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社会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的社会,以具有公民意识的公众为主体,与之相应,许多信息、观点、思想、意见是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尤其是新闻媒介传播。新闻媒介通过沟通、整合、革新和控制,维系、促进了大众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2023-11-18
1.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诞生了古代报刊。它们基本处于专制统治的控制之下。只有国家、政府或其特许的组织和个人才能办新闻媒介,如英国16世纪的出版特许制度。各种出版物都要受到严格的事先审查。对“惹事”的媒介人进行严厉的惩罚,直至处死。
于是新闻媒介基本是统治者严控独享的工具,用于自上而下的传播。服务于专制统治,对社会的控制作用有余而沟通、协调、革新作用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中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东周为分封制社会,之后为中央集权制社会。新闻媒介也受到集权控制。唐朝的古代报纸雏形还能自由制作和传播,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定本”制度,由枢密院确定邸报的版本,其他内容的新闻媒介都属非法。从宋代到清代,民间报刊都被蔑称为“小报”,属限禁之列。新闻媒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具有“超稳定性”即超凝固性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后的中国社会和新闻体制仍然带有浓厚的封建特征,新闻媒介基本上是权力的奴仆,而非权力的监督者。
欧洲也有过类似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媒介管控,不过那时王国林立,有些地方较为开明,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较早,不久就把封建性的媒介管控冲垮了。
封建社会后期的民间报刊成为新思想的传播者和旧社会的掘墓人。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出版物,法国大革命前的启蒙主义报刊,如中国维新变法时期的《循环日报》《中外纪闻》,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日报》《神州日报》等。
2.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了近现代报刊和电子媒体。它们基本处于资本的控制之下。它们逐步走向社会大众,发展成政治系统的“第四权力”、经济系统的沟通工具和“无烟工业”、文化系统的主要实体和大众社会的必需品,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社会瞭望、沟通、整合、监督、控制、服务作用。然而又在很大程度上被利益集团所控制,成为他们谋取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工具,甚至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自由至上主义认为,每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才是最终目的,国家、社会是为人服务的,政府和执政者不过是受委托办事的,权力源于人民;人人都有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新闻媒介还应是人民监督政府和执政者的有效工具。这些思想理论成为资产阶级争取新闻自由、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也是资本主义前期的新闻事业指导思想。
然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现实打破了昔日梦境,于是出现了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认为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应坚持,但自由、权利应与责任、义务相伴,新闻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该理论只是在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和体制框架内的修正,缺乏有力的实现措施,因而作用仍较有限。
一些较强调平等、福利和社会调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报刊也基本私有,但社会影响较大的广播电视,曾经基本为公有和国有,现在一半左右为公有,其余为私有。然而那些公有的广播电视机构现在正面临市场份额下降、创新能力不足,以及效率不高、官僚主义等问题,日益向私有媒介趋同。(www.chuimin.cn)
发源于法国、英国等西欧国家的批判学派和民主参与理论认为,垄断资本掌握了大量文化产品,把它们作为营利工具,传媒的社会责任论在实践中无法实现。公共传播机构日益官僚化使人们对社会责任论的失望进一步加深。于是提出民主参与的新闻思想,反对新闻媒介的集中垄断和政府控制,主张公众和社会团体民主参与,发展小规模、社区化、双向性、受众广泛参与的媒介。他们的批判是深刻的,方案是理想化的,新媒体对这种理想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对新闻事业的总体影响仍较有限。
3.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十分重视发展新闻媒介。它们基本处于党政权力的控制之下。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共产党执政,新闻媒介是党和国家的喉舌,主要用于宣传、指导和教育。新闻机构是事业单位,要坚持党性原则,与上级保持一致。
20世纪80年代以前,苏联新闻媒介全部国有党管,事业性、机关化管理;充分发挥宣传、鼓动和指导作用,但社会瞭望、意见交流很少,舆论监督缺失。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卫国战争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但是对长期存在和发展着的官僚主义、权力腐败、欺骗和压制人民等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不仅没有以新闻媒介的信息传递、意见交流、舆论监督等功能予以积极化解,反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学习苏联,形成了与苏联基本相同的新闻体制和工作方式。
