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的作用可大致归为四个方面:1.使人深入了解传媒大众传媒已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媒,人们可对社会和人生有更透彻、更深刻的认识。媒介素养还可使人从传播中获得更丰富的内涵。媒介素养还包括操作现代传播工具的能力。媒介素养让人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屏蔽消极影响,承担传者的责任。而最基础、最根本的环境是人,是全民、全社会的媒介素养。......
2023-11-18
媒介素养一词源于英语中的“media literacy”,就是对传播媒介(主要为大众传媒)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不仅有个人的媒介素养,还有社会的、组织的、传媒机构的媒介素养。后者的媒介素养与个人的媒介素养直接相关,但又不是个人媒介素养的简单叠加。如社会的媒介素养水平,既要靠每个人,又要靠社会的传媒理念、体制、管理中所蕴含的媒介素养。
1.认识传媒
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是媒介素养的核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对传媒的利用和参与。这种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大众传媒的种类和特点
大众传媒是传播工具的一种,内容公开,形式大众化,可大量复制,传播时间快、空间广,单向传播多、信息反馈少。这些在数字化时代又有所变化,如自媒体没有传媒机构。大众传媒可分为国有、公有、私有,事业性的和经营性的,还可分为信息性、公共性、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商品性的,还可进行其他分类,各种传媒又有各自的特点。
2)了解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
大众传媒有传递信息、宣传教育、集散文化、提供娱乐和其他各种服务的功能,它们产生相应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大众传媒是信息系统、监督系统、文化系统和政治宣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传媒的每一种功能都可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传递的信息可能是真实的、全面的,也可能是虚假的、片面的;宣传教育内容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聚散的文化可能是先进的,也可能是落后的;提供娱乐等服务可能是满足合理需求的,也可能是迎合低级趣味的。有的传播对某些人有积极作用,对另一些人则有消极作用。大众传媒可帮助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增长知识、休闲娱乐等,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此外还有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传媒延伸了人的感官,又限定、同化了人的认识,人们的观点、态度,甚至性格,往往都与传媒有关。
各种传媒对人们的影响又不一样。如印刷媒体较能调动受众的思维积极性,报刊较有深度;电视媒体感染力强,但表达理性思维较难,受众在接收过程中较少产生积极思维,容易使人沉湎于无益的声像和故事而浪费许多精力,甚至降低行动能力。
3)了解大众传媒的评价标准
作为宣传工具,大众传媒的评价标准有正确性、有效性;作为信息工具,评价标准有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充分、舆论监督作用等;作为文化和娱乐工具,评价标准有健康性和先进性、丰富性和生动性、艺术性和创造性。掌握这些标准有助于准确地选择传媒,明智地分辨传媒内容,有效地利用传媒接收和发出信息,同时也可对传媒做出合理的评判,以自己的“货币选票”或其他方式影响传媒,形成良好的传媒环境。
党政干部、知识分子和媒介工作者对传媒的影响和利用甚于他人,对传媒的认识也应多于他人,因此还要了解与传媒直接相关的其他问题,包括传者、受众、效果问题,传播的社会调控问题,传播事业、传媒产业问题,新闻传播问题。
2.利用传媒(www.chuimin.cn)
1)传和受的利用
传者可利用传媒进行告知、表达、宣传、指导、教育、服务,要避免低效、无效、负效,避免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副作用。
受者可利用传媒获得信息、知识、观点、娱乐、咨询等,也要对媒介及其内容进行明智地选择、识别、解读、吸收,尽可能趋利避害。
为此,需要有一定的传媒认识,对传媒及其内容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同时要有相应的传播能力,包括采访和写作、摄影和摄像、编辑和评论能力。
2)新媒体的利用
人们利用新媒体方面的素养日益重要。首先要会利用,包括会使用相关的设备和软件。
一是尽可能充分地取其利而避其害。如善于选择质量高的网站、信誉好的信息源;对陌生的网站、不靠谱的传者,能根据其内容质量、文字错误率等“硬指标”,主办者、参与者等“软指标”,做出大致的评判,对各种聊天、游戏、色情等内容有自我控制的“定力”,对网络安全问题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是注意社会效应。现在通过新媒体,个人和机构都可轻易地成为面向社会的传者,需要在发出传播内容时,用好传者的权利,履行传者的义务,承担传者的责任。对传播效应有一定的预判,力求信息的真实准确,意见的合理正确,不以无聊、有害、侵权内容污染新媒体环境。
