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对钢琴教学实践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2023-11-19
李祖德
重达6.2公斤的“培养世界冠军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系列丛书出版了!这是我国艺术教育界的一件大喜事。对这样一部涵盖了但昭义教授各方面成就的巨著,我们如何才能抓住要点,精读细读,消化接受,确非易事。我这里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今年3月17日,在深圳钢琴学会现任会长、原深圳艺校钢琴科主任肖玫老师女儿的婚礼上,我见到了但昭义教授夫妇。谈起这套丛书,我说:“我认为在艺术人生这一部分文章中,对我们最有启发、最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是第六章——“艺术真谛的探求”(本文也借用了这个标题)。”但老师表示赞同。他还告诉我,对于这一章,在作者完成初稿后,特请他作重点修改。于是他先请陈光泉老师作了补充修改,然后他又亲自作了认真反复的斟酌,得以成文。
在这一章里,作者首先把但昭义教授要求他的学生必须解决且有效解决的共性问题归纳为六个方面:1. 技术技能的训练;2. 声音观念的树立;3. 情感心理的调动;4. 表现手段的开掘;5. 审美情趣的培植;6. 个性特质的发展。并认为这是但昭义数十年教学经验独到、独特、独家之心得,是一个清晰完整、综合立体的“但氏钢琴教学体系”。
我原以为作者会就这六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述,并把每一个层面深化充实,但作者并没有这样论述,而是将此文又综合为“认知钢琴与人体”、“通解艺术与技巧”、“掌握要素与轴心”、“觉悟得道与智者”这四大方面来深入阐述本章的主题。在我认真多次拜读此文之后,才悟出其中的奥妙。原来前面归纳的学生必须解决的六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和谐平衡的,单独讲不可能说清楚,而分为这样四大方面来加以阐述,更有利于精确、深入地阐明但昭义教学的核心部分——音乐表现所需要的潜质素养与熟练技巧演化而成灵活运用的有机能量。
作者在以上四个方面的详细论述我这里没必要重复了。总之,写得非常深入感人,既有深奥的哲理,又有具体的事例,令人信服。
为了帮助广大师生,音乐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章的内容,我想借此机会强调一下但昭义教授在追求艺术真谛方面的几个令我十分感动的片断。
我和但昭义教授共事十一年(1995—2006),这十一年,正是他事业辉煌的黄金年代。我们本着为国家、为艺术、为学生的共同愿望,在事业上基本上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而也使我在与但老师共同奋斗的事业中逐步领悟,认识了但昭义教授的成功之谜。除了在《但昭义钢琴艺术人生》这本书中所写的以外,我想有以下几方面是特别需要强调的。(www.chuimin.cn)
第一,但教授对学问精益求精、不耻下问、反复追求的精神。
记得是在1998年5月,我和但老师带李云迪去美国参加南密苏里国际钢琴比赛,返回祖国时,在洛杉矶机场他对我说:“我过去学的东西太少,教陈萨、李云迪这样的学生已经感觉到很吃力。这次参加比赛,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们的钢琴教学要跟国际接轨,还有不少知识要认真学。要开阔眼界,过去我们耽误的时光太多了,现在唯有不断地吸收别人的东西来充实自己,才能不落后于这个时代。”我当时听了很感动,因为就我看来,李云迪这次比赛一点也不比外国选手差(事隔多年后知道李云迪本应是这次比赛的第一名,却被人为地排在了第三名),说明他的教学很成功,在当时的比赛现场就有不少侨胞和外国专家问我但昭义是在哪里留学,跟谁学的等问题,我都自豪地回答他们,他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感到很惊讶,有的摇头不相信。
但老师的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使我也明确了他的抱负。后来,我根据他的提议,大量聘请国内外名家来学校讲学、兼课,并组织师生观摩所有值得观摩学习的国内外比赛,派出优秀学生参加大师班……而但老师本人每次听专家讲学他都认真记笔记,整理专家讲学记录,我认为在求知欲方面,很少有中青年教师可以与他相比。
第二,但昭义教授十分善于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能力。他用种种方法,使学生在关键时刻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流传广泛的关于他在重大比赛前夕给学生写条子的故事我就不说了,仅举一个重要事例:2000年上半年,文化部决定派李云迪参加肖帮国际钢琴比赛,我们学校很多工作也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为了使李云迪能适应这样最高规格的国际比赛,但老师先后安排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内部观摩为李云迪加油把关,三次观摩我都参加了,第一、二次情况不大理想,李云迪状态令人担心。特别是第二次,观摩完后李云迪甚至发怨言说:“这个专家这样说,那个专家又那样说,我都不知道怎么弹才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指导老师,如何将学生调整到最佳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一槌了。
