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媒介素养的含义-《新闻学通论》

媒介素养的含义-《新闻学通论》

【摘要】:媒介素养一词源于英语中的“media literacy”,就是对传播媒介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大众传媒是信息系统、监督系统、文化系统和政治宣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的每一种功能都可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媒介素养一词源于英语中的“media literacy”,就是对传播媒介(主要为大众传媒)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不仅有个人的媒介素养,还有社会的、组织的、传媒机构的媒介素养。后者的媒介素养与个人的媒介素养直接相关,但又不是个人媒介素养的简单叠加。如社会的媒介素养水平,既要靠每个人,又要靠社会的传媒理念、体制、管理中所蕴含的媒介素养。

1.认识传媒

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是媒介素养的核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对传媒的利用和参与。这种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大众传媒的种类和特点

大众传媒是传播工具的一种,内容公开,形式大众化,可大量复制,传播时间快、空间广,单向传播多、信息反馈少。这些在数字化时代又有所变化,如自媒体没有传媒机构。大众传媒可分为国有、公有、私有,事业性的和经营性的,还可分为信息性、公共性、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商品性的,还可进行其他分类,各种传媒又有各自的特点。

2)了解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

大众传媒有传递信息、宣传教育、集散文化、提供娱乐和其他各种服务的功能,它们产生相应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大众传媒是信息系统、监督系统、文化系统和政治宣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传媒的每一种功能都可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传递的信息可能是真实的、全面的,也可能是虚假的、片面的;宣传教育内容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聚散的文化可能是先进的,也可能是落后的;提供娱乐等服务可能是满足合理需求的,也可能是迎合低级趣味的。有的传播对某些人有积极作用,对另一些人则有消极作用。大众传媒可帮助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增长知识、休闲娱乐等,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此外还有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传媒延伸了人的感官,又限定、同化了人的认识,人们的观点、态度,甚至性格,往往都与传媒有关。

各种传媒对人们的影响又不一样。如印刷媒体较能调动受众的思维积极性,报刊较有深度;电视媒体感染力强,但表达理性思维较难,受众在接收过程中较少产生积极思维,容易使人沉湎于无益的声像和故事而浪费许多精力,甚至降低行动能力。

3)了解大众传媒的评价标准

作为宣传工具,大众传媒的评价标准有正确性、有效性;作为信息工具,评价标准有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充分、舆论监督作用等;作为文化和娱乐工具,评价标准有健康性和先进性、丰富性和生动性、艺术性和创造性。掌握这些标准有助于准确地选择传媒,明智地分辨传媒内容,有效地利用传媒接收和发出信息,同时也可对传媒做出合理的评判,以自己的“货币选票”或其他方式影响传媒,形成良好的传媒环境

党政干部、知识分子和媒介工作者对传媒的影响和利用甚于他人,对传媒的认识也应多于他人,因此还要了解与传媒直接相关的其他问题,包括传者、受众、效果问题,传播的社会调控问题,传播事业、传媒产业问题,新闻传播问题。

2.利用传媒(www.chuimin.cn)

1)传和受的利用

传者可利用传媒进行告知、表达、宣传、指导、教育、服务,要避免低效、无效、负效,避免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副作用。

受者可利用传媒获得信息、知识、观点、娱乐、咨询等,也要对媒介及其内容进行明智地选择、识别、解读、吸收,尽可能趋利避害。

为此,需要有一定的传媒认识,对传媒及其内容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同时要有相应的传播能力,包括采访和写作、摄影摄像、编辑和评论能力。

2)新媒体的利用

人们利用新媒体方面的素养日益重要。首先要会利用,包括会使用相关的设备和软件

一是尽可能充分地取其利而避其害。如善于选择质量高的网站、信誉好的信息源;对陌生的网站、不靠谱的传者,能根据其内容质量、文字错误率等“硬指标”,主办者、参与者等“软指标”,做出大致的评判,对各种聊天、游戏、色情等内容有自我控制的“定力”,对网络安全问题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是注意社会效应。现在通过新媒体,个人和机构都可轻易地成为面向社会的传者,需要在发出传播内容时,用好传者的权利,履行传者的义务,承担传者的责任。对传播效应有一定的预判,力求信息的真实准确,意见的合理正确,不以无聊、有害、侵权内容污染新媒体环境。

3.参与传媒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与每个人的利益都休戚相关,应引起公众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包括对传媒的支持、评论和监督、奖惩。即使是普通人,也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影响传媒。如通过电话、邮件等,提供信息和观点、意见和建议,通过参加征文、评选、受众调查、节目互动,乃至通过“用脚投票”(选用或抛弃某个媒体)向传者发出有力的信号。

要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帮助、促进和监督传媒提高质量、履行社会职责,既是维护社会和人们自身的利益,也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002年加拿大一家报纸批评了总理,结果总编辑被报业公司老板“炒”了,引起舆论大哗,许多订户退了这份报纸,使该公司的声誉和收入受到很大的打击。

还要有参与的品格和能力。能较好地使用现代传播工具,给传媒提供富有价值的信息和意见;能向传媒发出促进而非促退的信号,鼓励传媒提高内容质量、承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