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分析与处理:为防止来自计算机外部的电磁干扰,优质的电源会在220 V 输入回路中安装两路EMI 滤波电容。由于EMI 滤波的原因使得主机箱壳体有理论值为110 V的电压,所以这种带电情况是正常的,可以通过安装接地装置来消除。更换新的主机电源后重新开机测试,故障排除。案例3:电源故障导致硬盘电路板被烧毁。......
2023-11-18
硬盘的故障可以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两类,硬盘的软故障即非物理性故障,比如主引导记录、分区表、启动文件等被破坏而导致系统无法启动,硬盘被病毒感染造成无法运行,以及非法操作、维护不当等。这类故障一般可以通过用户使用相关修复软件解决。硬故障即物理性故障,是由于硬盘的机械零件或电子元器件物理性损坏而引起。硬盘常见的硬故障是出现坏道,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零磁道损坏。硬盘的故障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系统的无法启动和数据的丢失。
1.物理性故障
1)机械故障
机械故障是最为致命的故障,可分为PCB 板故障和盘体其他机械故障。
2)盘片故障
盘片故障主要是指硬盘出现坏道、数据损坏等故障,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两种。
3)设置故障
硬盘主从跳线设置不当,会造成两个IDE 设备发生冲突。另外,硬盘IDE 数据线、插头损坏或连接不正确,也会出现无法识别硬盘的故障。
使用SATA 硬盘时还要注意正确设置主板BIOS 中有关SATA 的选项,并在安装操作系统时安装SATA 驱动程序。
4)其他故障
由于病毒木马破坏或操作失误,会造成分区表损坏,FAT 文件分配表错误,系统引导文件损坏等故障。
2.硬盘故障提示信息
1)Hard Disk Failure(检测硬盘失败)
故障原因:硬盘供电不足、数据线损坏、接口故障以及硬盘损坏都会出现该提示信息。
故障排除:更换并重新拔插数据线,检查硬盘的PCB 板有无烧灼的痕迹,使用替换法确认主板的接口或硬盘是否出现故障。
2)Error Loading Operation System(加载操作系统错误)
故障原因:计算机启动时读取硬盘引导区(BOOT 区)错误时的提示信息。有几种可能:一是分区表指示的分区起始物理地址不正确;二是分区引导扇区所在磁道的磁道标志和扇区ID 损坏,找不到指定扇区;三是驱动器读电路故障。
故障排除:分区表错误应重新分区或用软件重建分区表,对于磁道标志和扇区损坏可用低级格式化工具格式化硬盘,重新分区再安装操作系统。如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则可能是硬盘的读电路故障所引起的,就只能进行专业送修了。
3)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无效的驱动器号)
故障原因:分区表错误,导致分区或逻辑驱动器在分区表里的相应表项不存在,操作系统认为该分区或逻辑驱动器不存在。
故障排除: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提前做好分区表的备份。如果出现了该类故障,可以用备份的分区表恢复。也可以使用具有分区表修复功能的软件来找回丢失的分区表,如DiskGenius、易我分区表医生等。
4)C drive failure,Run Setup Utility Press (F1) to Resume(硬盘C 驱动失败,运行设置功能,按F1 键重新开始)
故障原因:硬盘设置参数与格式化时所用的参数不符。
故障排除:重新设置硬盘参数,重新分区或使用硬盘分区工具修正错误。
5)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Press any key when ready(非系统盘或磁盘错误,更换后按任意键重新读取)
故障原因:引导区中的引导程序错误或丢失。
故障排除:设置BIOS 中启动顺序为硬盘优先,如果故障不能排除,说明硬盘系统文件丢失,可以重新安装系统或向激活的引导分区传送系统引导文件。
6)Invalid Partition Table(无效的分区表)
故障原因:分区表丢失或损坏。
故障排除:使用专业的硬盘分区软件进行分区表的修复。如果不能修复,则需要对硬盘重新分区,并安装操作系统。
7)Hard disk drive read failure(硬盘驱动器读取失败)(www.chuimin.cn)
故障原因:硬盘连接错误或损坏。
故障排除:检查硬盘接口及数据线是否松动,硬盘参数及配置是否正确,使用硬盘检测工具对硬盘进行检测。
8)Sector not Found,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没有找到扇区,读C 盘时出现错误)
