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通常包括存储、CPU、内存、网络带宽以及虚拟机等。云系统之所以能够自动控制优化某种服务的资源使用,是因为云系统利用了经过某种程度抽象的测量能力,如存储、CPU、带宽或者活动用户账号等。从云计算的概念中还可以得出云计算的特性是大规模、多用户、虚拟化、高可靠性及成本低廉等。所以无论是从云计算本身的规模,还是其处理数据的规模,云计算的一大主要特性就是大规模。云计算平台使用虚拟化技术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2023-11-18
源自麻省理工学院的“雅典娜计划(Project Athena)”的Kerberos,是一种被业内人士公认的成熟的使用X.509公钥凭证的网络认证协议。Kerberos的设计针对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为其相互提供身份验证,并保证其协议信息不受窃听和重播攻击。Kerberos是通过一种可信任的通过传统的加密技术来执行认证的第三方认证服务。
为了能有效地提供验证服务,Kerberos采用模块化与分布式系统架构,让系统之间能够相互支持,防止因单一系统故障而导致访问控制验证的失败。Kerberos以第三方的形式提供身份验证机制,并以主从架构及利用集中密钥控管方式,以及应用TGS,通过共享私钥的加密提供各项服务,建立安全及可靠的身份鉴别系统。
采用Kerberos与使用一般账户密码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由于Hadoop是分布式系统,因此通常使用Hadoop系统时不会只有一台主机用来服务,因此如果以一般的账号密码作为身份验证及访问控制时,每当需要更改密码就必须一一登入每台Hadoop系统主机更改密码,使用Kerberos验证时就可以不需要登入每台主机更改密码。
2)Kerberos验证使用Ticket实现单一登录的功能,并由用户第一次验证输入用户信息取得Ticket之后,再次使用经过Kerberos验证核查其他系统时,就可以不重复输入用户信息,可减少数据的输入工作。
3)一般使用账号密码的方式可能会有部分密码数据会传递到其他服务器中,因此会有被窃取破解的可能,使用Kerberos验证是针对系统的使用而每次产生Ticket,并会记载使用期限,即使被窃取也只能在特定范围使用,无法取得详细验证信息。
4)当应用系统需要使用许多资源时,又要使用身份验证功能保护系统安全,此时使用Kerberos身份验证可将验证工作转移到Kerberos验证服务器中,以降低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资源消耗。
5)使用Kerberos实现访问控制的好处,是针对用户与应用系统两个方面都需经过Kerberos的验证,因此用户与应用系统是相互可信任的。经过Kerberos验证后,用户可以信任系统不会有被伪造的可能,所以可以放心地存取数据;此外,应用系统也可以确定用户的身份,但是使用一般的账号密码作为访问控制方式则无法达到此要求,只能单纯地验证使用者身份。
在Kerberos验证系统中共有如下四个角色:
1)客户端,提出验证需求的Kerberos使用者端。
2)应用服务器端,提供用户应用程序服务的Kerberos服务器端。
3)身份鉴别服务器(AS),作为使用者的身份鉴别并维护使用者和应用服务器之间所需验证的权限数据。
4)通行证签发服务器(TGS),用以产生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每次通信时所要使用的通信密钥(包含Session Key与Ticket)。其中身份鉴别服务器与通行证签发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称为KDC,当客户端向KDC请求与应用服务器认证时,KDC会建立两个相同的Session Key,并透过ServiceTicket的机制,安全地将Session Key分别传送给客户端与服务器,以便两者进行相互验证的工作。(www.chuimin.cn)
使用Kerberos进行身份验证的六个步骤即执行过程如图7-8所示。
图7-8 Kerberos身份验证过程示意
步骤1:客户端向KDC请求TGT。客户端计算机上的Kerberos服务首先向KDC的AS发送一个Kerberos身份认证服务请求,以期获得TGS提供的服务。该请求包括自己的ID、TGS的ID及一个加密的时间戳。
步骤2:KDC发送加密的TGT和登录会话密钥。KDC会利用该用户的密钥,解密随Kerberos身份认证请求一起传送的时间戳。如果该时间戳有效,则用户是有效用户。KDC身份认证服务会创建一个登录会话密钥,并使用用户的密钥对该副本进行加密。然后,KDC身份认证服务再创建一个TGT,包括用户信息和会话密钥。同时,KDC身份认证服务使用自己的密钥加密TGT,最后,AS将客户端与KDC之间的Session Key与TGT传送给客户端。由于进行了加密,只有真正的拥有密钥的用户才能解密TGT。
步骤3:客户端利用客户端与KDC之间的Session Key与TGT向TGS请求应用服务器端的ServiceTicket(由TGS颁发)。请求信息包括用户ID、使用Session Key加密的认证符、TGT,以及用户想访问的服务和服务器名称。
步骤4:KDC确认客户端的身份后,由TGS将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端之间加密的Session Key和ServiceTicket发送给客户端。
步骤5:客户端利用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Session Key来建立验证码,然后再利用验证码与ServiceTicket向应用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服务。
