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培养世界冠军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的评论文集

培养世界冠军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的评论文集

【摘要】:《但论》是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先生数十年对音乐与教学的真实体验的文本表达方式,系四川音乐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策划的“培养世界冠军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系列丛书之核心,由“但昭义系列丛书”编委会汇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发行。无论是横向的宽度,还是纵向的深度,均无愧为钢琴教育文献中的典范之作。

杜梦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艺术研究院专职研究

在浩如烟海的钢琴文献中,钢琴教育占据极其显赫的位置,经典的著作不胜枚举,其内容涉及如何学习和教学相关的诸多方面,既有教学法的系统研究,亦有著者亲身经历的个案陈述。如,葛拉夫曼的《我为什么要练琴》、露丝·史兰倩丝卡的《指尖下的音乐》、罗素·谢尔曼的《钢琴随笔—— 一个杰出艺术家日记》等。但是,能够在一部著作里,包涵宏观与微观的视角、异文化与本文化融合、技巧与音乐运用等多维度地研究钢琴教学的为数不多,但昭义先生在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遨游于黑白琴键与白纸黑字的广阔空间,书中呈现的委实是著者数年深耕易耨的累累硕果。低调稳健、诚恳亲和、不求闻达、成就卓越。

《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后称《但论》)是一本从入门学习的基本方法,到问鼎国际大赛的教学经验总结;从深入浅出指导实际应用的教学箴言,到纵深音乐本体与灵性之间的思索;涵盖钢琴音乐与时代、地域、社会、概念、行为、个体等相关的多个维度的研究;读者覆及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研究者,纵横钢琴教学与表演,集个案指导与学科建设为一体的一部学术著作,它的面世对钢琴教育与研究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但论》是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先生数十年对音乐与教学的真实体验的文本表达方式,系四川音乐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策划的“培养世界冠军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系列丛书之核心,由“但昭义系列丛书”编委会汇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发行。著作包含绪论和文论共七个部分,整体架构严谨、清晰、逻辑谨密。

“绪论”含三篇文献,每篇均是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在宋大能先生(四川音乐学院前院长、教授)所作的序中,高度总结但先生的教学之路:“四十多年来,他所走过的路,是一条曲折漫长充满艰辛的路,不断积累执着探求的路,更是一条创造奇迹继往开来的路……勤奋,谦逊,博采众长,深藏不露的胆略与抱负,是他留给我的主要印象……”在易柯先生(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教授)所写的前言中如是说:“但昭义先生的这部文论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或海阔天空、纵横驰骋,或微言大义、言简意赅,读来无不感到耳目一新,受益良多。这些文论不仅言辞率真诚挚、见解独到,而且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辩证思想的火花,彰显出耐人寻味的哲理和非同寻常的睿智……”在但昭义先生自序《我的钢琴教学之路》的开篇即言到:“川音对我的培养和老院长的良苦用心不仅成为当年我在学习时的巨大鞭策,而且永远地成为我报效母校培育之恩的感恩情节!无论我走到哪里,它都是激励和鼓舞我为祖国的钢琴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绵薄之力的动力!”其真挚的表达撼人心魄!

文论的第一部分“专业著作” ——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包含学前篇、入门篇、基础篇。分别从家长的辅导作用;学习的预备;弹奏的姿势;弹奏的手形等钢琴基础学习阶段的各个层面进行了详尽地研究。(www.chuimin.cn)

文论的第二部分“学术论文”——含有11篇专业文献。涉及钢琴教学中的技巧、音乐表现、作品风格、学习方法等多个方向。

文论的第三部分“教案摘选”——精选7个经典教学曲目,涵盖解读乐谱谱面信息和谱面之外的作曲技术理论和音乐学分析。

文论的第四部分“谈琴说艺”——3篇访谈,分别是同行之间的(与鲍蕙荞的访谈)交流;与主题活动策划者的访谈(与田一丹的访谈);以及师生对话(但昭义、张昊辰师生对话录)。对话的字里行间一次又一次地令人叫绝。

文论的第五部分“书信便函”—— 一封封在关键时刻给予学生的家书,既是写给他的爱徒,更是写给他宠爱的儿女们。

文论的第六部分“随笔讲演”—— 5篇肺腑之言,言及灵性深处。

今日数万言,往昔分秒耘。多年的坚守,忘我的付出,深入的挖掘成就了这一版金玉良言。无论是横向的宽度,还是纵向的深度,均无愧为钢琴教育文献中的典范之作。反复咀嚼,特点突出,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