3.参与传媒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与每个人的利益都休戚相关,应引起公众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包括对传媒的支持、评论和监督、奖惩。即使是普通人,也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影响传媒。如通过电话、邮件等,提供信息和观点、意见和建议,通过参加征文、评选、受众调查、节目互动,乃至通过“用脚投票”(选用或抛弃某个媒体)向传者发出有力的信号。
要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帮助、促进和监督传媒提高质量、履行社会职责,既是维护社会和人们自身的利益,也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002年加拿大一家报纸批评了总理,结果总编辑被报业公司老板“炒”了,引起舆论大哗,许多订户退了这份报纸,使该公司的声誉和收入受到很大的打击。
还要有参与的品格和能力。能较好地使用现代传播工具,给传媒提供富有价值的信息和意见;能向传媒发出促进而非促退的信号,鼓励传媒提高内容质量、承担社会责任。
有关新闻学通论的文章
媒介素养的作用可大致归为四个方面:1.使人深入了解传媒大众传媒已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媒,人们可对社会和人生有更透彻、更深刻的认识。媒介素养还可使人从传播中获得更丰富的内涵。媒介素养还包括操作现代传播工具的能力。媒介素养让人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屏蔽消极影响,承担传者的责任。而最基础、最根本的环境是人,是全民、全社会的媒介素养。......
2023-11-18
新闻素养就是对新闻的认识和利用方面的素养。与此相应,又有应该履行的义务,包括遵守道德和法规,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权和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等其他法定权利,保守国家机密、维护人民的国家和社会利益。需要说明的是,对新闻权利也应采取最大和最小原则,即予以尽可能大的保护,尽可能小的限制。......
2023-11-18
新闻机构的产品也要通过经营争取效益最大化。因此,特别注重社会效益是新闻及其媒介的经营有别于其他经营的基本原则。此外,媒介又要运用好商业原则。通过市场交换实现流通的新闻及其媒介,也利用价值规律——其核心是等价交换原则。除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搞有偿新闻等问题,还会:奉行“多数原则”。对高雅、精英内容很感兴趣者,往往不是多数人,于是在多数原则下,这些内容就会受到排斥。......
2023-11-18
政治是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势力在国家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新闻媒介还有其他内容特点,如告知性和指导性、教育性和学习性、服务性和消遣性,等等。新闻媒介的内容特点也是因媒介而异的。新闻媒介的内容特点使其成为个人、组织和社会的重要工具,也成为政治、经济权力的掌控和影响对象,并受到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等许多学科的影响。......
2023-11-18
主要新闻单位都是国有的,由共产党的中央和地方委员会及其宣传部门进行思想政治的领导,并对其直属新闻单位进行组织人事上的管理。新闻体制也要做出相应的安排和创新。为此,新闻体制和管理也在不断探索改革和发展之路。中国共产党要求其新闻媒介的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2023-11-18
社会方面,体制要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改变人治过宽、过滥,严格遵守、具体落实宪法的有关规定,建立科学的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程序,包括征求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2023-11-18
在影响态度和行为的过程中,大众媒介通过各种中间环节、“中介因素”产生作用,包括各种内在和外在、主观和客观因素,如心理倾向、选择过程、人际关系、群体环境、社会环境、传播工具和体制,等等。能够激发这些需求,就能引起动机,影响态度和行为。各种宣传,包括政治宣传、广告宣传、营销宣传、品牌宣传等,主要的和最终的目的大多是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2023-11-18
大众社会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的社会,以具有公民意识的公众为主体,与之相应,许多信息、观点、思想、意见是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尤其是新闻媒介传播。新闻媒介通过沟通、整合、革新和控制,维系、促进了大众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