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由局部构成,众多的表面、个别事实的真实报道,有助于对深层和全面、整体的反映。全面要求提供完整的信息,让受众了解各方面情况和意见,自己做出判断。内容完全客观是做不到的。但主观性难以避免并不等于可以取消客观的要求,更不应成为滑向主观主义的借口。......
2023-11-18
中国基本是按宣传系统的要求和规律来办新闻媒介的,如新闻报道根据宣传时机,有的突出强化,有的不予报道、推迟报道等,如新闻媒介按行业和地区条块分割,基本不能跨行业、跨地区办媒介。现在还要看到新闻媒介在社会中的其他角色,尊重这些角色的要求和规律。而根据信息系统的要求和规律,需要:
1.保障必要的公开传播
公开传播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主要方式,也是新闻媒介的重要特点。要分清公开传播和内部传播的利弊,保障新闻媒介进行必要的公开传播。
公众人物、政府工作、社会舆论等社会性人物和事物的信息,都是社会信息的重要内容,须有必要的透明和反映。
2003年“非典”SARS出现之初,已有记者做了许多调查,但有关部门不让报道,媒介集体“失语”,社会和公众没有防范,SARS大量扩散开来,之后又遮遮掩掩不做如实披露,迅速蔓延全国,造成巨大危害。后来每日公布SARS疫情,让人们及时了解环境、准确做出判断、自觉采取防范措施,并使更多人能由盲目的恐慌转为理智的紧张。再如有的批评性报道,虽然对某些人不利,但是对及时制止问题和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对更多人增加认识、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都很有用。
如何判断公开传播的利弊?应靠全社会和大众制定的程序、规范、制度,而不是靠有关部门或地方的个别人。再聪明、再无私的个人,也有信息、认识等方面的局限性,不可能事事英明、始终正确;公开传播的益处许多是普遍的、间接的、长期的、难以估量的,而副作用又往往是具体的、直接的、快速的、比较明显的,因此“把关人”往往会忽视有利方面,高估不利方面。
中外历史经验反复告诉我们,必须以健全的法制,保障人们所需的信息能得到充分、及时、有效的传播,人们的意见和愿望能得到充分、及时、有效的表达。与之相应,要保障人们对新闻媒介的利用权,记者编辑的采访权和编辑权,新闻传媒的发表权和监督权,对他们服务社会时难免的失误予以宽容;同时保证在宣传指挥失误时,能被及时发现、弥补和纠正。
2.遵循信息渠道的规律
要充分发挥社会信息系统主渠道的作用,需尊重、利用信息渠道的发展和运行规律,包括降低市场门槛,调动社会资金、人力等资源;形成市场机制,合理调节供求、配置资源和展开竞争;打破地区之间和媒体行业之间的分割,拓宽优秀传媒的发展空间,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借鉴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改进宏观管理,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www.chuimin.cn)
区分宣传系统、机构、媒介与信息系统、机构、媒介,有助于各司其职,各展其长。对于以宣传引导作用为主的传媒,如党报党刊,可要求其尊重上级的宣传意见,同时发挥媒介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以信息传递为主的传媒,如财经、文艺、生活、广告报刊,可要求其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这两种传媒有一定的交叉重叠,又各有侧重,应让它们多样互补。
作为社会信息系统一部分的新闻传媒得到发展,宣传事业也就可得到相应的发展。一是因为大多数主要传媒是身兼二任的,二是因为在相互学习、合作和竞争中,以信息作用为主的媒介也会促进媒介提高传播水平和宣传效果,三是因为在宣传指挥失误的时候,可得到必要的弥补和纠正。反之,信息系统中的新闻传媒滞后,也会拖累宣传事业。
3.加大信息量,提高信息质
信息量既在于信息的条数,又在于每条中所含的信息量。因此加大信息量不只是增加信息性的内容,或使报道尽可能短而多,还要增加各条信息、各个句子中的信息量。尽可能简练,去废话;实在,去空话。
在数字化时代,新闻媒介容量的提高已不是难事,但受众对单个媒介的注意力越来越有限,因此加大信息量越来越需要落实到每条信息。
新闻信息的质主要在于新闻价值和全面客观公正程度。还要去虚话,如“日前”“某地”“某人”就不如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更确凿可信,更能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针对性也是产品质量的一个方面,对使用价值相对性很强的信息产品更是如此。随着媒介种类的增多,受众和广告客户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针对性强的媒介。
独特性使信息具有个性化、差别化、特色化的长处,可有独特的吸引力,可顺应媒介产品的需求个性化、市场细分化、对象“小众化”的趋势。就单个新闻报道而言,现在任何新闻价值较高的事物都会激起许多雷同的报道,通讯社更使同样的新闻很快出现于许多媒介。然而一个事物可有多种多样的信息,可产生多种多样的新闻,提高新闻的独特性可以是使新闻具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层面,独特的部分。
有关新闻学通论的文章
整体由局部构成,众多的表面、个别事实的真实报道,有助于对深层和全面、整体的反映。全面要求提供完整的信息,让受众了解各方面情况和意见,自己做出判断。内容完全客观是做不到的。但主观性难以避免并不等于可以取消客观的要求,更不应成为滑向主观主义的借口。......
2023-11-18
即使在操作上,电视时代已有大量的现场直播、正在发生的新闻,新媒体时代又有借助大数据,对一个时期以来的现象、趋势进行统计,对即将发生的事进行预测的新闻。观点和情感作为一种事实也可进入新闻,但其本身不是新闻。新闻还必须完全符合事实,不能在事实的信息上添油加醋,不能有任何虚构,否则即使不完全是假新闻,也是虚的,也属虚假之列。......
2023-11-18
社会方面,体制要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改变人治过宽、过滥,严格遵守、具体落实宪法的有关规定,建立科学的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程序,包括征求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2023-11-18
大众社会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的社会,以具有公民意识的公众为主体,与之相应,许多信息、观点、思想、意见是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尤其是新闻媒介传播。新闻媒介通过沟通、整合、革新和控制,维系、促进了大众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2023-11-18
中国正在建立、健全大众传播法制。党领导新闻媒介既作用于传媒机构和有关行业组织、政府部门,又通过制定规范调控市场。政策、纪律、指示和思想教育是党政部门的经常性调控措施。政府部门实施行政权力的调控。目前中国政府对大众传媒的管理正在转型。经济的调控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这样,如英国当年的知识税。可采用讨论、批评、表彰等社会调控的方法,使传媒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加一致。......
2023-11-18
新闻素养就是对新闻的认识和利用方面的素养。与此相应,又有应该履行的义务,包括遵守道德和法规,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权和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等其他法定权利,保守国家机密、维护人民的国家和社会利益。需要说明的是,对新闻权利也应采取最大和最小原则,即予以尽可能大的保护,尽可能小的限制。......
2023-11-18
⑤大众传播——通过大众媒介、面向广大公众的传播,这是传播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新媒体传播中既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又有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被称为混合传播。内容研究,包括信息、符号问题,以及新闻、政治、经济、教育、科技、艺术、文化、体育等各种具体内容。受众是大众传播的服务对象和效果产生者,在传播活动和研究中特别受重视。......
2023-11-18
传播力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力量,体现了传者能力。传播能量并不等于传播力和影响力。新闻媒介的传播有效性和影响力还受制于媒介声誉,包括公信力、权威性、美誉度。传播的微观环境——市场、中介机构、竞争者、受传者等,对传播的有效性更有直接影响。媒介质量、传播方式方法的好坏,影响力的有无,都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对一个文盲而言,再好的文字也没有传播力和影响力,远不如一幅简单的图画有质量。......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