故障原因:硬盘品质不良或有坏道。
故障排除:用MHDD 检测硬盘并修复坏道,使用硬盘低级格式化工具或DM 的Fill Zero 功能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完成后重新分区,并安装操作系统。
9)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无效的操作系统)
故障原因:出现故障的原因是硬盘分区表中起始定位的数据错误或DOS 引导扇区结束标志“55AAH”错误。
故障排除:使用DiskGenius 等硬盘分区工具修复引导扇区,使硬盘出现结束标志“55AA H”。
3.维修案例
案例1:检测不到硬盘。
故障现象:开机自检过程中,检测到IDE 设备时长时间没有响应。
故障分析与处理:检查IDE 数据线连接处是否接触不良或者出现断裂,重新连接电源线和IDE 数据线。如果检测时硬盘灯亮了几下,但BIOS 仍然报告没有发现硬盘,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主板IDE 接口、IDE 控制器损坏,或连接在同一IDE 接口上的两个IDE 设备发生冲突。
案例2:硬盘时有时无。
故障现象:BIOS 有时能检测到硬盘,有时又检测不到。
故障分析与处理:先检查硬盘的电源线和IDE 数据线是否损坏或接触不良,如有更换相应线缆即可。供电电压不稳定或者电源输出功率不能满足设备需求,都有可能会出现类似故障。
案例3:硬盘内部异常响声。
故障现象:硬盘启动时发出清脆的“哒哒哒”声。
故障分析与处理:在CMOS 检测硬盘时,认真听一下硬盘发出的声音,如果声音是“哒哒哒”,然后就恢复了平静,可以判断硬盘基本没有问题;如果声音是“哒哒哒”,然后又是连续几次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的话,就有可能是硬盘出故障;自检时硬盘不停地出现“哒哒哒”之类的周期性噪音,说明硬盘盘片有严重损伤或者机械控制部分、传动臂出现了问题。出现硬盘故障时,可以将硬盘拆下来,接到其他的计算机上,如果同样检测得到,说明硬盘损坏,就需要更换新的硬盘了。
案例4:打开硬盘文件时,读盘声慢,很吃力。
故障现象:正常使用的文件突然无法打开,在打开的过程中听到硬盘吃力的读盘声。
故障分析与处理:这种故障可能是硬盘发生了物理性损伤。可以使用Windows 自带的ScanDisk 程序或其他硬盘扫描程序进行扫描,可以通过标记和屏蔽损坏的磁道来修复故障,最好的办法是更换新的硬盘。
案例5:Disk I/O error。
故障现象:一台计算机开机后,屏幕显示“Disk I/O error,replace the disk,and then press any key”,无法启动计算机。
故障分析与处理:进入BIOS 设置程序的“Standard CMOS Setup”选项检测硬盘,发现检测不到硬盘。关闭电源,检查硬盘数据线和电源线都连接正常。将硬盘连接到其他计算机中,同样检测不到硬盘。经测试发现硬盘电路板中的主控芯片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
案例6:开机时经常找不到硬盘。
故障现象:一台旧计算机,开机时经常找不到硬盘。进入BIOS 程序检测时,需要反复按几次“Enter”键才能找到硬盘。
故障分析与处理:此故障可能是由硬盘接触不良或其他物理故障引起的。打开机箱,将硬盘的数据线和电源线拔下,重新插好,开机测试,故障依旧。将硬盘接到其他计算机测试,出现同样的故障,确定是硬盘自身引发的故障。拆下硬盘检查控制电路板,发现硬盘数据接处有虚焊的针脚,重新加焊后故障排除。
案例7:硬盘出现坏道。
故障现象:读取某个文件或运行某个软件时经常出错,或者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操作成功,其间硬盘不断读盘并发出刺耳的杂音;开机时系统不能通过硬盘引导,光盘或U 盘启动后可以转到硬盘盘符,但无法进入;正常使用计算机时频繁无故出现蓝屏;在对硬盘进行格式化时,系统提示“Track 0 Bad”的话,那么意味着硬盘的0 磁道损坏了。
故障分析与处理:这种现象意味着硬盘上载有数据的某些扇区已损坏。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因为很有可能是硬盘的引导扇区出了问题。用“ScanDisk”扫描硬盘时程序提示有了坏道,应该重新使用各品牌硬盘自己的自检程序进行完全扫描。如果检查的结果是“成功修复”,那可以确定是逻辑坏道;对于物理坏道可以用软件进行分区,删除有坏道的分区。
有关计算机维护与维修项目化教程的文章
故障分析与处理:为防止来自计算机外部的电磁干扰,优质的电源会在220 V 输入回路中安装两路EMI 滤波电容。由于EMI 滤波的原因使得主机箱壳体有理论值为110 V的电压,所以这种带电情况是正常的,可以通过安装接地装置来消除。更换新的主机电源后重新开机测试,故障排除。案例3:电源故障导致硬盘电路板被烧毁。......