1978年以来,中国新闻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新路,包括研究和借鉴国外理论,如社会责任论和传播学、公共新闻学、新闻专业主义,等等。既要搞好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工作指导,又要充分发挥瞭望社会、整合社会、反映民情民意、建设民主政治等作用,努力实现人民的知晓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传播自由权。并逐步走向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和法制化,不断发展新闻产业,壮大新闻事业。现在新闻媒介仍为国有党管,但实行企业化管理;内容仍以宣传为主,但努力改进宣传方式,并尽可能增加其他内容,发挥多种作用。
4.第三世界国家
第三世界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它们有的采取资本主义制度,有的采取社会主义制度,现在大多以某种制度为基础,同时借鉴利用其他社会中的一些做法,新闻媒介也是如此。如中国以社会主义为基本制度框架,同时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市场经济体制、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和相应的实践。
发展中国家又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主要为经济相对不发达,由此产生一些共同的社会需要,如以发展为首要任务,以鼓舞民众、凝聚人心为新闻媒介的重要任务之一。新闻媒介还要通过宣传来树立国家形象、贯彻落实政策;通过引导来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团结人民;通过交流来献计献策、形成共识、齐心协力;通过反映来守望环境、了解民情、监督权力。这些需要形成了发展传播学的核心。
一个社会中,会有不止一种传媒理论影响其新闻媒介。当今许多西方国家中,既以社会责任论为主导,又承袭了自由主义传统。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中,既有发展传播学的影响,又借鉴了西方国家或社会主义的传媒思想和理论。中国采取社会主义的传媒理论和体制,同时也吸收社会责任论、发展传播学和民主参与理论的有益思想。
有关新闻学通论的文章
大众社会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的社会,以具有公民意识的公众为主体,与之相应,许多信息、观点、思想、意见是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尤其是新闻媒介传播。新闻媒介通过沟通、整合、革新和控制,维系、促进了大众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2023-11-18
在大多数内阁制国家中,国家元首是象征性的职位,通常不享有实际的行政权,只拥有些无关政局的权力,例如,公务员任命权与签署法令、接见外国使节等。国家元首的命令必须经由政府首脑的副署才能生效,元首依法不能自行发布政令。英国是最老牌的内阁制国家,其新闻体制和媒介模式又推广到英联邦国家。......
2023-11-18
总统制是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行政机关从属于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新闻媒介在西方总统制国家基本为私有,广播电视少量公有,补充公益性传播,但市场占有率不大。以实行总统制的典型国家——美国为例阐述新闻媒介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主要新闻传媒,大多有军需品的大承包商提供广告、赞助,甚至直接拥有。......
2023-11-18
社会方面,体制要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改变人治过宽、过滥,严格遵守、具体落实宪法的有关规定,建立科学的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程序,包括征求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2023-11-18
在影响态度和行为的过程中,大众媒介通过各种中间环节、“中介因素”产生作用,包括各种内在和外在、主观和客观因素,如心理倾向、选择过程、人际关系、群体环境、社会环境、传播工具和体制,等等。能够激发这些需求,就能引起动机,影响态度和行为。各种宣传,包括政治宣传、广告宣传、营销宣传、品牌宣传等,主要的和最终的目的大多是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2023-11-18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自由的权利和责任的义务也是如此。反过来,新闻传者也不能只享有自由权利而不履行责任义务。新闻媒介的正面积极影响和负面消极影响都很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公共利益。新闻传媒的全球化主要以商业化运作手段展开,并且迫使相关市场上的公有和国有传媒也趋于商业化,以取得相应的市场竞争力。......
2023-11-18
广播的范围广一是指内容范围广,除了语言,还可兼容音乐、戏曲、广播剧等;二是指传播地域范围广,可传至交通不发达的地方,或边境以外;三是传播对象范围广,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广播是大众媒体中接收成本最低的。中国所有媒体中,人均创利最高的是交通广播电台。电视中,一些信息传播出去有时会干扰主体信息,犹如“杂波”,比如播音员的形象影响收听新闻。......
2023-11-18
专业新闻机构提供的新闻信息及其媒介显然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由此可见,我们不仅可以而且需要利用新闻及其媒介的商品性,尽可能通过市场提供这些产品,尽力提高其使用价值,增强其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也要防止商业原则带来的消极影响。......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