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提高课堂教学交往实效性的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交往实效性的方法

【摘要】:课堂教学交往的目的是要在交往主体——师生之间达成共同理解。[12]现有的课堂教学交往在这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低效的。由于知识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交往的中心活动,师生关系主要是围绕知识的授受形成和展开的,因此,师生关系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所必须的条件和进行教学所必须的工具而存在,是为更好地传授知识服务的。课堂教学交往的低效性还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

课堂教学交往的目的是要在交往主体——师生之间达成共同理解。师生之间的理解既包括对人际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也包括对知识、思想等的意义理解。前者使双方的需要、意图、意见和行动达到一致,使二者相互作用,后者使学生获得知识意义、思想,使学生在交往关系中和相互理解中获得经验与精神生长,获得自我理解。[12]现有的课堂教学交往在这两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低效的。

由于知识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交往的中心活动,师生关系主要是围绕知识的授受形成和展开的,因此,师生关系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所必须的条件和进行教学所必须的工具而存在,是为更好地传授知识服务的。同时,班级上课制带来师生人际交往关系的疏远化和抽象化,造成师生及学生之间交往的缺乏,“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也容易使师生关系变成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可能会“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13]师生关系因此也失去了对学生人格发展和精神陶冶的作用,学生也无法全面理解课堂教学交往中人际关系的丰富内涵。(www.chuimin.cn)

课堂教学交往的低效性还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课堂教学交往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但只有理解了知识的客观意义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而知识客观意义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自由地与知识进行互动,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要求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了解、鼓舞。”[13]柏拉图曾说,向一个人的灵魂中灌输真理,就如给一个天生的瞎子以视力一样是不可能的,而现有的课堂教学交往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甚至知识的灌输,过于注重教材、教参和标准答案,无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是被动的、机械的,因而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降低了课堂教学交往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