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外存对计算机的重要性及传输率

外存对计算机的重要性及传输率

【摘要】:外存在微机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外部传输率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是指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其大小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冲区的大小有关。目前常用的是3寸软驱,可以读写容量为1.44M的3寸软盘。数据传输率是指光驱在1秒内所能读取的最大数据量。我们通常说的“X速”光驱就是指其数据传输率,单速光驱的数据传输率为150KB/s,二倍速光驱的数据传输率为2×150KB/s=300KB/s。目前常用的光驱的平均访问时间小于100ms。

随着微机的发展,特别是Windows操作系统和大型应用软件的出现,对外存的容量、速度等要求越来越高。外存在微机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微机的外存主要包括硬盘、软盘和光盘,对应微机上便有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简称软驱)、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

1.硬盘

硬盘的性能指标主要有:

(1)容量。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计。目前常用的硬盘容量为40GB、60GB、80GB和160GB。

(2)转速。转速是指硬盘盘片每分钟转动的数,单位为r/min。转速是硬盘内部传输速率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决定硬盘速度的主要参数。目前常用硬盘的转速为5400r/min、7200r/min和10000r/min。

(3)平均访问时间。平均访问时间是指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的指定扇区所需要的时间。平均访问时间包括硬盘的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移动到盘面指定磁道所需的平均时间。目前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为8~12mc。平均等待时间是指磁头处于目标磁道后,等待目标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平均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一半,一般在4ms以下。

(4)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硬盘数据传输速率包括内部传输率和外部传输率。内部传输率也称为持续传输率,其大小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外部传输率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是指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其大小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冲区的大小有关。

(5)缓存。硬盘缓存是硬盘上的一个存储器,系统和硬盘的数据交换通过硬盘的缓存进行,由于缓存的速度远远高于磁头的速度,所以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目前硬盘的缓存可达2MB。(www.chuimin.cn)

2.软驱

软驱的全称为软盘驱动器。软驱是对软盘进行读写操作的设备。目前常用的是3寸软驱,可以读写容量为1.44M的3寸软盘。软驱主要在初始化系统或恢复硬盘上的系统时使用,也可以用来备份文件。

3.光驱

光驱的全称为光盘驱动器。光驱包括CD-ROM、CD-RW、DVD-ROM等,目前最常用的是CD-ROM。CD-ROM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1)数据传输率。数据传输率是指光驱在1秒内所能读取的最大数据量。我们通常说的“X速”光驱就是指其数据传输率,单速光驱的数据传输率为150KB/s,二倍速光驱的数据传输率为2×150KB/s=300KB/s。

(2)平均访问时间。光驱的平均访问时间又称为平均寻道时间,是指光驱的激光头从原来位置移动到指定的数据扇区并把该扇区上的第一块数据读入高速缓存所用的时间。目前常用的光驱的平均访问时间小于100ms。

(3)缓存容量。光驱的缓存是光驱内部的数据存储区,主要用于存放读出的数据。目前常用光驱的缓存为12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