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闻学通论:人群特点分析与定位

新闻学通论:人群特点分析与定位

【摘要】: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的受传者相比,大众传播的受众有如下特点。数字化、卫星传播、互联网使受众更加广泛和细分,甚至可以对个人量身定制。一方面,特定媒介的受众在不断增加、丢失、更替,另一方面,特定的受众也在不断变化,其年龄、身份,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地点,乃至兴趣爱好,等等,都会变。

大众传播而言,按地区可把受众分为境内受众和境外受众、本地受众和外地受众、城市受众和农村受众等。

按人群可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儿受众,男性、女性受众,工人、农民、军人、干部、学生、白领知识分子等受众。

按兴趣和传播内容可分为经济文艺科技体育等受众。按接受习惯可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受众。当然还可按媒体分为广播电视受众、网络媒体受众等。

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的受传者相比,大众传播的受众有如下特点。

1.构成:广泛、混杂和分群

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的开放性活动,受众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与此相对应,受众是混杂的,表现在性别、年龄、民族、国家、阶级、阶层、地位、职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社会关系的不同上,接触传媒时有不同的动机和需求、接收习惯和能力、所处情境和心理。

这种混杂性又是相对的。他们具有作为受众的共同特征,如都对某种媒介感兴趣,甚至有相似的性别、年龄、职业、爱好、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

随着传播技术、社会需求和条件的发展,受众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广泛化,二是分群化,或分众化、“小众化”。这种分群可以按人口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区分,如性别、年龄、职业等,也可以按受众的不同需要区分,如求职投资等。

印刷媒体的发展使读者范围日益扩大,与此同时,媒体种类日益增多,受众群体也日益细分。广播电视一方面突破了印刷媒介的受众必须识字的局限,使受众的范围大大扩展,另一方面媒介的种类又不断增加,受众细分。数字化、卫星传播、互联网使受众更加广泛和细分,甚至可以对个人量身定制。(www.chuimin.cn)

不论是广泛化还是分群化,都会对传者、内容、媒介和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分群化可使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针对性更强。

2.位置:分散和流动

受众分散在世界的各个地方、社会的各个角落。从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看,他们也是很分散的。接触媒介时大多无组织、无纪律,至多只和小范围的人在一起,大多数时候是单个人。即使在公共场合看同一部电影,绝大多数人也是互不相干的。

分散的受众还处于流动状态。一方面,特定媒介的受众在不断增加、丢失、更替,另一方面,特定的受众也在不断变化,其年龄、身份,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地点,乃至兴趣爱好,等等,都会变。在社会环境发生大变化时,受众的变化也更大、更频繁。

传播技术,尤其是数字化的发展,使传播媒介大大增加,传播范围大大扩展,受众的选择大大方便,受众也就越来越能分散在各种时间和场所,并越来越频繁地流动。

受众的分散和流动给积极进取的传媒机构不断提供新的机会,也使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传媒不断流失最宝贵的受众资源。

大众媒介的受众还有隐匿的特点,传者一般不知道受众是谁、在哪里,受众的分散和流动使他们更有隐匿性。这使传者提高针对性有较大的难度。因此许多媒介机构尽可能调查、了解受众,通过网络等渠道与受众交流。有的还建立了自己的读者资料库。一些新媒体机构更是大量收集、分析用户的使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