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机构新闻源及其重要性

机构新闻源及其重要性

【摘要】:包括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内的组织机构的许多活动都会带有新闻价值很大的信息,如政府机构推出政策,司法部门审理案件。有的机构还收集了大量信息,其中也有许多具有新闻价值,如政府部门统计的经济运行信息,公安部门获得的案件信息。1766年,瑞典国会制定的新宪法规定政府公文要公开,禁止新闻检查。对此也要采取政府与传媒分开、信息公开、新闻发言人制度等措施。

包括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内的组织机构的许多活动都会带有新闻价值很大的信息,如政府机构推出政策,司法部门审理案件。有的机构还收集了大量信息,其中也有许多具有新闻价值,如政府部门统计的经济运行信息,公安部门获得的案件信息。

各种组织机构都会利用新闻媒介发布信息,传达意见,与公众沟通,如召开记者招待会,或向记者“吹风”透露,或直接向新闻单位提供稿件。有的是出于社会需要,有的则是出于自身需要,尤其是商业性机构,往往通过送礼品、红包等方式拉拢记者编辑。新闻传者应有所防范,注意分辨信息的真实程度,全面、客观与否,有多少新闻价值,防止被不适当地利用。

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保有的(包括其自身和从外部获得的)与公众相关的不在保密范围之内的文件和其他信息,都应向人们公开。这是保障公民知晓权的重要措施,也是整个民主制度的基础。1766年,瑞典国会制定的新宪法规定政府公文要公开,禁止新闻检查。1789年,法国在《人权宣言》中提到公民有权向公务员索取行政文书。1951年,芬兰颁布《政府文件公开法》。1966年以来,瑞典、美国、丹麦、挪威、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制定了专门的信息公开法。现在中国也建立了政府发言人制度,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上升为法律)。(www.chuimin.cn)

有些公共性机构垄断了自身掌握的信息,仅提供给相关机构或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新闻机构,一些西方政府部门还以此为筹码控制新闻传者。造成传媒市场上机会不平等、竞争不公平、优胜劣汰机制失灵,使新闻媒介被权力左右,舆论监督作用难以发挥。对此也要采取政府与传媒分开、信息公开、新闻发言人制度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