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为何由王升为帝(左页)应梦仙床 (右页)应梦仙台文昌帝君是读书文人、求功名者最为尊奉的神祇。学术界有人认为,文昌被封为帝,地位高于被封为王的孔子,岂不知孔子早在西夏王朝就被封帝。君王敕封文昌帝多发生在国家动荡不安、政权飘摇的时候。之后,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武力占领之后,元仁宗又借用张亚子的威望和影响,加封张亚子为文昌帝君,以安抚极为不满的读书人,缓解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
2024-09-06
从这份名单中,我们发现从明朝中期到清朝中期这300多年的时间里,苏州新增了100多个市镇。而王墓自始至终都只是市,没能成为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王墓市未能成为镇,最后反而衰落成一个村了呢?
王墓市本来也是处于航运的交通要道,本来也有条件发展成为城镇的,但是为什么就没有最终形成镇呢?这主要还是在明朝以后,吴淞江流域的水利设施毁坏日趋严重,水利建设难以奏效,使得吴淞江流域的水旱灾害频发,导致吴淞江的淤塞也越来越严重。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在以往的一些文章中已经有所涉及,比如明初对苏州和松江两府课以重税,导致吴淞江流域百姓逃税严重,纷纷逃离家园,使得田地被抛荒,水利设施毁坏严重;比如,百姓对吴淞江流域的江面及支流的水面、湖面的人为侵占严重,导致吴淞江流域的淤塞日趋恶化;比如明朝嘉靖年间的倭患导致吴淞江流域的江面和支流的一些重要地段被人为地布置了很多木桩、建造了许多坝闸,且筑起了很多堡垒,这些都导致吴淞江的江面和支流变得越来越浅,越来越窄,从而导致了其航运大江地位的日趋削弱。
通独墅湖(古代此处为王墓湖)的一条河道
2.“以黄夺淞”使吴淞江的命运遭到彻底改变
而影响最大的要数明朝永乐年间,户部尚书夏原吉倡导的“以黄夺淞”工程了。
在明朝永乐初年,户部尚书夏原吉奉命对吴淞江流域进行整治。通过考察,他督促民工疏浚了吴淞江的一些支流,比如当时属于嘉定的刘家港(在元代开挖,接通至和塘,由于地势低,上游来水多,所以其河道被冲刷得越来越开阔,在明初已成为吴淞江流域的一条入海的大江了。笔者注。),径通大海;比如常熟的白茆港(元末张士诚据吴时曾对此进行大力疏浚。笔者注。),径入大江,都是大河,水流迅急。当时夏元吉疏浚了吴淞江南北岸的安亭等浦,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茆两港,使其直注江海。
同时,夏原吉认为没有必要再对吴淞江下游进行清淤,因为一是很难做到,二是即使勉强做到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很快又会被淤塞,不如将吴淞江下游改道,对此,他是这样说的:“自夏驾浦抵上海县南跄浦一百三十余里,潮汐壅障,菱芦丛生,已成平陆,欲即开浚,工费浩大,且滟沙淤泥,难以施工。……又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江要道,今下流壅遏难流,旁有范家浜至南跄浦口,可径达海。宜疏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茆湖之水。”[37]
夏原吉采用叶宗行意见,开通范家浜,上接大黄浦,下接南跄浦口(即今吴淞口。笔者注。),引导淀山湖一带淀泖(指淀山湖与三泖湖。笔者注。)湖水由大黄浦入范家浜东流,在复兴岛附近同吴淞江汇合折向西北至吴淞口入长江。为此,开挖范家浜河道12000丈,河面阔30丈,新河道地势低,泄水通畅,水流湍急,不浚自深,河口不断扩大为“横阔头二里余”的黄浦江。天顺二年(1458),开通吴淞江宋家浜河段(今靠近外白渡桥的苏州河段。笔者注。),形成今吴淞江下游新河道。成化八年(1472),筑杭州湾海塘,青龙港口堵塞,古东江下游完全封闭。这样一来,杭州、嘉兴等处的余水都汇入黄浦江。同时,黄浦江上游淀山湖和三泖湖来水充沛,导致黄浦江里的清水量大势猛,从而将黄浦江不断冲刷,使之河道愈加深阔,水势超过吴淞江数倍,已然成为太湖水下泄的主通道。至嘉靖元年(1522)黄浦江水系全面形成。夏元吉的“以黄夺淞”水利建设至此完全成型,从此以后,吴淞江就渐渐变成了黄浦江的支流。
3.王墓市衰弱成一个行政村
从明朝吴淞江流域“以黄代淞”趋势形成之后,太湖水东泄入海通道就由原来的吴淞江一条到明以后的以黄浦江、娄江和白茆塘为主了,吴淞江独特的航运优势渐渐减弱,导致了通行吴淞江的贸易船只也相应减少。到了清朝晚期,东泄的太湖水只有十分之一点五进入吴淞江,其中十分之八都进入了黄浦江。“今湖水下注以十分计之,八分由庞山湖东南行,迤逦归黄浦,一分有半归吴淞,半分由运河归娄江。长桥通水者三十九孔,全入庞山湖。虽由瓜泾至分水墩之水,当吴淞正冲,亦半入吴淞、半入庞山湖未已也。吴淞迤东大小港汊,节节南渗,莫不以黄浦为归。”[38]于是位于苏州府城和吴淞江之间航运要道上的王墓市的交通优势也日渐减弱。随着因娄江而兴起的斜塘集市的崛起和最后斜塘镇的形成,王墓市的优势就完全丧失,被斜塘镇取代。其集市的功能也渐渐丧失,到了清朝晚期,苏州先是遭到太平天国战争的破坏,商业大都会的地位遭到削弱;然后是上海的迅速崛起,取代了苏州商业大都会的地位,从此苏州的商业一落千丈,王墓市也就因此而衰落成了一个行政村。
通过对王墓市这个样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吴淞江流域的市镇都是因水而兴的,四通八达的水网体系成就了灌溉便利、土地肥沃的经济环境,通江达海的发达航运催生了繁荣的商业,而繁荣的商业又催生了市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但同样有些市镇却因水而衰,就像王墓市一样,随着吴淞江流域水利建设的越来越力不从心,导致其丧失了太湖流域最大、最主要的泄洪和航运通道的地位,王墓市也就没能从一个著名的县级大市(集市)发展成镇。
【注释】
[1]《长桥镇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桥镇志》,第一章,建制、区划,第三节,集镇,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2]《长桥镇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桥镇志》,第一章,建制、区划,第三节,集镇,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3][明]王鏊,吴宽,祝允明,等纂:《正德姑苏志》,卷第十八,市镇村附,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一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93页。
[4]《陆慕镇志》编纂委员会编:《陆慕镇志》,第八章,商业,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9-170页。
[5]陆复渊主编:《郭巷镇志》,第一章,建制、区域,第四节,行政村,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6]陆复渊主编:《郭巷镇志》,第一章,建制、区域,第四节,行政村,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7]陆复渊主编:《郭巷镇志》,第一章,建制、区域,第四节,行政村,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8]陆复渊主编:《郭巷镇志》,第一章,建制、区域,第四节,行政村,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9][清]顾沅辑:《吴郡文编》,卷三十四,赋役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5页。
