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着眼于服务、生产、管理、建设等方面,重视能力、素质、知识的全面发展。此外,还应当根据就业导向及时调整体育教学计划,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023-11-18
(一)重视课堂常规的建立
运动教育模式在开展教学实践的初期,为保障中、后期的课堂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把控,建立和形成良好的课堂规则与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课堂常规通常包括:了解班级学生组成的基本情况(性别比例、生源地域性、班级积极分子以及有无特殊学生等);向学生介绍该模式,让大家认识与了解其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特点以及相关责任与义务等;发放诊断性问卷,收集教学分组所需参考数据并整理存档。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介绍该模式具有游戏性、比赛性和自主性的教学特点,从而预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运动兴趣,端正学习的行为态度,共同营造出适合教学的运动文化氛围,积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正式教学周期与比赛赛季。
(二)科学分组,团队建设
分组合作是运动教育模式开展教学的一个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后续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在一个运动教学周期的开始之前,科学的分组是前提,团队文化的建设是保障,只有通过合理的分组和团队文化的建立,才能将学生合理分成若干个总体实力相当的团队,才能培养学生组织管理、交流合作、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此,归纳总结出三种较为科学与合理的分组方案:一是采用异质分组原则,根据前期测试数据为依据,按照性别比例、运动水平高低等因素合理搭配组建学习小组,从而人为地控制与缩小各小组之间的水平差异。二是教师选拔或学生自荐组成学生代表小组(参考指标:男、女代表,运动水平高低代表,课堂积极分子代表等)与教师共同讨论分组,既能体现分组的民主性,又能做到相对均衡与合理的分组。三是根据体育统计学原理,首先在班级内进行随机分组,分组后允许学生在以均衡分组为原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在综合考量后确定最终的团队分组。科学分组后,各成员就以团队为单位,自主设计与制作队名、队服、队歌、队旗以及口号等,建立团队文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一旦确定分组后,在接下来整个运动季的教学过程中他都将属于这个团队,从而促进培养其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
(三)合理划分学时比例
运动教育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把一个教学周期定义为一个运动季,根据不同运动专项的项目特点(项目竞技性的比重、技术难易度以及文化因素等)进行合理划分运动季各不同阶段的教学学时比例。对此,强调两个要点:第一,在运动教育模式中的教学学时比例并不是完全固定与不可变动的。第二,根据不同运动专项特点,进行量身划分教学学时比例,可进行弹性的调整。对于运动技术复杂、动作难度大,以及战术要求高的专项运动,则建议适当延长教学学习的练习阶段,划分相对较多一点的教学学时,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运动技战术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反之,则适当削减练习阶段的时长,让竞赛阶段拥有更为充足的教学学时进行运动技能的巩固演练和技战术的实战运用,积累实战经验,为决赛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www.chuimin.cn)
(四)竞赛激烈程度的合理掌控
在运动季的竞赛阶段对于激励程度的把控,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阶段、生理状况以及心理特点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若划分的不合理,就会对教学对象的参与积极性与自信心产生消极的影响,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产生抵触情绪或放弃学习的行为。因此,在运用运动教育模式教学实践时,必须认识到竞赛设置的用意是为了刺激学生参与比赛活动的积极性和提供一个真实的运动情境实践,所以,对于竞赛激励程度的合理掌控具体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五)适用项目的选择性
运动教育模式的适用项目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由于该模式更多的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因而,对于一些危险系数相对比较大的运动项目(攀岩、潜水等极限运动)、相对独立且闭塞的个人运动项目(传统武术套路、有氧瑜伽等)以及对场地设施要求比较苛刻且不易于在课外进行练习与比赛的运动项目(击剑、射击等),均不适合运用该模式从事有效的教学。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体育运动项目则建议一定要选择专业性强且操作经验丰富的专门性人才或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与指导。
有关高校体育教育创新发展研究的文章
(一)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着眼于服务、生产、管理、建设等方面,重视能力、素质、知识的全面发展。此外,还应当根据就业导向及时调整体育教学计划,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023-11-18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前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二)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及实践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翻转课堂模式为师生间构建了一个协作融合的学习空间和环境。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突破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023-11-18
目前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有限的,但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创新,还会有更多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并且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应用。而关于未来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其发展集中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演绎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是教学模式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与教学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相符的,因此改革中要注意保留演绎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学观的影响下,体育教学模式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变。......
2023-10-20
(二)微课应用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对于体育微课来说,它不仅是对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补充,而且是多媒体时代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外,在这样的形式下,体育教师的教学思维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更新,使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得到提升。......
2023-11-18
(一)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有效途径1.采用操作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实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干事、会干事尤其是能创造性地干好事的人才。......
2023-11-18
与此同时,在引入运动教育模式之际,也有必要对其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辩证的分析与审视。(三)教学程序的构建运动教育模式形象地把整个教学单元设计成为一个运动季,教学程序以运动季为周期进行系统的教学,从而取代了传统的体育教学单元。......
2023-11-18
(一)“健康第一”教学思想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指导思想维持统一,“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在我国也被提出。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都应当把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均衡发展人才当成重要目标。当前,必须要贯彻国务院明确阐述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023-11-18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还主要体现在辅助和支持作用上,以此为高校学生自主学习体育课程,进行个性化发展搭建网络信息平台。这些技术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要重视研究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适合体育运动特点的多媒体软件,设计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从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