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介的影响要通过受者的接受而产生,而人们的接受又受到身份、修养、处境、心理等诸多因素左右。新闻媒介的影响既对传播对象直接产生,也可通过其他个人、群体、组织和媒介由二级、多级传播间接产生。影响了有较大话语权、决策权的人,或者在信息和观点方面较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各种媒介从不同的方向产生影响,也会削弱特定媒介的影响。......
2023-11-18
1.社会群体心理的形成
社会群体心理是指弥漫在社会或其群体中的心理状态,简而言之,就是社会中许多人共有的心理。表现在人们的感情、情绪、风俗、习惯、传统、社会风气、群体行为中,有广泛性,群众性,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
社会群体心理也是外界事物或者外界元素作用于人之后内心反应的结果,包括知、情、意、趣等多方面的心理堆叠、综合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地形成某种思维定式。例如,人们对某国的看法,即使没去过没见过,但一想起来就会想到某种样子,可能是符合实际的,也可能是离谱的。
2.新闻媒介对社会群体心理的影响
新闻媒介经常不断地、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社会群体心理。这种影响不仅通过一般的信息、交流、宣传、文化等产生作用,还通过一些特殊的效应,如晕轮效应、模仿效应、刻板印象效应、排气阀效应、逆反效应产生作用。
(1)晕轮效应:即光环效应。人身上的某一方面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形成人际认知的障碍。例如,有的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个别缺点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年轻人由于认可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
新闻媒介的“授予地位作用”就会产生晕轮效应,形成追星心理、物质崇拜心理等。
(2)模仿效应:即维特效应。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讲了一个青年因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发表后产生巨大轰动,还引起心理上的“流感”:在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以致好几个国家将该小说列为禁书。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自杀事件发生后,媒体的报道连篇累牍、大肆渲染。结果从当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而亡,当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加32%。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楚写明其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有人批评新闻媒介应当反思和警醒,不应炒作自杀个案,也不应将其“娱乐化”处理,而应在报道时采访一些专家学者等,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启发公众对自杀背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从而避免类似事件发生。(www.chuimin.cn)
作家韩寒曾在1999年上高一时,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但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只能留级,被报道后引发社会关于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2000年他又挂科七门,后被退学,但很快发表了长篇小说,获得畅销,一举成名。2001年出版文集《零下一度》,获得当年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2002年又出版小说《像少年啦飞驰》……经媒体大量报道,一时掀起了韩寒热。许多初高中生竞相效仿,埋头写作不顾学业,成绩大滑坡,教师和家长们惊呼:一个韩寒站起来,千万个“韩寒”倒下去!
(3)刻板印象效应:所谓刻板印象,是指跟某人或某一类人还没有实质性的交往时,就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简单笼统而又不易改变的评价。
人们经常把某个或某些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或者反过来,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例如,认为老年人都是保守的,年轻人都是爱冲动的;北方人都是豪爽的,南方人都是精明的;又如有的领导者认为爱挑毛病的人一定是“刺儿头”,沉默寡言的人一定城府很深;活泼好动的人一定办事毛糙,性格内向的人一定老实听话。
(4)排气阀效应: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而使绩效得到提高。
排气阀效应又称霍桑效应。霍桑是美国一家工厂的名称。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员工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有心理学家等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程序中有一个“谈话试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并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
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原来,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却无从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的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了,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群体心理学家便将这种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新闻媒介反映、传达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既有信息传递、意见交流、舆论监督的作用,又可产生霍桑效应。
(5)逆反效应:产生与传者意图相对立的抵触情绪、反向思辨或行为倾向。一般表现为:强化原有态度,例如,新闻媒介宣传的态度与受众原来认同的态度完全相反时,受众往往会强化自己的原有态度;做出逆向选择,例如,媒体对受众未知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保持沉默或批评,受众反而对这些事更感兴趣;贬损宣传者,例如,传播内容是受众已较为了解的,而媒介宣传却与受众了解的相反,受众就会贬损宣传者。
有关新闻学通论的文章
新闻媒介的影响要通过受者的接受而产生,而人们的接受又受到身份、修养、处境、心理等诸多因素左右。新闻媒介的影响既对传播对象直接产生,也可通过其他个人、群体、组织和媒介由二级、多级传播间接产生。影响了有较大话语权、决策权的人,或者在信息和观点方面较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各种媒介从不同的方向产生影响,也会削弱特定媒介的影响。......
2023-11-18
进化心理学有三个根本的假设。进化心理学的第三个假设是,文化男人通常比女人在婚姻的不忠实上警觉性更高,因为他们通常不能够确定他们的伴侣对他们是否忠诚。但是有些共同反应是人类进化的产物。......
2023-12-01
Kirkman和Rosen在其研究中分别从团队工作意义、自我效能感、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影响四个方面探讨了团队心理授权的内涵,本研究中更多引用Kirkman和Rosen提出的团队心理授权是内在工作激励的思想,从团队成员的能力导向授权体验和工作导向授权体验之间关系的两个方面去理解团队心理授权的核心成分和重要条件。本研究中团队心理授权的维度划分与Kirkman和Rosen提出的工作意义、自我效能、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影响的四维划分既有联系又相区别。......
2023-12-07
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决定了新闻体制、机构及其运行,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媒介的布局和主要内容。由于新闻媒介会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必然会受到各种政治势力的关注、影响、控制、利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新闻媒介有重大而直接的影响。它们显然会对新闻业的生产有直接影响。经济活动方式也是新闻媒介的重要影响因素。......
2023-11-18
成长与经历的影响我们的关系也受到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有些孩子发现,大人对他们的关照是不可预测的而且经常不一致。这些儿童就容易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过分的需求。回避型的儿童容易猜忌生疑,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关系。由此看来,早期的人际交往经历影响以后的关系发展。大规模的调查发现,60%的人是安全型的,25%是回避型的,10%是焦虑矛盾型。的思想、感情和行为都有广泛的影响。......
2023-12-01
观念层面要素所谓犯罪心理观念层面的要素,是指支配犯罪人行为的观念及其理据,犯罪人对此具有明确的意识并且信守不渝。非观念层面要素所谓犯罪心理的非观念层面要素,就是导致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一切人格、个性因素,诸如情感、情绪、动机、性格、气质等与行为密切相关的要素。因此,心理学在认识、抵制恐怖主义以及治疗创伤后效应中应当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3-07-28
具体来说,个性是指个体独特而稳定地表现出来的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人的个性差异中比较经常的、稳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组织的价值观念一旦深入人心,就会成为组织个性的组成部分。其二,个性心理特征受情境与身体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等,常常会因个人所处的情境而发生变化。......
2023-08-02
心理应激必然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取决于应激的种类、性质、强度、频度、持续时间、个性特征、应付能力及社会支持等。这种良性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下面两点。(二)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长期的、超过个体适应和应对能力的心理应激会损害人的健康,这也是心理应激的主要方面。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