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闻报道:基本方式,详解

新闻报道:基本方式,详解

【摘要】:新闻报道的客观主义认为,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应尽可能排除主观的选择,尽可能进行“纯客观”的报道。然而好景不长,这种被称为新新闻主义的主观报道方法之后也销声匿迹了。然而意图不等于事实,新新闻主义高度的主观参与乃至主观的主导是事实。新新闻主义的手笔目前仍很少见,一般只在报道比较富于戏剧性的事件中偶然出现,可见主观性很强的报道不符合新闻报道的普遍规律。

1.客观报道

从新闻传播的要求来说,客观报道是一种原则。新闻报道只有符合客观事实,才能有新闻价值。从新闻传播的实施来看,客观报道又是一种与主观报道相对的方式方法,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客观地认识和选择新闻事实、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进行报道,避免报道者的主观倾向;二是采用客观化的方法,如以细节描述代替主观叙述、多用直接引语、语言准确朴实等。

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新闻报道的客观主义认为,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应尽可能排除主观的选择,尽可能进行“纯客观”的报道。事实和观点是应该而且可以完全分离的。这种认识有助于避免主观主义,过去的客观报道就是客观主义的实现方法。

然而在客观主义的主张下,不顾意义大小、效果好坏、真相和假象、表面和实质,有闻必录,详细报道犯罪细节、血腥场景等,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而且人们发现,纯客观是做不到的,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经济、舆论等的影响,甚至还会受报道者主观意识的影响;仅仅客观地反映事实也是不够的,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新闻传播的多种需求,包括对新闻事实的深入认识,甚至还会由于反映的只是片面的事实,或误导性的言论,而产生很大的负面效果,进而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如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利用媒介对他的言论和活动进行报道,大肆兜售麦卡锡主义,迫害进步人士。

现在的客观报道强调的是尽可能接近客观,避免主观片面性,并不排除在主观努力下,选择新闻价值大的内容,以及尽可能反映全面、总体的真实,也并不排斥解释性报道等其他方法。

2.主观报道

这是以报道者的主观意图、倾向、观点统领报道,以此选择报道的内容、形式和手法。

西方新闻界认识到纯客观不可能达到、客观主义有明显的不足以后,一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尝试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报道中大量融入意见观点、分析解释、宣传鼓动以及小说式的气氛渲染、人物塑造,等等,并在20世纪60年代席卷美国报业乃至其他文化领域。然而好景不长,这种被称为新新闻主义的主观报道方法之后也销声匿迹了。

有学者认为,新新闻主义并非主观报道,因为其意图并非为了表达某种思想观点,而是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向受众反映事实、传递信息,与客观主义殊途同归。然而意图不等于事实,新新闻主义高度的主观参与乃至主观的主导是事实。新新闻主义的手笔目前仍很少见,一般只在报道比较富于戏剧性的事件中偶然出现,可见主观性很强的报道不符合新闻报道的普遍规律。

而采用客观化的手法用事实说话,是隐蔽的主观报道,与报道者直接表露自己意见的主观报道相比,或与宣传味很浓的报道相比,更容易被人接受。胡乔木同志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中说:“最有力量的意见,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而每个叙述总是根据一定的观点的)。这样,人们就觉得只是从他那里接收事实,而不是从那里接收意见(而每个有自尊心的人一般都是不愿相信意见,而宁愿相信事实的)。[1]

但严格说来,这种报道仍只是一种“说话”,是用报道的形式传播一定的思想观点,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典型报道”也与之相近:选择突出的事例、人物进行报道,着重报道符合传者的意图、倾向、观点的某些方面,忽略相反的方面,以产生宣传效果。(www.chuimin.cn)

3.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要反映事物的深层内涵、联系、意义、影响、趋势等,需要有较多的主观参与。但仍要尽可能客观,尽可能用事实,包括调查数据、专家意见、亲身感受等,避免主观武断。

深度报道又可分以下几种。

(1)解释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就是在进行客观报道时,以背景材料和相关事实揭示原因、意义、影响、趋势,帮助人们正确、全面、深刻地认识有关事实。一般夹叙夹议,不同于客观报道的平铺直叙,并且会或明或暗地显示出报道者的主观倾向。

(2)调查性报道。通过深入的调查,揭示隐蔽的事实和问题,往往用于舆论监督性报道。在西方尤指揭露权势机构和人物的腐败和违法行为,因此又称“揭丑”报道、“扒粪”报道。

(3)精确性报道。采用社会科学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依据充分的事实、数据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这种报道方法能发掘出其他方法证明不了的事实,更能反映普通人的意见和要求,且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可靠性、说服力更强。但这种方法的人力和资金成本较高,周期较长,时效性、可读性较差,且如果调查统计方法不够科学,或故意造假,欺骗性也较大。一般传媒机构碍于成本高,较少采用,可与社会科学研究者合作。现在又可利用大数据,乃至发展出又一个新闻种类——数据新闻,其中有的还属于预测性新闻。

(4)体验式报道。通过报道者的亲身体验、经历,使报道富有特殊的细节和感受。

4.预测性报道

此即预测性新闻的报道,对将会发生的事所做的有新闻价值的预测。其内容有不确定性,不同于预告性新闻。其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实的重要性和预测的科学性。其报道者要尽可能充分地占有材料,进行严密的论证。可采取滚动方式,及时考量和反映事实的发展变化。数据库、大数据、云计算给预测性新闻提供了新的条件。

新闻报道的方式还有消息、特写、通讯等各种体裁,以及电子媒体的特定报道方式,如现场直播、纪录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