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闻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及虚假信息问题

新闻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及虚假信息问题

【摘要】:受众也更多更快发出反馈信息,对传者有更多的影响。移动传播、社交媒介使人人都可方便地成为信息和意见的发送者,大量受众加入到了传者的行列,进行转发、评论或直接提供信息,对社会产生影响。其中许多内容很不专业,乃至捕风捉影、弄虚作假,使新闻传播机构、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都遭遇虚假、不良、有害、侵权内容的不良影响。

许多原先不关注新闻的人也被大量新闻所包围,乃至逐渐养成了刷新闻的习惯。大量受众从传统媒体和固定电脑转移到了移动终端、社交媒介。他们又借助社交媒介,轻易地成为传者,成为与“传者”合一的“用户”。他们的选择余地和自由度都很大,并往往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的过程中,或在碎片时间中接收信息。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注意和认知,思想和情感,态度和行为,包括后续的传播行为,并对传者带来很大影响——在传媒市场中,传者更需看受传者的“脸色”行事了。

人们接触媒介的时间更多了,并利用了许多碎片时间;选择范围也更广了,人们的选择更主动,更符合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更受自己个人因素的影响。

然而,人们日益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媒介和内容,并日益只在与自己兴趣和观点相似的社交媒介群体中获得信息和交流观点,形成“信息茧房”和“意见回音壁”。一些传播机构又根据受传者的选择记录“靶向”推送内容,即运用算法进行“精准传播”,加速和加深了受传者的“作茧自缚”。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认识局限,导致意见对立、关系撕裂,并使优质的新闻内容和媒介无法得到足够的认同。(www.chuimin.cn)

同时,其他传者也尽可能利用受传者的这些新特点,制作容易被转发和评论的内容。受众也更多更快发出反馈信息,对传者有更多的影响。于是,许多新闻机构由过去的主要生产产品、争取客户,转变为生产用品、争取用户,市场导向的作用更强了。这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受众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传者的积极能动性,例如,满足受众潜在需要或长远需要的内容就更容易被满足受众直接兴趣的内容所挤占,传者甚至降低格调、放弃新闻专业精神以迎合市场。

移动传播、社交媒介使人人都可方便地成为信息和意见的发送者,大量受众加入到了传者的行列,进行转发、评论或直接提供信息,对社会产生影响。其中许多内容很不专业,乃至捕风捉影、弄虚作假,使新闻传播机构、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都遭遇虚假、不良、有害、侵权内容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