上考虑,一般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下列几方面。
(一) 违反建设程序
建设程序是建设项目建设活动的先后顺序,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几十年工程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是工程建设活动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而直接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问题有:
(1)可行性研究不充分。依据资料不充分或不可靠,或根本不做可行性研究。
(2)违章承接建设项目。如越级设计工程和施工,由于技术素质差,管理水平达不到标准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失误或勘测精度不足,导致勘测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甚至错误,不能准确反映地质的实际情况,因而导致严重质量事故。如广东省某水电工程,由于土石料场设计前,对料场的勘察粗糙,达不到精度要求,在工程开工后,料场剥离开挖到了一定程度,才发现该料场的土料不符合设计要求,必须重新选择料场,因而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 设计方案和设计计算失误
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该考虑的影响因素,或者设计计算错误,是导致质量重大事故的祸根。如云南省某水电工程,在高边坡处理时,设计者没有充分考虑到地质条件的影响,对明显的节理裂缝重视不够,没有考虑工程措施,以致在基坑开挖时,高边坡大滑坡,造成重大质量事故。致使该工程推迟一年多发电,花费质量事故处理费用上亿元。
(四) 人的原因
施工人员的问题。表现在:
(1)施工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技术业务素质不高或使用不当。
(2)施工操作人员培训不够,素质不高,对持证上岗的岗位控制不严,违章操作。
(五)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不合格工程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或建筑制品的使用,必然导致质量事故或留下质量隐患。常见建筑材料或制品不合格的现象有:
(1)水泥:①安定性不合格;②强度不足;③水泥受潮或过期;④水泥标号用错或混用。
(2)钢材:①强度不合格;②化学成分不合格;③可焊性不合格。
(3)砂石料:①岩性不良;②粒径、级配与含泥量不合格;③有害杂质含量多。
(4)外加剂:①外加剂本身不合格;②混凝土和砂浆中掺用外加剂不当。
(六) 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的问题主要有:(www.chuimin.cn)
1.不按图施工
(1)无图施工。
(2)图纸不经审查就施工。
(3)不熟悉图纸,仓促施工。
(4)不了解设计意图,盲目施工。
(5)未经设计或监理同意,擅自修改设计。
2.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不当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
(1)施工方案考虑不周。
(2)技术措施不当。
(3)缺少可行的季节性施工措施。
(4)不认真贯彻执行施工组织设计。
(七) 环境因素影响
环境因素影响主要有:
(1)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地质、台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2)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表现在:
1)没有建立完善的各级技术责任制。
2)主要技术工作无明确的管理制度。
3)技术交底不认真,又不作书面记录或交底不清。
有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文章
图6-1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处理程序特大质量事故逐级向水利部和有关部门报告。(二) 事故调查发生质量事故,要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大质量事故由水利部组织调查。特大质量事故,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方案,征得事故调查组意见后,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审定后实施,并报水利部备案。......
2023-11-19
间接原因是指质量事故发生场所外的环境因素,如施工管理混乱,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失责,规章制度缺乏等等。从质量事故的调查中发现,单纯的集中型或单纯的连锁型均较少,常见的往往是某些因果连锁,又有一些原因集中,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称为“复合型”。因此对一些重大的质量事故,应采用逻辑推理法,通过事故链的分析,追寻事故的本质原因。......
2023-11-19
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等特点,工程质量不是旦夕之间形成的。工程建设各阶段紧密衔接,互相制约影响,所以工程建设的每阶段均对工程质量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综上所述,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即工程质量是由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各阶段质量的综合反映。只有有效地控制各阶段的质量,才能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
2023-11-19
(一) 因果分析图概念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因果分析图基本形式如图7-14 所示。(二) 因果分析图绘制下面结合实例加以说明。因果分析图的绘制步骤与图中箭头方向恰恰相反,是从“结果”开始将原因逐层分解的,具体步骤如下:明确质量问题—结果。图7-15 是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因果分析图。......
2023-11-19
要分析究竟是哪种原因所引起,必须对质量问题的特征表现,以及其在施工中和使用中所处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分析方法很多,但其基本步骤和要领可概括如下。分析、比较和判断,找出最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二) 分析要领分析要领的方法是逻辑推理法,其基本原理是:确定质量问题的初始点,即所谓原点,它是一系列独立原因集合起来形成的爆发点。因其反映出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而在分析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2023-11-19
在生产过程中,按规定取样,测定其特性值,将其统计量作为一个点画在控制图上,然后连接各点成一条折线,即表示质量波动情况。(二) 控制图的绘制原材料质量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水灰比来间接的控制强度。为说明管理图的控制方法,以设计水灰比=0.50 为例,绘制水灰比的~R 管理图。经计算得到:图7-11控制图分析1)连续25 点无超出控制界线者。连续7 点至少有3 点接近控制界线。......
2023-11-19
但水利水电工程中厂房道路生活设施等工程应参照国家和其他行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评定。至此,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的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为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搞好工程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3-11-19
“九五”期间,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全面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并及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有关工程建设推行“三制”、质量管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和堤防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需特别指出,“九五”期间,工程建设中加大了“三制”推行力度。......
2023-06-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