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思想层面的影响虽不明显,但在日积月累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意义框架、立场观点。近年来网络和手机媒体的普及,又带来快餐化、碎片化、跳跃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信息作用于人们的情感,产生情感、情绪的变化,属于情感层面的影响。不仅情感性信息会有这样的影响,事实性、意见性信息也会有这种影响。恐怖主义者把砍下美军俘虏头颅的过程摄录下来寄给美国电视台,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人们对恐怖主义的极大愤慨。......
2023-11-18
新闻媒介对受众的注意和认知、思想和情感的影响,都会带来后者态度和行为相应的变化,产生态度和行为层面的影响。其中有的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有的则是间接的、深潜的。
新闻媒介又通过传播方式影响行为,如接收和发送信息的方式(包括途径、模式、形式等)。
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大多是有意识的,也有许多是下意识的。而即使是下意识的态度和行为,为什么是这样的而非那样的,深究起来,往往也可看到大众媒介的影响作用。
影响态度和行为是许多传播的最终目的,尤其是那些急功近利的传播,如选举鼓动、商业广告。
在影响态度和行为的过程中,大众媒介通过各种中间环节、“中介因素”产生作用,包括各种内在和外在、主观和客观因素,如心理倾向、选择过程、人际关系、群体环境、社会环境、传播工具和体制,等等。大众传媒最经常的倾向不是改变受众态度,而是强化他们的既有态度。大众传媒要改变人们的态度,需要中介因素产生与传媒一致的作用,至少不再影响态度变化或起相反作用。此即“中介效果论”。
人们新的感觉如果与原有的经验、情绪、认知结构不平衡,会产生心理紧张,形成一种力求恢复平衡的力量。这时属于不稳定状态,易于发生态度的改变。而在平衡、稳定、心理和谐的状态下,则抗拒态度的改变。此即“平衡论”。
人们还意欲通过相互影响,取得一致的意见。如果意见不一致,就需要设法改变对方,以形成均衡关系,保持或增进心理上的愉悦感。人们更愿意结交跟自己意见一致的人。此即“均衡论”。
受传者倾向于跟传者(如媒介)保持和谐关系。如不和谐,则或改变自己的态度以适合传者,或否定、改换传者。人们对传播内容也会如此,接收不和谐的信息时,可能改变自己的态度,也可能曲解信息,如无法曲解,就可能怀疑、否认其可信度。因此传者要维护和谐,因势利导,在有把握的时候、以有把握的方式影响和改变受众的态度。此即“和谐论”。(www.chuimin.cn)
不和谐是常态,完全的和谐一般不可能。很不和谐又会形成心理上的不适,使受传者避免接触引起不和谐的信息。而在不得不接受时,则会寻找有利于心理和谐的理由。如某人买了一辆车,两个月后这种车价格大跌,他会回避这个跌价信息,或者对自己说,我已经享用了两个月,而且有几次幸亏有了这辆车。此即“认知不和谐论”。
人们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是因为这样会有一定的作用,如能够获得安全感,增多利益,减少付出,丰富知识和经验,提升地位和形象。传者掌握了某种态度会带来的好处,就能使形成或改变态度的努力容易成功。此即“功能论”。
有人根据这些理论和规律,设计出了一些劝服的方法,例如:
(1)刺激—反应。通过暗示和重复,在刺激和反映之间建立联系。
(2)引发动机。人们的动机主要来自需求。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有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受尊重的、自我实现的。能够激发这些需求,就能引起动机,影响态度和行为。
(3)利用人们的模仿心理和从众心理,或提供令人向往的性格、情境等,或揭示社会的普遍认同,引发劝服对象的不和谐感和跟从欲望。
各种宣传,包括政治宣传、广告宣传、营销宣传、品牌宣传等,主要的和最终的目的大多是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其中有的对受传者也是有益的,但更多的只是从传者的需要出发,甚至只是对传者有利,使受传者吃亏,如让人买了本来无须购买,或无须买这么多、无须以这么高的价格购买的产品。
有关新闻学通论的文章
许多思想层面的影响虽不明显,但在日积月累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意义框架、立场观点。近年来网络和手机媒体的普及,又带来快餐化、碎片化、跳跃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信息作用于人们的情感,产生情感、情绪的变化,属于情感层面的影响。不仅情感性信息会有这样的影响,事实性、意见性信息也会有这种影响。恐怖主义者把砍下美军俘虏头颅的过程摄录下来寄给美国电视台,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人们对恐怖主义的极大愤慨。......
2023-11-18
新闻媒介的内容作用于人们的大脑,引起知晓与否的变化,知识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的影响。新闻媒介关注的人和事令人感到重要,成为关注对象,就是媒介影响认知的结果之一。由此影响或形成各人不同的主观世界,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2023-11-18
孟子之行为哲学颇为复杂,兹略举纲要于下。至孟子之伦理学说,注重于普遍之观念,而略于实行之方法。第二项义利孟子定义利为人类行为之反对标准律,一切行为之动机,以义不以利,无许丝毫利己心夹于其间,是即义利分明之说,为孟子行为哲学中之最大特色者也。孟子主性善,故以仁为本质,而道德之法则,即具于其中。第三项对人对己孟子对于处世为人之方法,又示人以对人对己之态度。......
2023-11-22
传播力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力量,体现了传者能力。传播能量并不等于传播力和影响力。新闻媒介的传播有效性和影响力还受制于媒介声誉,包括公信力、权威性、美誉度。传播的微观环境——市场、中介机构、竞争者、受传者等,对传播的有效性更有直接影响。媒介质量、传播方式方法的好坏,影响力的有无,都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对一个文盲而言,再好的文字也没有传播力和影响力,远不如一幅简单的图画有质量。......
2023-11-18
观赏型体育消费直接影响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纵观体育消费市场我们可以发现,从事观赏型体育消费的人数非常有限,且大多是真正的体育迷才会在体育赛事方面花费金钱。这些都是体育消费态度的变化。......
2023-10-17
社会方面,体制要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改变人治过宽、过滥,严格遵守、具体落实宪法的有关规定,建立科学的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程序,包括征求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2023-11-18
要而言之,就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得以实现。许多人往往倾向于过高估计媒介对他人的影响,过低估计对自己的影响。......
2023-11-18
大众社会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的社会,以具有公民意识的公众为主体,与之相应,许多信息、观点、思想、意见是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尤其是新闻媒介传播。新闻媒介通过沟通、整合、革新和控制,维系、促进了大众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