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面卷子等粘食。满族人除夕下午要摆供、祭祖。满族人祭祖用的祭品,祭祀之后由家人分吃。不过,过去满族妇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满族家家除吃元宵、挂彩灯外,还有制作冰灯、堆雪人习俗,这也是北方气候所致。过年节日娱乐,满族人有参加人数众多的“满族秧歌”,俗称“鞑子秧歌”。......
2023-11-18
沈阳满族民俗村采用辽宁北部出产的天然巨型石柱,修建了表现满族历代文字演变以及清朝、现代满族书法艺术的石碑林。
满族古称肃慎、靺鞨、女真,长期以来,有语言,没有文字。到了汉族唐朝时期,公元698年,满族先民靺鞨人在现今牡丹江地区,建立了“震国”,其首领大怍荣受大唐册封为“渤海郡王”,即古渤海国。渤海国历经15代国王,229年。后被契丹族建立的“辽”所灭。当时渤海国民间使用的是古老的原始森林象形符号(原始象形文字),其上层人物及官方通用汉字。
大约在五代时期,黑水靺鞨在物竞天择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兴旺起来,改称女真。辽灭渤海国后,恐女真人为患,将数千大户迁于辽阳之南,号“熟女真”;散居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各部落称“生女真”。
时间到了公元1115年,生女真的完颜部强盛起来,在现今黑龙江阿城地区建立了大金帝国。与辽、宋对峙的大金朝时代,由完颜希尹仿汉字和契丹字创制成女真文(金文)。蒙古灭大金后,其文字也随着消亡。(www.chuimin.cn)
到了明末清初,女真建州部努尔哈赤崛起,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于1599年,命额尔德尼等人借用蒙古字创造出老满文。到了天命八年(1623年),由达海对老满文进行了关键性改革,使之臻于完善,也就是有圈点的满文。满文使用了二百多年,对满族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到了满族问鼎中原,统一全国之后,满文逐渐被汉字所代替。
满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后,逐渐学习汉族年代久远的语言、文字。对汉字学习和应用的普遍性,使提高书写艺术性成为必然趋势,一批满族书画爱好者随之出现。到了康、乾盛世,直至嘉庆年间,满族上层社会书法家以群体规模登上文坛。后经辛亥革命、新中国建立至今,满族书法作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文化的一部分,长盛不衰。
满族民俗村的“石碑林”共分为五个部分:一、古渤海国民间使用的满族原始象形文字;二、大金朝借鉴契丹文和汉字创制的女真文(金文);三、努尔哈赤时期在蒙古文字基础上创制的满文;四、清代皇帝书法作品;五、清代、近现代满族书法名家作品。
有关未来之星 沈阳的文章
满族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面卷子等粘食。满族人除夕下午要摆供、祭祖。满族人祭祖用的祭品,祭祀之后由家人分吃。不过,过去满族妇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满族家家除吃元宵、挂彩灯外,还有制作冰灯、堆雪人习俗,这也是北方气候所致。过年节日娱乐,满族人有参加人数众多的“满族秧歌”,俗称“鞑子秧歌”。......
2023-11-18
满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婚俗。摘他哈是满族婚俗中的特殊仪式。迎娶是满族婚俗中最重要的环节。满族传统婚礼一般是“三日婚”,头一天叫“响棚”。满族的习俗是新郎骑马,新娘坐矫。按照一些满族老人的说法,早年满族男子随八旗军外出作战,举行婚礼时,多把新娘送到军营里去成亲,因此传下这个习俗。跨马鞍也是满族婚礼中流行较广的习俗。......
2023-11-18
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旗袍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服装。坎肩是满族男子服装特色之一。满族猎户多穿毛朝外的皮坎肩。坎肩也正是以这种独有的魅力,流传至今,成为各民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服饰。“两把头”是满族妇女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式,即将头发夹于头顶,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以高髻为尚。日常满族男子戴的,还有圆形瓜皮便帽。......
2023-11-18
满族及其先民多以游牧围猎为生而又能歌善舞。这种性格的长期沉淀,使满族音乐旋律俭约、朴实,音程跳动棱角分明,节奏短促有力、富有弹性,呈现出热烈欢快、质朴豪爽的风格。因繁重艰辛的劳动急需松弛休息,故歌舞深受满族人民的喜爱并得以发展。满族歌舞始于民间,用以自娱,始终保持其淳朴之风。在东北广大农村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反映满族人民劳动、祭祀、游戏、出征和日常生活的民歌、儿歌。农村中的满族民歌这一特征更为明显。......
2023-11-18
袍是满族传统服饰,这种服饰彻底改变了我国清代之前上衣下裳宽衣大袖的服饰规范。清代满族服饰袍子的基本样式源于满族人的生活方式,袍子款式是圆领、四开裾、右衽,袖的前端镶有马蹄袖。在《大清会典》舆服制里官服制式就保留了这一服饰标志。清代服饰的发展与演变,在我国服装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3-09-01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图腾柱为图腾标志的一种,即在柱子上雕刻动物或半人半兽形象,以象征其氏族的图腾祖先。“龙”是汉族人公认的图腾,汉族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满族图腾主要为乌鸦、柳枝、野猪、鱼、狼、鹿、鹰、豹、蟒蛇、蛙等。满族的古姓多为氏族和部落的名称,即古代的图腾名称。满族人家院落里的“索伦杆”也似由图腾柱演变而来。如此大规模的满族图腾柱(斑吉柱)集中展出,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
2023-11-18
满族的生育观,旧时有重男轻女思想,至今依然,而且以多子多女为福。落草生儿落草是满族生育习俗。满族生育还有“采生”和“开奶”之说。办满口婴儿满月,要举行上索仪式,宴请亲友。挂悠车满族人生第一个孩子,满月时,姥姥家要给孩子蒸“河咧”,俗谓吃了可多生发。孩子周岁时已初懂人事,传说这一天可以测出孩子一生的情趣和志向,所以满族人多有“抓周”习俗。同时,婴儿后背也睡得扁平、肩宽,满族人认为这样是美观。......
2023-11-18
许 克 中国满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天津市企业联合会信息部部长、《津门曲坛》杂志副主编、天津市满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在满族民俗、满汉鼓曲、满族宗教方面均有研究。2002年参与创建吉祥满族网站,2010年荣获天津戏曲曲艺十大最具人气票友奖。满族曲种,是目前满族曲艺中现存流传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曲种。满族的祖先曾三次建立政权,经济强盛,文化繁荣。......
2023-09-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