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培养植物细胞的方法。自1956年Nickell和Routin第一个申请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产生化学物质的专利以来,应用细胞培养生产有用的次生物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已有超过1000多种植物被用于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获得天然活性产物的也达500多种。我国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也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由此可见,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应用于大规模有价值产品的生产具有巨大潜力。......
2023-11-18
植物细胞培养根据不同的方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培养对象可分为单倍体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按培养基可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按培养方式又可分为悬浮培养和固定化细胞培养。
(一)单倍体细胞培养
主要用花药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花药中的小孢子(雄性生殖细胞)可以直接发育成胚状体,然后长成单倍体植株;或是通过组织诱导分化出芽和根,最终长成植株。
(二)原生质体培养
植物的体细胞(二倍体)经过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处理后可去掉细胞壁,获得的除去细胞壁的细胞称为原生质体。该原生质体在良好的无菌培养基中可以生长、分裂,最终可以长成植株。实际过程中,也可以用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与体细胞杂交,由此可获得细胞杂交的植株。1971年,Takebe等首次报道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培养成功获得再生植株,自此原生质体研究开始获得成功。目前,原生质体培养在药用植物细胞系的筛选、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原生质体培养具有许多优势,表现为:原生质体能够克服性细胞的不亲和障碍,进行远缘的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可以直接摄取外源的DNA、细胞器、病毒、质粒等,是进行遗传转化研究的理想受体。因此植物原生质体在改变植物遗传性、改良作物品种的应用研究以及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三)固体培养
固体培养是在微生物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植物细胞培养方法。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除去特殊研究外,几乎都使用琼脂,浓度一般为2%~3%,细胞在培养基表面生长。原生质体固体培养则需混入培养基内进行嵌合培养,或使原生质体在固体—液体之间进行双相培养。(www.chuimin.cn)
(四)液体培养
液体培养也是在微生物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植物细胞培养方法。液体培养可分为静止培养和振荡培养两类。静止培养不需要任何设备,适合于某些原生质体的培养。振荡培养需要摇床使培养物和培养基保持充分混合以利于气体交换。
(五)植物细胞的悬浮培养
这是一种使组织培养物分离成单细胞并不断扩增的方法。它是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国已建立了紫草、石斛、三叶、青人参、青蒿、红豆杉、西洋参等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其有效成分已达到甚至超过原植株。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需要提供容易破裂的愈伤组织进行液体振荡培养,愈伤组织经过悬浮培养可以产生比较纯一的单细胞。用于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应该是易碎的,这样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能获得分散的单细胞,而紧密不易碎的愈伤组织就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和固体培养相比,这种培养技术一般可以获得更高的细胞生长速率、比生长速率和比合成速率。
(六)固定化培养
固定化培养是在微生物和酶的固定化培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在提高次级代谢物产量的研究中,固定化培养逐渐显示出其优势。该法与固定化酶或微生物细胞类似,其中应用最广泛、能够保持细胞活性的固定化方法是将细胞包埋于海藻酸盐或卡拉胶中。除此以外,还可以以聚氨酯泡沫颗粒作为载体进行细胞固定化技术。万晓琦等利用海藻酸钠凝胶包埋法构建了雷公藤细胞固定化培养体系。海藻酸盐水凝胶在药物释放和组织工程领域有很多优势,但是其自身的凝胶溶蚀现象和力学性能缺陷限制了它的使用。目前,用壳聚糖包裹海藻酸钠制备胶囊,可以改善凝胶的溶蚀现象。这也是目前固定化培养的一个研究热点。
有关食品生物技术的文章
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培养植物细胞的方法。自1956年Nickell和Routin第一个申请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产生化学物质的专利以来,应用细胞培养生产有用的次生物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已有超过1000多种植物被用于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获得天然活性产物的也达500多种。我国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也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由此可见,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应用于大规模有价值产品的生产具有巨大潜力。......
2023-11-18
(二)培养环境由于各类代谢产物产生于代谢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因此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地说增加氮、磷和金属离子的含量会使细胞的生长加快,增加培养基中的蔗糖含量可以增加细胞培养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另外,pH还会影响碳源和氮源的吸收,从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导致细胞没有充分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状态,从而影响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2023-11-18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食品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有:对食品成分和品质的分析,对农药残留的检测和分析,检测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对违禁药品的检测。(四)转基因食品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转基因食品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转基因食品的利弊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测。......
2023-11-18
目前畜禽血液在我国食品工业上应用还不多,主要是将血液制成高蛋白富铁食品。研究证实SOD可能与机体衰老、肿瘤发生、自身免疫病和辐射防护等有关,临床上主要用于延缓人体衰老、防止色素沉着、消除局部炎症。畜禽血液综合利用时,易产生一种特殊的“腥味”,主要由红细胞的碎片所产生,有些消费者难以接受。......
2023-11-18
DNA测序是DNA分析的一个基本内容。(一)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这个方法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化学家Sanger等发明的一种简单快速的DNA测序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DNA聚合酶合成DNA, DNA聚合过程中在特异性的核苷酸位置终止反应而进行测序。那么经过反应后,将会产生出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混合物。最后在放射性X光底片上,直接读出DNA序列。Maxam-Gilbert DNA序列分析法所用的DNA片段,可以是单链也可以是双链。......
2023-11-18
PCR的模板是含有待扩增序列的DNA或从mRNA反转录的cDNA,这个技术对模板样品要求很低,甚至没有必要对待扩增的模板进行分离纯化即可直接用于反应扩增。1988年,Saiki等成功地将热稳定的Taq DNA聚合酶应用于PCR扩增,提高了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PCR技术走向实用化的一次突破性进展。一般而言,引物设计的正确与否是PCR扩增成败的关键因素。引物的设计在PCR反应中极为重要。......
2023-11-18
发酵液提取的目的是除去与目标产物性质有很大差异的杂质,这一步可以使产物浓缩,并明显的提高产品质量。被吸附的流体称为吸附质,多孔的固体物质称为吸附剂。采用膜分离技术对酶制剂进行精制、浓缩,可使产品的纯度较传统的方法提高4~5倍,酶回收提高2~3倍,高污染液产出量减少到原来的1/3~1/4。......
2023-11-18
有机酸发酵的原理是微生物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有氧降解被中断而积累多种有机酸,现已确定的有60余种,但目前工业化生产的不过10余种。柠檬酸发酵的机制普遍认为与三羧酸循环有密切的关系,见图6-11。目前一般采用以天然糖质为原料利用霉菌进行发酵生产L-苹果酸或者利用霉菌加细菌或酵母进行混合发酵生产L-苹果酸。前一步称富马酸发酵,后一步称转化发酵。......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