2023-11-18
从尺寸上分,可将硬盘分为5.25 英寸、3.5 英寸、2.5 英寸和1.8 英寸四种,其中前两种主要用在台式机上,后两种尺寸的硬盘主要用于笔记本计算机或袖珍型精密设备上。目前5.25 英寸硬盘已被淘汰,台式机使用的硬盘的主流尺寸是3.5 英寸,其外观大小与普通软驱相似。从接口类型上分,可将硬盘分为ATA接口硬盘、SCSI 接口硬盘、USB 接口硬盘、IEEE 1394 接口硬盘和SATA接口硬盘等几类。图3-26两种不同接口的硬盘......
2023-11-18
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就要进行查找并解决故障,计算机故障的查找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只有电源故障排除了,才能有效地分析和检查计算机的其他部件有无问题。如果计算机外部供电系统出现了故障,而误认为内部故障而盲目检修,则可能使故障扩大。......
2023-11-18
笔记本计算机出现故障后,请不要盲目拆机,否则有可能扩大故障。应该先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后再进行针对性处理。下面给出了笔记本计算机比较常见的软硬故障案例,并给出了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如果外接显示设备也无法正常显示,则故障部件可能为显卡、主板、CPU 和内存等。系统内置喇叭无声,外接喇叭输出正常,可能故障原因为内喇叭接口损坏或内置喇叭、主板、连接线未接导致屏蔽等。......
2023-11-18
计算机用户经常听到给计算机“放电”这个说法,“放电”就是将CMOS 中存储的电能人为地释放掉,使CMOS 中所有的数据丢失。在主板上进行CMOS 放电,方法如下:1.跳线放电大多数主板都设计有CMOS 放电跳线以方便用户进行放电操作,这是最常用的方法。该放电跳线一般为3 针,位于主板CMOS 电池插座附近,并附有电池放电说明。对CMOS 放电后,需要再将跳线帽由“2”和“3”的针脚上取出,然后恢复到原来的“1”和“2”针脚上。......
2023-11-18
标准CMOS 特性界面如图8-5 所示,主要设置项目如下:图8-5标准CMOS 设置界面Date:设置日期,格式为“星期,月、日、年”,系统会自动换算星期值。Time:以24 小时制设置时间,格式为“时:分:秒”。IDE 接口的设备的设定:IDE Primary Master:第1 个主盘。IDE Secondary Master:第2 个主盘。IDE Secondary Slave:第2 个从盘。按键盘的上下箭头选择IDE Primary Master,然后按回车键,出现如图8-6 所示画面。IDEP Primary Master:硬盘型号,建议选择Auto 参数值。Base Memory:基本内存。Extended Memory:扩展内存。Total Memory:内存总量。......
2023-11-18
如果主板产生故障将会影响到整个PC 机系统的工作。在诊断主板故障之前,先排除其他部件如电源、内存条、CPU、显示卡等故障或接插部件接触不良的可能性,将故障准确定位。取下故障主板,从旧主板上取下两个同型号的好电容将坏电容换下,开机测试,故障排除。故障分析与处理:根据故障现象诊断是显卡故障。......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