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中后期,甘肃已成为回族的主要聚居区。元末甘肃回族的分布已初步形成“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除河州外,天水的张家川及周围地区因陕西回民的大量迁入,逐渐成为甘肃仅次于河州的又一个回族主要聚居区。甘肃回族的分布格局从此基本定型,至今再无大的变化。......
2023-11-29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勤劳智慧的四川人民创造了辉煌绚烂的巴蜀文明,为中华文明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古迹。
(一)丰富的历史遗迹
从我国已发现的史前时期古人类文化遗迹来看,中华民族主要发祥于自然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1985年10月,长江三峡地区发现距今201万~204万年的“巫山人”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史前时期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51年、1971—1980年,先后在资阳黄鳝溪发现距今数十万至十万年的“资阳人”古人类化石,其较北京人进步,较山顶洞人落后,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早期新人类型”,同样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在四川境内,考古专家先后在成都市羊子山、汉源县富林镇、攀枝花仁和区等地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专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四川地区存在三大区域性原始文化区,即岷江流域的成都羊子山下层文化、大渡河流域的富林文化和沱江流域蒙溪河沿岸的鲤鱼桥文化。四川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达200多处,遍布全省各地。1996—2001年,成都平原地区相继发掘出新津宝墩古城、都江堰芒城古城、大邑县盐店古城和高山古城、温江区鱼凫古城、郫县三道堰古城、崇州双河古城和紫竹古城八大古城遗址。经证实,这些古城均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大约4000~500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至夏代前期,考古学界将其统一命名为“宝墩文化”时期(前2700—前1700年)。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发掘的大量文物,更加有力地证实了距今3000~5000年前,古蜀先民已陆续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器时代,广大成都平原上出现了较为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开始有了阶级的分化。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自原始社会时期起,四川大地上就开始有了早期人类的活动(李如嘉,2006;陈进忠、陈红涛,2014)。
在四川的文明发展史上,孕育了以巴蜀五祖为杰出代表的古蜀英雄,象征着巴蜀文明进程的五大里程碑。他们是:以桑蚕为特征,属采集兼狩猎时代的蚕丛氏;以丛林狩猎为特征,属狩猎兼渔猎时代的柏濩氏;属渔猎、畜牧兼农耕时代的鱼凫氏;属南上的部落集团,教民耕作的杜宇氏;属东上的荆楚部落代表,治水兴蜀的开明氏。这五大里程碑代表了既前后相继又相互关联的五个历史时期和经济形态,充分反映了蜀人祖先创造古蜀文明的历史轨迹和文化体系,成为我国古代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独特的文化艺术(www.chuimin.cn)
四川历史悠久,人文昌盛,艺术繁荣,巴蜀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四川的汉赋、唐诗宋词、国画书法、川剧杂技、传统医学、川菜、武术等均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涌现了像司马相如、王褒、扬雄、陈子昂、黄筌、苏轼、张大千、郭沫若、巴金、李劼人、艾芜、沙汀等一大批文艺巨匠,对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截至2020年3月,全省统计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6762种,门类齐全,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游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十大类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办公室,2020)。
(三)杰出的物质文明
从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古蜀先民就开始制陶、烧瓷、制盐、冶铜、制丝织绸、制作漆器,形成四川著名的传统工艺技术。其中,丝绸畅销海内外,素有“蜀锦巴缎”的美誉,成都蜀锦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并称为我国三大名锦,成都蜀绣则与长沙湘绣、苏州苏绣和广州、潮州的粤绣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绣,成都漆器是我国五大漆器之一,井盐开采技术领先全国,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四川的古典园林、古代建筑、宗教石刻等实体艺术和以都江堰为代表的众多杰出古代工程,堪称全省古代物质文明的重要代表。
有关四川旅游地理的文章
元代中后期,甘肃已成为回族的主要聚居区。元末甘肃回族的分布已初步形成“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除河州外,天水的张家川及周围地区因陕西回民的大量迁入,逐渐成为甘肃仅次于河州的又一个回族主要聚居区。甘肃回族的分布格局从此基本定型,至今再无大的变化。......
2023-11-29
第一节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当人类社会进入铁器时代,中国文化欣欣向荣,欧洲拉登文化蓬勃兴起的时候,在东方的黄河流域和西方的地中海之间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地处西北边鄙的甘肃是丝绸之路的西陲孔道,是这条东西交通线的必经之地。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各地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2023-11-29
文旅联姻,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因此,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内涵,已经成为旅游业竞争的利器。天等的历史文化是一座富矿,我们的任务,就是挖掘它、开发它,使它成为我们在旅游业竞争中的利器,大放异彩。文化与旅游联姻,是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天等旅游面临着重要机遇。愿天等的文化事业和旅游事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2023-11-08
第一节甘肃自然地理环境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是山地形高原地区。祁连山又称河西走廊南山,东起乌鞘岭西至当金山口,包括甘肃省境内的阿尔金山部分,长达1000余公里,由一系列平行山岭和山间盆地组成。而北半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南部差,而且变化也较大。如今,这里水文条件恶劣,干旱少雨,水贵如油,草木稀少,荒山枯岭,沟壑纵横,自然地理环境恶劣。......
2023-11-29
另一种说法认为太宗"媚佛","对佛教'情深护持'"。关于唐太宗与佛教的关系,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最后,忽视了太宗的行政措施与随顺俗情的关系。"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太宗从小便与佛教打交道。太宗也只是在这方面有同感,未触及佛教义理,更未宣布自己赞同因果报应的说法不妥。......
2024-07-04
现在从更广阔的龙首山这个唐长安城的龙脉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揭示隋唐代长安城布局变化的真正原因。龙首山又称龙首原,是指从南山北麓伸向渭河的诸高冈梁原的统称。次年正月,将新宫更名为大明宫。广义龙首原从南向北游走如龙,与东西走向的狭义龙首原交汇积聚形成龙穴,唐代皇帝选取这里作为新政治中心大明宫所在地也理所当然。这当然是龙首原这个龙脉在发挥它的决定作用。......
2023-11-29
○网民投票选出的广西最好玩的十个地方:桂林漓江风景区、桂林阳朔西街、贺州昭平黄姚古镇、桂林兴安乐满地度假区、大新德天瀑布、梧州中国骑楼博物城、梧州龙母太庙、南宁上林大明山、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桂平西山。......
2023-11-23
长安文化在不断传承中发展与演变,并且在发展与演变中获得新生。长安地区的先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与艺术活动,孕育了长安文化。经科学鉴定,公王岭猿人化石距今约有115万年的历史,陈家窝猿人化石距今约有95万年的历史。......
2024-09-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