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发酵工业占据重要地位,其既是食品工业的重要构成,又归属国家高新生物技术产业范畴。食品发酵工业是通过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以农副产品作为原料,研制出可供人们食用及使用的各类发酵制品。据报道,由发酵工程贡献的产品可占食品工业总销售额15%以上,如氨基酸可用作食品、饲料添加剂和药物。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可以生产近20种氨基酸。......
2023-11-18
食品生物技术是一门既有古老历史又有崭新内容,在当代发展迅速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其发展可分为传统食品生物技术和现代食品生物技术两个阶段。
(一)传统食品生物技术
传统食品生物技术包括酿造、酶制剂、味精和氨基酸生产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多种食品,如面包、奶酪、啤酒、葡萄酒以及酱油、醋、米酒和发酵乳制品。
传统生物技术从史前时代起就一直为人们所开发利用,并造福人类。公元前6000年,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就已开始酿造啤酒,我国也在石器时代后开始用谷物酿酒。埃及人则在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面包。在公元前221年,秦朝初期我国人民已能掌握传统发酵技术用以制作豆腐、酱油和醋,并一直沿用至今。1885年法国科学家L.Pasteur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井建立了微生物纯种培养技术,从而为发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发酵技术纳入了科学的轨道。该阶段食品生物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发酵过程为非纯种微生物自然发酵,生产过程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规模一般不大,主要产品有酱油、醋、酒、泡菜、干酪、酸乳、面包酵母等。
到20世纪20年代,工业生产中开始采用大规模的纯种培养技术生产化工原料丙酮、丁醇。50年代,在青霉素大规模发酵生产的带动下,发酵工业和酶制剂工业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这一时期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利用了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深层通气搅拌培养技术、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等技术;出现了次级代谢产物产品,如各种抗生素的生产;生产规模大(单细胞蛋白工厂的气升式发酵罐的容积已超过2000m3),产品既包括初级代谢产物(氨基酸、酶制剂、有机酸等),也包括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一些多糖等)。(www.chuimin.cn)
(二)现代食品生物技术
现代食品生物技术是基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分子生物学、生化工程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生物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现代食品生物技术利用近代发酵技术、酶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食品原料(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浆等)、食品添加剂(活性干酵母、味精等氨基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天然微生物色素,鸟苷酸等核苷酸,黄原胶等微生物多糖,维生素、食品用酶制剂、乳酸链球菌素等)和食用益生菌等产品。
1944年,Avery等阐明了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模型,从而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1961年,M.Nirenberg等破译了遗传密码,揭开了DNA编码的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给蛋白质这一秘密。基于上述基础理论的发展,1973年,Boyer和Cohen建立了DNA体外重组技术,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开始。重组技术使得食品生物技术中生物转化这个环节的优化过程变得更为有效,而且它所提供的方法不仅可以分离到那些高产量的微生物菌株,还可以人工制造高产量的菌株。原核生物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可以作为生物工厂来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和病毒抗原等大量的外源蛋白;DNA重组技术还可以简化许多有用化合物和大分子的生产过程。植物和动物也可以作为天然的生物反应器,用来生产新的或改造过的基因产物。其后,随着细胞融合技术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相继成功,并实现了动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同时固定化生物催化剂也得到广泛应用,新型反应器不断涌现,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生物技术。
有关食品生物技术的文章
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发酵工业占据重要地位,其既是食品工业的重要构成,又归属国家高新生物技术产业范畴。食品发酵工业是通过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以农副产品作为原料,研制出可供人们食用及使用的各类发酵制品。据报道,由发酵工程贡献的产品可占食品工业总销售额15%以上,如氨基酸可用作食品、饲料添加剂和药物。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可以生产近20种氨基酸。......
2023-11-18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食品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有:对食品成分和品质的分析,对农药残留的检测和分析,检测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对违禁药品的检测。(四)转基因食品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转基因食品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转基因食品的利弊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测。......
2023-11-18
DNA测序是DNA分析的一个基本内容。(一)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这个方法是由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化学家Sanger等发明的一种简单快速的DNA测序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DNA聚合酶合成DNA, DNA聚合过程中在特异性的核苷酸位置终止反应而进行测序。那么经过反应后,将会产生出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混合物。最后在放射性X光底片上,直接读出DNA序列。Maxam-Gilbert DNA序列分析法所用的DNA片段,可以是单链也可以是双链。......
2023-11-18
目前畜禽血液在我国食品工业上应用还不多,主要是将血液制成高蛋白富铁食品。研究证实SOD可能与机体衰老、肿瘤发生、自身免疫病和辐射防护等有关,临床上主要用于延缓人体衰老、防止色素沉着、消除局部炎症。畜禽血液综合利用时,易产生一种特殊的“腥味”,主要由红细胞的碎片所产生,有些消费者难以接受。......
2023-11-18
PCR的模板是含有待扩增序列的DNA或从mRNA反转录的cDNA,这个技术对模板样品要求很低,甚至没有必要对待扩增的模板进行分离纯化即可直接用于反应扩增。1988年,Saiki等成功地将热稳定的Taq DNA聚合酶应用于PCR扩增,提高了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PCR技术走向实用化的一次突破性进展。一般而言,引物设计的正确与否是PCR扩增成败的关键因素。引物的设计在PCR反应中极为重要。......
2023-11-18
细胞工程就是在细胞水平上,按照人们的设计,有计划地改造生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以获取特定的细胞、细胞产品或新生物体的技术。日本研究人员利用培养草莓细胞生产红色素的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葡萄酒及食品加工中。食品发酵工业的关键是优良菌株的获取。例如日本味之素公司应用细胞融合技术使产生氨基酸的短杆菌杂交,获得比原产量高3倍的赖氨酸产生菌和苏氨酸高产新菌株。总之,细胞工程技术对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23-11-18
(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自1983年世界上第1例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植物性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生产发展迅猛。(二)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更为迅速,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大力开展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并形成了可观的产业规模。在种植转基因作物的27个国家中,发展中国家占有19个,种植面积达9400万公顷,占54%。目前,我国并未批准种植任何一种进口的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
2023-11-18
我国也确立了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并确定了实施标识管理的转基因生物目录。截至2012年12月,全球已有欧盟27国及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韩国、瑞士、阿根廷、南非、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54个国家及地区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管理。目前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南非、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食品采取自愿标识的政策。强制标识是指食品中转基因物质超过规定的含量,必须加以标识。......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