步骤6:服务器与客户端进行相互验证。应用服务器使用Session Key和ServiceTicket解密认证符,并计算时间戳,然后与认证符中的时间戳进行比较,如果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通常为5min),则通过测试,服务器使用Session Key对认证符进行加密,然后将认证符(时间戳)传回到客户端。客户端用Session Key解密时间戳,如果该时间戳与原始时间戳相同,则该服务是客户端所需的,此后客户端可以进行其他操作。
当用户登录以后,TGT失效,这样就可以避免TGT被其他用户恶意使用。当客户端需要与其他服务器节点通信时,会将加密后的TGT发送给TGS。在一般的情况下,TGS和KDC是共享同一个主机的。
Kerberos的设计适合用于开放式网络或内部网络的架构,整个身份鉴别架构虽然复杂,但却是一种相当完善的验证协议。它运用集中私钥的管理方式,提供主从架构的第三方身份鉴别,尤其在验证机制中Kerberos系统具有相互验证的功能,因此加强了身份验证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Kerberos是一个通用的标准,所以提高了与其他系统整合的兼容性。
有关云安全深度剖析:技术原理及应用实践的文章
资源通常包括存储、CPU、内存、网络带宽以及虚拟机等。云系统之所以能够自动控制优化某种服务的资源使用,是因为云系统利用了经过某种程度抽象的测量能力,如存储、CPU、带宽或者活动用户账号等。从云计算的概念中还可以得出云计算的特性是大规模、多用户、虚拟化、高可靠性及成本低廉等。所以无论是从云计算本身的规模,还是其处理数据的规模,云计算的一大主要特性就是大规模。云计算平台使用虚拟化技术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2023-11-18
了解云计算的发展历程,可以洞悉云计算的发展规律,从中可以更好地洞察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下面是对云计算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12]。2008年2月1日,IBM公司决定将在中国无锡建立世界上首个云计算中心。2008年5月10日,此云计算中心投入运营。2008年7月29日,Yahoo、Intel和HP公司宣布一项橫跨新加坡、德国和美国的联合研究计划,以此来推动云计算的发展。2009年1月,阿里软件在江苏南京建立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
2023-11-18
从用户角度来看,云计算意味着数据、计算及应用均通过网络被转移到用户掌控范围之外的云服务提供商手中,因此,用户隐私信息和云服务风险等问题随之而来。从技术层面来看,传统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在云端上同样存在,而且还因为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及虚拟化等技术的引入,使得云服务面临新的服务风险问题。用户必须明确使用云计算所引入的各种风险。......
2023-11-18
由图1-16可知,NIST的云计算参考架构定义了云计算中的5个主要参与者:云消费者、云提供者、云审计者、云代理和云载体。每个参与者都是参与云计算中事务或流程以及执行任务的一个实体。云代理 云代理是一个能够协调云提供者和云消费者两者关系的实体。......
2023-11-18
风险的客观性要求人们要充分认识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风险,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损失程度。风险的这一特性要求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防范措施,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和防范机制,完善风险管理系统。图6-1 风险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图6-1可以看出,威胁利用弱点对信息资产造成伤害,由此导致风险。为了安全需求,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以防范威胁并减少风险。......
2023-11-18
图3-1 云基础设施栈结构图1.云数据中心网络结构对于数据中心而言,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和服务方式已经逐渐落后于时代需求,用户对安全、高效及节能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2023-11-18
关于资源调度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基于网格计算系统的资源调度策略演变而来的。徐保民等人[31]模拟市场经济中有关资源公平分配的原则,提出了一个基于伯格模型的资源公平调度算法。研究基于QoS的调度通常以最小完成时间或最优跨度等为目标。参考文献[36]中从约束的QoS资源分配问题出发引入博弈论,给出了一个公平的资源调度算法。......
2023-11-18
OpenStack平台是一个开源项目,是旨在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的云平台,可扩展性强是其最大的特点。身份服务 Keystone是为OpenStack的所有项目提供统一身份验证、服务规则和服务令牌的功能。表7-1 OpenStack与AWS的映射关系OpenStack与AWS最大的同在于服务定位。而OpenStack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兼容Amazon平台上的AMI格式。这样用户就可以使用OpenStack部署同的面向IaaS的云端平台。......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