我记得在第二次观摩后但老师在讨论会上说:“李云迪出现这种情况他早就料到了,他准备从现在开始,有意鼓励李云迪把各个不同的专家讲课的具体内容暂时忘掉,他自己想怎么弹就怎么弹,尽力发挥,按自己的理解去弹。事后证明这是一个英明的决策。因为但昭义深信:李云迪这样的学生完全有能力综合各位大师讲课的精华、并完美地消化在他自己的演奏中。正因为但老师解决了李云迪的思想,极大地调动了李云迪的内在能量,才使他获得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空缺了多年的第一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第三,但昭义教授的治学眼光不局限在某些个别学生的得失,而是着眼于培养一个团队,这主要体现在他认真培养青年教师、主动传、帮、带。这方面的内容在本章“觉悟得道与智者”一段中已有详尽描述,我就不多讲了。我想说的是效果,现今深圳艺校的钢琴教学水平已排在全国音乐院校的前列,这一点得到了大量来艺校讲学的国内外专家的肯定,这已不容置疑。第二是精神,这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很难坚持的治学精神,但老师做到了,坚持下来了,而且做得很好。
我想,但昭义教授这种为艺术的真谛而终生追求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将永远激励后辈们更好地开拓前进。
有关“培养世界冠军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系列丛书评论文集的文章
书中的字里行间勾勒出了他的爱国之心、感恩之情和志存高远并脚踏实地,特别是他那种跃然纸上的拳拳报国之意,以及基于此种情怀所迸发的为了中国钢琴艺术事业之崛起而矢志不渝地奋斗终生的精神,让作为年轻后辈的我深受教育、感佩不已。④“她心里早就装着整个中国钢琴事业的发展宏图大略!我必须不辜负恩师对我的期望,这种感动和责任成为我音乐人生的永恒动力。”......
2023-11-19
从但昭义教授的钢琴教育来看,他的教育学原理或音乐教育学原理更接近现象学教育学的原理。但昭义的“养育”教育学的“养育”不是家长式的“包办”和教条式的“圈养”。他的养育教育学的“养育”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养育的第一个含义,但老师很好的、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家庭、教师、学校、社会”的各种际遇,使得一个机遇、一个关系、一个情境或活动变得有教育学意义。养育的第二个含义,用爱心去构建学生的心灵。......
2023-11-19
对力度的处理和运用是每一位钢琴演奏者都要面临的问题,因为力度的运用不仅是技巧问题,更会对音乐形象的塑造起到内在推动作用。在力度的运用方面,但老师强调“设计”的重要性。下面,笔者以但老师对于力度中的cresc.(渐强)处理为例,作简要阐述。学生平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一看到cresc. 就立刻强起来,这样使音乐失去了力度变化发展的过程,由于没有铺垫力度的高点自然也失去了应有的力度对比心理预期。......
2023-11-19
但昭义的成就,就是属于这更、更、更不容易的。但昭义的学生就参加了三个大赛,并且都获得优异的成绩。陈萨1996年获得第十二届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第四名。英国的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创办于1963年,33年经历了十一届,均无一中国人获奖。李云迪2000年获得第十四届波兰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是为职业钢琴家设计的,世界公认最难的钢琴比赛。但昭义学生的获奖者不是少数人,而是一群人,一个梯队。......
2023-11-19
但昭义的教育思想、文化精神、课程与教学特色,以及“养育”的教育学原理,构成了但昭义音乐教育学原理的基本框架。这也是但昭义音乐教育学实践的文化价值核心所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以及音乐教育学要取得历史性的发展,首先应该建构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精神。......
2023-11-19
不久前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和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培养世界冠军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系列丛书的主编之一韩立文教授要我为该书写个书评,该丛书的内容已如此包罗万象,丰富翔实,我实在插不进什么嘴。......
2023-11-19
由四川音乐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策划,“但昭义系列丛书”编委会组编的“培养世界冠军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系列丛书终于在人们的期待中问世。这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本国钢琴教育家的综合性丛书,由《但昭义艺术人生》《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但昭义钢琴教学实录》《但昭义钢琴作品选集》几部分组成。其中首先吸引读者眼球的是《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
2023-1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