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代光、视觉、颜色论述简析

中国古代光、视觉、颜色论述简析

【摘要】:每一个具有正常视觉的人,都有颜色视觉。指出,光不是从眼睛中发射出来的,而是从日、月、火焰中产生的。中国又称中华,在国外,称中国人为华人。“色不过五”,是说颜色虽不可胜观,但是只有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是最基本的颜色。古人称五个基本色为正色,而由两个正色调和的颜色为间色。图2-1北京市中山公园五色土

视觉是人与生俱来的。每一个具有正常视觉的人,都有颜色视觉。也许对于人来说,大千世界姹紫嫣红的颜色被看成客观存在的,反而忽略了从人自身探索颜色的奥秘。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早在2400多年前,正值春秋战国之交,出身社会下层的墨翟(前470—前381),自幼好学,亲历劳作,博采众长,创立了墨家学派。《墨经》是他及弟子们共同创作的一部集中国先秦在数学、力学光学等方面大成之巨著。在《墨经·经说下》中就有如下论述:“智。以目见,而目以火见,而火不见。惟以五路智。久,不当以目见,若以火见。”这里的“智”指知识,“目”指眼睛,“火”指光,“见”指视知觉。意思是:知识,用眼睛看物,有光才有视知觉,而光本身不是视觉。唯有五官才能产生感觉。但是,久而久之,人们反倒认为不是眼睛产生的视知觉,而是光在产生视知觉。墨家关于光与视觉精辟的论述,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强调有了光才有视知觉,二是指出长久以来,人们忽略了人自身的视觉功能,误以为光就是视知觉。不幸的是人们这种习惯的虚幻观念,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东汉王符(85—162)在《潜夫论》中说:“夫目之所见,非能有光也,必因乎日月火炎而后光存焉。”指出,光不是从眼睛中发射出来的,而是从日、月、火焰中产生的。又说:“中穽深室,幽黑无见,及设盛烛,则百物彰矣。此则火之耀也,非目之光也。”意思是:地下室深暗无光,看不见物,一旦有烛光照明,什么东西都看见了。此乃烛光之耀,不是目里之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今天的人们是这样,古人也是这样。经考古发现,早在史前时期,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古人喜欢用黑炭、赭石等色料涂绘在躯体、脸上。《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即黥面文身。“文”古汉语指图纹。文身指用色料在身上图绘花纹。这也是先民对色彩美的一种追求吧。人类就是在自然界物竞天择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从认识颜色到用它来美化自己,而开始走向文明的。

中国又称中华,在国外,称中国人为华人。可能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这个“华”字的本义是什么。汉字属象形文字。今天的汉字源于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在甲骨文里华字是一棵鲜花盛开的树。到了周时期金文仍保留了它本来的特征。中国最古老的辞书《尔雅·释木》:“华荂,草木之花。木为华,草为荣。”意思是说,华,泛指草木之花,专指木本植物开花叫华,草本植物开花叫荣。《淮南子·原道》:“草木荣华,鸟兽卵胎。”把草木之花看作一切动物的生命之源。《诗经·召南》:“何彼襛矣,华如桃李。”意思是,你看她是多么美貌艳丽啊!就好像是盛开的桃李之花。《资治通鉴·外纪》:“皇帝作冕旒,正衣裳,视翚翟之华,染五彩为文章,以表贵贱。”翚翟即五彩山鸡,指山鸡美丽五彩的羽毛。所以“华”也泛指五彩之美。

周代,已是中国奴隶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在奴隶社会里,人被分成三六九等。色彩的美学功能已降到了次要位置,上层统治者给色彩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含义。什么样等级身份的人,穿什么质料的衣服,配什么图案,着什么颜色,在王公贵族服饰图案、色彩方面都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可僭越,更不能乱用。这些规制就成了周代社会的法典—《周礼》的重要内容。“不列采,不入公门。”按规制,在重要礼仪场合,王公一级得穿正色——赤色衣服上朝,可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向来标新立异,他喜欢穿紫色(间色)衣服,一时间朱紫满庭。这是有违礼制的,以致100多年后孔子提起此事来,还愤然不平地说他是“恶紫之夺朱”。(www.chuimin.cn)

古人崇尚色彩,自然要在实践中探索颜色应用变化的规律。《庄子·天道》:“故视可见者,形与色也。”《管子·揆度》:“五色者,青、黄、白、黑、赤也。”《孙子兵法·势篇》:“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华夏先哲对自然界物质变化的认识最早反映在“五行”“五色”说上。这里的“五色”指物体色,是自然界色彩的最高概括。五色变化的规律是指色料减色法的变化规律。“色不过五”,是说颜色虽不可胜观,但是只有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是最基本的颜色。通过这五种基本色之间的调和,就可以产生出不可胜数的颜色来。古人称五个基本色为正色,而由两个正色调和的颜色为间色。黄和青是正色,由黄和青调和的绿色则是间色。赤和青是正色,而由赤和青调和成的紫色则是间色。按照《周礼》“衣正色,裳间色”,周人把上服称衣,必须用正色,下服称裳,只能用间色。而齐桓公竟然穿紫衣上朝,这是用色的僭越行为,为孔子所不容。

在先秦时期,五行、五色、五方相互为表,东方曰木表青色,南方曰火表赤色,西方曰金表白色,北方曰水表黑色,中方曰土表黄色。西周末年史官(史伯)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还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实生物是说不同物质相加,能产生新的物质;同则不继是说两种相同的物质相加,不会产生新的物质。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颜色变化的规律。把两个不同的颜色相加,就会产生新的颜色;相反,把两个相同的颜色放到一起,不会产生新的颜色。从这里可以看到周人把五行、五色、五方联系在一起,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对自然界的直观认识水平上,而是升华为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即天人和谐的哲学理念,并把它应用到军事文化、医学、生活各个方面。不可否认,从战国以后直到西汉,原本含有朴素唯物观的五色、五行说,逐渐掺进了迷信唯心观点。不过,我们也不必拿今天的认识水平去苛求古人,只要里面有正确的成分,我们还是要承认的。现今北京市中山公园里的“五色土”是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建立的社稷坛,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方黄,是中国2000多年五色文化的最好见证,如图2-1所示。在这五个基本色中黑和白是中性色,它们只能调和颜色的亮和暗,只有青、赤、黄才能调配出不同的彩色。黄和青能调配出绿色,青与赤能调配出紫色。这与今天减色混合三基色青、品红、黄已是非常接近了。“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是减色混合规律的高度概括。

图2-1 北京市中山公园五色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