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闻学通论:专业主义与专业精神

新闻学通论:专业主义与专业精神

【摘要】:3)新闻专业主义的实现新闻专业主义有助于明确职业理念,树立职业精神,加强职业规范,提升专业水准,也有助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地位,调节他们与社会的关系。数字化传播的发展给新闻专业主义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在新闻专业化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源于新闻专业化要求的一系列主张、理论和理想。

新闻专业化要求在拥有更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以更自觉和自律的方式,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服务。

新闻专业主义包括新闻是什么和如何实现其重要作用,主要基于新闻媒介的角色功能和新闻报道的要求原则。

1)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逻辑

(1)新闻传播、新闻媒介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整合社会、制约权力等重要作用,是社会瞭望、沟通、整合的重要工具。

(2)新闻工作要尽可能客观地报道有价值的新闻,尽可能反映真实,揭示真相,彰显真理。

(3)因此新闻工作者需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专业规范,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并追求高度的新闻职业精神和专业水准,包括忠于事实,客观公正,防止误导受众或新闻侵权,或被利益集团不当利用。

(4)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有中立的态度和独立的地位,具有独立工作的条件,能排除各种干扰,包括主观性的干扰、传者利益的干扰和社会环境的干扰。

2)新闻专业主义的主要诉求

(1)客观。选择和处理报道内容时,尽可能避免主观情感和意见的干扰。事实和观点分开,新闻报道只陈述事实,不掺入报道者自己的观点,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可另写评论。可用客观描绘代替叙述,用中性词语代替倾向性的词语,用直接引语代替间接引语。

(2)中立。选择和处理报道内容时,采取不偏不倚的公正态度。给对立的各方或各种观点平等的表现机会,注意采用平衡报道的方法(见本章第一节)。(www.chuimin.cn)

(3)独立。须有独立的判断和表达,不为政治、经济权势所左右。所有权与编辑权分开(这有些理想化),编辑部门要有独立的编辑权。采编与经营分开,评论员有权拒绝撰写违心的评论,老板也无权干涉。尽可能以新闻行业的自律进行约束。

3)新闻专业主义的实现

新闻专业主义有助于明确职业理念,树立职业精神,加强职业规范,提升专业水准,也有助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地位,调节他们与社会的关系。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新闻工作的客观、中立和独立就像新闻自由一样,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实现。在西方有西方的范围和程度,在中国有中国的范围和程度。例如,西方的私有新闻传媒,其编辑部的独立自主权只能在不损及老板利益的范围内行使,老板即使“不踏进编辑部一步”(默多克购买《泰晤士报》时的表态),仍然有足够的途径影响媒介内容,例如,通过人事安排。

在中国,新闻报道也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富有新闻价值,新闻媒介也要发挥信息传递、意见交流、舆论监督等作用,新闻机构也要采编和经营分开,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然而新闻传媒还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建设成就、社会的先进典型,等等,还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和实践。

数字化传播的发展给新闻专业主义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传媒竞争加剧,专业主义的理想追求与迎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之间矛盾加深,同时大量业余或不够专业的新闻夺走了许多眼球。另一方面,专业要求的实现有了许多新的手段,如新的既丰富又便捷的信息来源,包括大数据挖掘和向受众征集,同时一些专业水准高的新闻获得了更多的传播机会。

2.新闻专业精神

“主义”是指人们十分推崇的观点、主张、理论、学说或理想,往往具有极强的排他性,而倡导新闻专业精神就无此问题。

新闻专业精神的内涵包括追求真实、揭示真相,全面、客观、公正,尽力履行沟通信息、瞭望环境、反映民情、代表舆论、监督权力等职责。

在人人都可方便地面向公众进行传播的时代,许多传者不知、不顾新闻传播的重要作用,不专业的、不够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内容到处泛滥,这是必然的。此时专业的内容就更加可贵,而且具有榜样引领作用。

在“后真相”的效应下,专业的新闻传播内容往往并不受市场待见,成本反而更大。这时,坚持新闻专业精神就更为难能可贵(关于新闻专业精神的具体内容参见本书第八章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