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传媒与新闻学中传出方和接收方因素的考察

传媒与新闻学中传出方和接收方因素的考察

【摘要】:正面宣传的量也有峰值问题。包括传播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以及分析和解释、意见和建议、倾向和舆论引导等方面的正确和深刻程度。包括服务公众,反映人民情况、意见和愿望的准确、全面、充分程度;舆论监督的重要、及时、有效程度。

1.传出方因素的考察

这包括考察传者及其媒介的知名度、可信度、美誉度、受众满意度,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以及媒介到达率、媒介内容情况等。

对传出方许多“评”都要通过对受众的“测”来获取,包括对上述几个“度”。

媒介到达率就是实际受众的数量占潜在受众总数的百分比,也意味着市场占有率,如印刷媒介的发行量和传阅率——读者人数除以发行量,广播电视的收听或收视率——实际听众或观众占覆盖范围内潜在受众的百分比,以及网络媒体的点击率。这些统计数字都会有“水分”,如许多报刊社虚报发行量,许多电视机开着但受众并没有观看,网络点击率中会有“水军”的“功劳”。

潜在的到达率即受众选择的或然率也很重要。这里的或然率就是受众选择的可能性,它与选择对象能提供的满足程度成正比,与人们获取它的代价成反比。或然率高者,是提供了比市场上一般水平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传媒产品和服务,或者是人们能用比一般水平更低的代价,包括价格和麻烦程度,来获取这种产品和服务。

考察媒介内容可通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一般步骤为:

(1)选取样本——随机抽取出足够数量的测评样本,如一定时期内九分之一的报纸。

(2)内容分类——按测评的目标,确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如含有某种倾向的文章,如暴力性的或色情性的词语。各个种类中还可分不同的级别,如重度、中度、轻度暴力性的词语。

(3)统计分析——一般进行绝对数、百分比、平均值的统计。对传出数量的分析,除了要看绝对数量,还要看与其他内容及与总数之比,各种形式之比,如同一种宣传内容的文章中,报道性的与评论性的文章之比。此外,还要看投入、消耗与产出之比。总之要把握一定的度。正面宣传的量也有峰值问题。没达到这个峰值时,效率还有提高的余地;而超过了这个峰值,效率就开始降低;降到一定的程度,投入就大于产出;过量的宣传还会使人倒胃口,产生逆反心理,此时投入越大,不仅效率越低,而且负面效应也越大。

除了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因此在内容分类时就要按照一系列质量指标,分析时还要考虑各个指标的权重

比如对新闻传媒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www.chuimin.cn)

(1)新闻性。包括新闻报道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新鲜、及时、令人感兴趣的程度。

(2)倾向性。从词语和全文中透露出来的肯定、否定或中性的倾向及其程度。

(3)思想性。包括传播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以及分析和解释、意见和建议、倾向和舆论引导等方面的正确和深刻程度。

(4)公众性。包括服务公众,反映人民情况、意见和愿望的准确、全面、充分程度;舆论监督的重要、及时、有效程度。

(5)传播艺术,包括媒介及其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2.接收方因素的考察

(1)受众的构成。可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不同角度来统计分析受众的构成。

(2)受众的选择。包括对媒介及其内容的注意、理解和记忆的选择,如选什么和怎么选。

(3)受众的使用。包括使用的频率、时间长度(如平均每天花多少时间看电视,在某个台、某个频道或某个栏目上花多少时间)及其占闲暇时间的百分比,使用时的环境、注意力集中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