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音乐作为整体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音乐作为整体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摘要】:钢琴音乐作为异文化在我国传播和发展的时日不算久远,著者的弟子能够持续地问鼎各项世界顶尖钢琴赛事的事实令人惊叹。2000年,李云迪一举夺得空缺了15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开赛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和首位且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2009年,张昊辰获得第十三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成为历届冠军中的第一位中国人。在这种教学条件下,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器,《但论》中显示如下特点:

钢琴音乐作为异文化在我国传播和发展的时日不算久远,著者的弟子能够持续地问鼎各项世界顶尖钢琴赛事的事实令人惊叹。不妨将其门徒所获的国际大奖做一个简短的回顾:

1994年,吴驰由国家文化部选派参加德国艾特林根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二名,这是我国选手40年来在国际钢琴比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1996年作为文化部选派唯一选手参加在荷兰举办的第四届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三名(第二名空缺)。1996年,陈萨作为最小的参赛者获得了英国利兹钢琴比赛的第四名,2000年,获得波兰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第四名,同时还获得波兰舞曲特别演奏奖;2005年,她在第十二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水晶大奖,即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在三大顶尖钢琴比赛中均获奖的钢琴家。2000年,李云迪一举夺得空缺了15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开赛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和首位且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2009年,张昊辰获得第十三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成为历届冠军中的第一位中国人。2013年,左章获得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钢琴比赛第五名…… 据2010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共有21名学生在58项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其中:23人次获得第一名;13人次获得第二名;14人次获得第三名;前三名占86.2%。(www.chuimin.cn)

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内钢琴教学资源应该说是相对匮乏,尤其是在四川这样的内陆地区,在《但论》《师恩情难忘》一文中写道“那时‘文革’刚刚结束,这类专业书根本没有,因此显得特别珍贵。周老师希望我有这样的词典帮助学习和教学,但当时没有复印件。于是她不惜牺牲宝贵时间一字一字亲手为我抄了一本《常用音乐术语》寄给我……”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困境。当然,现在可以做到的出国上大师课或是请大师到国内上课在那时就几乎是痴人说梦。在这种教学条件下,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器,《但论》中显示如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