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历来有“大地明珠”之誉,是一种旅游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二)四川湖泊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1.堰塞湖堰塞湖是因山崩、熔岩流或冰川阻塞河道而形成的湖泊。邛海,古称邛池,为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景色秀美,湖中多珍稀鱼类。四川水库众多,不少开发为旅游景区,吸引无数游客前往观光、度假。四川代表性湖泊旅游资源有成都龙泉湖、石象湖和北湖,简阳三岔湖,安岳书房坝水库,南部升钟湖以及隆昌古宇湖等。......
2023-11-18
(一)旅游自然环境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地貌类型多样
本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上,地处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接合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地貌上呈现出阶梯过渡性特征,兼具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多种类型。西北部为邛崃山脉和岷山山脉,海拔多在1500~3000米,最高峰西岭雪山海拔5364米。成都平原介于龙门山、邛崃山和龙泉山之间,系断层下陷经岷江冲积而成,海拔450~750米,面积约为18 810平方千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沃野千里,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的美称。龙泉山以东以方山丘陵为主,海拔多在300~500米,相对高差50~150米,岩层近于水平状,主要为砂岩、页岩在长期的流水侵蚀切割作用下形成。
2.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典型
本区大部分位于四川盆地,除西北部以外,绝大部分地区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年平均气温16~17°C,四季皆宜于旅游,以春秋最佳。
本区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主要集中于夏秋两季(5—10月),约占全年降水的80%;秋季受北方冷气团势力增强的影响,我国雨带南移,在本区易形成绵绵的“华西秋雨”。冬季(12—2月)降水最少,约占全年降水的3%~5%。
3.河流众多,湖泊密布
本区主要有岷江和沱江两大水系,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沛,水系发达,河湖遍布全区,灌溉便利,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鱼米之乡”的称号。(www.chuimin.cn)
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古代简称“江”,曾长期被误认为是长江源头和干流,后经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勘查后证实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岷江全长735千米,流域面积14万平方千米。岷江穿山越岭,奔流而下,在成都平原大地上孕育了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古迹。
沱江又称外江、中江,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沱江有三大源头,左源绵远河,发源于茂县九顶山南麓,为主源,河长180千米;中源石亭江,河长141千米;右源湔江,河长139千米。三源于金堂县赵镇汇合,始称沱江。沱江干流全长629千米,流域面积2.78万平方千米,为四川唯一的非封闭型流域。金堂以下形成金堂峡、月亮峡、青山峡三大峡口,称为沱江三峡。沱江流经地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特色鲜明。
(二)旅游人文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本区地处四川省中部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捷。铁路交通方面,有宝成、成昆、成渝、达成等铁路干线和成渝高铁连通全国;公路交通方面,川陕、川藏、成渝、川滇、川黔等国道干线纵贯全境,厦蓉、京昆、沪蓉、成灌、成彭、成温邛、成乐、成赤、成绵、成德南、成雅等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航空交通方面,成都双流机场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机场之一,拥有200余条国内国际航线,广汉机场有定期航班通航,可与国内外众多大中城市进行沟通联系。
2.经济发达,物产丰富
本区平原、丘陵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水平高,农产品丰富,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和土特产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花生、油菜籽等。同时,本区也是全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著名的土特产品包括瓷胎竹编、漆器、蜀锦、蜀绣、全兴大曲、文君绿茶、青城雪芽、剑南春和金银制品等。其中,成都蜀锦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并称为我国三大名锦,成都蜀绣则与苏州苏绣、长沙湘绣和广东粤绣并列为我国四大名绣,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有关四川旅游地理的文章
湖泊历来有“大地明珠”之誉,是一种旅游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二)四川湖泊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1.堰塞湖堰塞湖是因山崩、熔岩流或冰川阻塞河道而形成的湖泊。邛海,古称邛池,为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景色秀美,湖中多珍稀鱼类。四川水库众多,不少开发为旅游景区,吸引无数游客前往观光、度假。四川代表性湖泊旅游资源有成都龙泉湖、石象湖和北湖,简阳三岔湖,安岳书房坝水库,南部升钟湖以及隆昌古宇湖等。......
2023-11-18
四川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加之山地面积广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故在气候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冷热、干湿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四川暖湿、冷湿、湿热、干热等多种气候类型。(二)气候东西差异显著四川地处亚热带地区,由于受地理纬度和地貌格局的影响,气候的地带性十分显著,东部和西部的气候差异明显。......
2023-11-18
认清四川旅游省情,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旅游发展战略,确定合理的旅游发展目标,采取积极有效的旅游发展策略,促进全省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过近数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努力,四川旅游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旅游增加值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旅游业就业队伍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独立的、较为完善的旅游发展体系。......
2023-11-18
旅游区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细致复杂且学术性极强的工作。本书主要从便于教学的角度,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旅游大区、旅游亚区和游览区三级描述体系。全省共划分为成都口岸旅游区、川东旅游区、川南旅游区、川西旅游区和川北旅游区5个一级旅游大区。......
2023-11-18
整个园林因势利导,曲池横塘,蜿蜒溪流,与建筑物巧妙穿插、渗透融合,充分体现出四川田园、村舍的自然风貌,颇具四川园林个性特征。民俗风情十分动人,如成都灯会、花会、望丛祠歌会和都江堰放水节等为具有突出地方特色的节日。......
2023-11-18
(一)旅游区的概念一般所指的旅游区,又称旅游地理区,是指地理环境相近、旅游特征基本相同的地理区域综合体。在旅游地理区划中,同一个旅游区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旅游特征相近,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较为密切,与毗邻区域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等级的旅游区具有不同层次的地域特色。......
2023-11-18
四川自古以来文学繁荣,名家辈出,光照古今。在近现代中国文坛上,涌现出郭沫若、巴金、李劼人、阳翰笙、沙汀、艾芜等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名家。(六)三苏父子三苏是四川眉山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的合称,分别被称为老苏、大苏和小苏,均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他一生喜购书籍,家有万卷楼,藏书为四川之冠。......
2023-11-18
水系是由干流及其支流组成的河网系统,水系的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和地质构造的控制。我国河流不仅水量丰沛,水能资源蕴藏量及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加上河流水量丰富,因此水能资源极为丰沛;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为6.76亿k W,年发电量为59200亿k W·h;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为3.78亿k W,年发电量19200亿k W·h。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均居世界首位。......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