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云安全深度剖析:技术原理及应用实践

云安全深度剖析:技术原理及应用实践

【摘要】: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情形目前主要集中在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利用等环节中。总之,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来看,我国虽然在各种法律中对公民的隐私权做了具体规定,但是在这些法律中没有规定到底什么样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个人数据隐私权,同时,对具体的侵权构成要件的规定比较模糊。

由于受到传统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淡薄、隐私保护的意识不强,与传统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一部关于隐私权保护的专门法律,对于隐私权保护缺乏相关的执行性操作规范,只能借助司法解释或者通过保护名誉权的方式进行维护,这样的方式显然是不周密的。

自2003年起,国务院就委托有关专家开始起草《个人信息保护法》,2005年专家建议稿已经完成,并提交国务院审议,启动了保护个人信息的立法程序。(www.chuimin.cn)

在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上,目前我国基本上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情形目前主要集中在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利用等环节中。涉及这一问题的只有原信息产业部于2000年11月7日发布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中提及“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违反此规定者,由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给上网用户造成损害或者损失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表明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高度重视。2013年,工信部发布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中的部分条款适用于云隐私保护。另外,《侵权责任法》第36条也可适用于云计算环境中隐私权保护问题。

总之,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来看,我国虽然在各种法律中对公民的隐私权做了具体规定,但是在这些法律中没有规定到底什么样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个人数据隐私权,同时,对具体的侵权构成要件的规定比较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