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闻媒介经营原则-《新闻学通论》

新闻媒介经营原则-《新闻学通论》

【摘要】:新闻机构的产品也要通过经营争取效益最大化。因此,特别注重社会效益是新闻及其媒介的经营有别于其他经营的基本原则。此外,媒介又要运用好商业原则。通过市场交换实现流通的新闻及其媒介,也利用价值规律——其核心是等价交换原则。除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搞有偿新闻等问题,还会:奉行“多数原则”。对高雅、精英内容很感兴趣者,往往不是多数人,于是在多数原则下,这些内容就会受到排斥。

新闻机构的产品也要通过经营争取效益最大化。但其中的新闻媒介同时又是社会公器,不能以经济效益的追求损害社会效益。而且,社会效益可以给新闻媒介带来社会声誉,进而获得更多、更优质的受众、广告客户和赞助者,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特别注重社会效益是新闻及其媒介的经营有别于其他经营的基本原则。

此外,媒介又要运用好商业原则。这种原则对新闻及其媒介是一把双刃剑,有时与社会效益相冲突,但如果把握得好又会促进社会效益。

所谓商业原则,就是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利润原则,谋求利润的最大化。通过市场交换实现流通的新闻及其媒介,也利用价值规律——其核心是等价交换原则。新闻信息及其媒介可通过提高使用价值和方便性,取得较高的交换价值——在市场上表现为交换价格。

商业原则能促使传媒机构提供更有价值的、更能得到受众和广告客户青睐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尽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便顾客、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带来媒介质量、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互促进。

计划经济时代排斥商业原则的良性介入,新闻机构“坐吃皇粮”,助长了无视受众的恶习和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八股风气。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商业原则并非洪水猛兽,完全可以为“我”所用。(www.chuimin.cn)

此外,商业原则又会引导传媒以商业价值为重,产生许多副作用。除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搞有偿新闻等问题,还会:

(1)奉行“多数原则”。即尽可能以多数人为目标受众,尽可能迎合目标受众中的多数人。对高雅、精英内容很感兴趣者,往往不是多数人,于是在多数原则下,这些内容就会受到排斥。多数人的需求又有许多不适当或不健康的需求,于是容易带来媒介的低俗化、娱乐化、炒作化,等等。

(2)助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传媒机构为了提高自己媒介的市场价值,会倾向于把传播内容面向具有较大购买力者,以获取较高的广告收入。这会给贫困人群带来享用媒介资源和服务方面的落差,导致获取信息和机会的不平等。

要充分认识新闻传播商品性和商业原则的利弊,利用其积极作用,促进传媒的改进提高、发展壮大,同时防止其消极影响,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社会的、思想教育的力量和方法,进行规范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