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头脑的选择性储存和传播对思想的影响

头脑的选择性储存和传播对思想的影响

【摘要】:人的头脑像个仓库,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注意到的、理解过的事物都储存起来,而总是选择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东西。传播对人们的认知、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大多是由那些进入“仓库”的内容产生。在移动传播的海量信息面前,许多人无所适从,只能选择符合自己愿望、自己愿意相信的内容。

人们总是对传播媒介及其内容有所选择,包括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影响这些选择的因素除了个人的,还有媒介的效用、获取成本和方便程度,接触媒介的时机和环境,如其他媒介的多寡和吸引力。

1.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

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注意那些比较符合自己需要、偏好或接收习惯的媒介和内容,获取成本和方便程度也影响选择。因此传者往往着意强调其传播内容对受众的有用性,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总是把最令人关注的内容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如报纸的头版头条。形式上也尽力引人注目。同时尽量减少受众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经济代价,方便受众做出选择。

人们对自己注意到的信息,只选择其中一部分加以理解,而把其他的忽略过去,且一般只按自己的看法去理解,并往自己熟悉的方向解读,结果既可能符合原意,也可能部分符合或完全相反。因此新闻和时事评论的传者一般要使信息准确、鲜明和通俗化,减少会引起误解和歧义的因素,让人易于理解,能够完整、准确理解。还要尽量用事实说话,用平等态度说话,让人愿意并乐于理解和接受。

人们会无意间记住许多东西,但其效果远不如有意的记忆。而且越是复杂的事物,越需要借助有意的记忆。人的头脑像个仓库,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注意到的、理解过的事物都储存起来,而总是选择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东西。传播对人们的认知、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大多是由那些进入“仓库”的内容产生。

2.如何选择

人们的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原因、选择余地、媒介内容、周围环境等。

在媒介及其内容不多的时候,受众的选择余地较小,比较被动。而在媒介和内容众多的今天,受众的选择余地和主动性就很大了,于是传者要尽可能争取获得更多的受众,受众则要提高选择水平。

人们的选择会有意无意地偏向于符合自己观点和态度的内容,排斥与自身观点和态度相反的内容,还会抬高自己选的东西,贬低放弃了的东西,以获得更好的心理感受。传者要因势利导,避免一开始就被受众关在心理大门之外,并争取“先入为主”,实在不行也要设法排除受众的这些心理障碍。(www.chuimin.cn)

3.移动传播的影响

移动传播使新闻传播的受传者对媒介和内容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这会减少某些媒介和内容的被选概率,增加另一些媒介和内容的被选概率,并让受众能更多接触境外媒介。

在移动传播的海量信息面前,许多人无所适从,只能选择符合自己愿望、自己愿意相信的内容。人们的惰性和享乐倾向使零碎、肤浅的内容得以大行其道,娱乐性、感官刺激性内容占比日益增大。有些人倾向于只在与自己兴趣和观点相似的社交媒介群体中获得信息和交流观点,一些传播机构仅根据受传者以往的兴趣“靶向”推送内容,加剧了“信息茧房”和“意见回音壁”效应。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媒介世界,过去基本上是由媒介机构及其他内容生成者制造,现在则是由他们和受传者共同打造——每个受传者都有了与别人很不一样的媒介世界。这对有的受传者是好事,对有的则未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传者的媒介素养和新闻素养。

4.利用记忆规律

传者既要利用受传者的无意记忆,让他们看到传播内容,又要尽可能争取他们的有意记忆,尽力使传播内容符合受传者的需要和兴趣。

要巧用重复记忆规律。重复、过度记忆能有效地加深记忆、抵御遗忘,但太多的简单重复和过度记忆,会引起记忆疲劳和逆反心理,因而要有一定的变化、新意。

还可利用前摄记忆和后摄记忆规律:在一段连续注意的时间内,最前和最后进入脑海的内容会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因而最容易被记住。许多电视新闻栏目一般把最重要的新闻放在头条,把最有趣的放在末条,令人对这些新闻的印象特别深,还使整个栏目在观众的记忆中显得既重要又有趣,符合受众选择的基本理由:需要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