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庸之道:熵、平衡与光矢量变换色矢量复频谱色度理论解析

中庸之道:熵、平衡与光矢量变换色矢量复频谱色度理论解析

【摘要】: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也是平衡。动态的平衡态是自然界有方向性变化和作用处于暂时的一种状态。而熵值最大的状态,也就是系统的平衡态。色光相加的白平衡,所有色矢量自发地相加之和等于零,没有一点彩色显示,仅仅是一个特殊情况。而复频谱理论揭示的色矢量的整合与平衡恰恰存在于视神经信号处理的过程中。

人们从生活、科学实践中认识到,色光相加有白平衡,色料相加有灰平衡,平面汇交力系有力平衡。推而广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甚至人的思维活动,都有平衡的影子。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也是平衡。动态的平衡态是自然界有方向性变化和作用处于暂时的一种状态。为了探索状态变化的规律,科学家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提出了熵的概念。简单说,熵被定义为系统的状态函数[12]。在一个封闭系统里,自发进行的过程中,系统的变化总是朝着无序性增大的方向发展,朝着熵值增加的方向进行。而熵值最大的状态,也就是系统的平衡态。

假若把人的视觉神经系统看作一个封闭系统,那么由光转化而来的在复频谱形成的无限多的色矢量当然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追求色矢量的平衡。色光相加的白平衡,所有色矢量自发地相加之和等于零,没有一点彩色显示,仅仅是一个特殊情况。更多的情况是色矢量相加以后,平衡一部分色矢量,但总会产生一个合成的新的色矢量。人眼无法把已经平衡的色矢量与这个新的色矢量区分开来。已经平衡的色矢量转化成白色,这个新的色矢量转化成彩色,两者都以能量方式合在一起,人眼感知的是具有一定饱和度、亮度及色相的彩色。人眼只能在与光能量层次对应的颜色属性上感知颜色,无法在与光复振幅(即光矢量)层次对应的色矢量属性上感知色矢量与它的平衡。人眼感知的是视神经信号处理的结果,无法感知这个处理过程。而复频谱理论揭示的色矢量的整合与平衡恰恰存在于视神经信号处理的过程中。我们深信,人的视神经信号处理过程中的色矢量,也应遵循自然界熵平衡原理。(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