[10][清]顾沅辑:《吴郡文编》,卷三十四,赋役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11][清]顾沅辑:《吴郡文编》(第一辑第二册),卷三十四,赋役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12][明]皇甫汸,张凤翼,等纂,[明]张德夫修,江盈科增修:《长洲县志》,卷之十一,仓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选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十一册),中国书店,1992年,第976页。
[13][清]顾沅辑:《吴郡文编》(第一辑第二册),卷三十六,赋役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5-46页。(www.chuimin.cn)
[14][明]皇甫汸,张凤翼,等纂,[明]张德夫修,江盈科增修:《长洲县志》,卷之十一,仓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选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十一册),中国书店,1992年,第976页。
[15][明]皇甫汸,张凤翼,等纂,[明]张德夫修,江盈科增修:《长洲县志》,卷之十一,仓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选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十一册),中国书店,1992年,第976页。
[16][明]王鏊,吴宽,祝允明,等纂:《正德姑苏志》,卷第十,水,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一二),上海书店,1982年,第744页。
[17][清]顾沅辑:《吴郡文编》,卷二十三,水利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75页。
[18][明]皇甫汸,张凤翼,等纂,[明]张德夫修,江盈科增修:《长洲县志》,卷之二,水利,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二三),上海书店,1982年,第58页。
[19]《郭巷镇志》编:《郭巷镇志》,第六章,水利,电力,第一节,水利,方志出版社,2001年,第123-124页。
[20][明]皇甫汸,张凤翼,等纂,[明]张德夫修,江盈科增修:《长洲县志》,卷之二,水利,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二三),上海书店,1982年,第58页。
[21][清]杨开第修,[清]姚光发,等纂:《光绪重修华亭县志》,卷二十一,名迹,《中国地方志集成》之《上海府县志辑》(第4辑),上海书店,1991年,第741页。
[22][唐]陆广微撰,曹林娣校点:《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2-83页。
[23][汉]司马迁著,李全华标点:《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岳麓书社,1988年,第349页。
[24][东汉]袁康,吴平辑录,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全译》,卷二,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7页。
[25]俞文浩主编,《斜塘镇志》编委会编:《斜塘镇志》,第四编,文化,第三章,古迹,第一节,墓葬,三,王羲之墓,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第313页。
[26]俞文浩主编,《斜塘镇志》编委会编:《斜塘镇志》,第四编,文化,第三章,古迹,第一节,墓葬,三,王羲之墓,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第313页。
[27]俞文浩主编,《斜塘镇志》编委会编:《斜塘镇志》,第四编,文化,第三章,古迹,第一节,墓葬,三,王羲之墓,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第313页。
[28]俞文浩主编,《斜塘镇志》编委会编:《斜塘镇志》,第四编,文化,第三章,古迹,第一节,墓葬,三,王羲之墓,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第313页。
[29][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3页。
[30][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69页。
[31]徐静主编:《苏州文化读本》,第四篇,二,蚕桑丝绸,古吴轩出版社,2014年,第50页。
[32][清]朱长文撰:《吴郡图经续记》,卷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33]吴万铭主编:《娄葑镇志》,纺织出版社,2001年,第152页。
[34][明]王鏊,吴宽,等纂:《正德姑苏志》,卷第十八,乡都,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集(一二),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第90-91页。
[35]樊树志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7-173页。
[36][明]王鏊,吴宽,等纂:《正德姑苏志》,卷第十八,乡都,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集(一二),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第94-95页。
[37][清]顾沅辑:《吴郡文编》,卷二十四,水利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86页。
[38][清]金友理撰,薛正兴校点:《太湖备考》,续篇卷一,水议,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02-603页。
有关吴淞江文化研究的文章
文昌为何由王升为帝(左页)应梦仙床 (右页)应梦仙台文昌帝君是读书文人、求功名者最为尊奉的神祇。学术界有人认为,文昌被封为帝,地位高于被封为王的孔子,岂不知孔子早在西夏王朝就被封帝。君王敕封文昌帝多发生在国家动荡不安、政权飘摇的时候。之后,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武力占领之后,元仁宗又借用张亚子的威望和影响,加封张亚子为文昌帝君,以安抚极为不满的读书人,缓解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
2024-09-06
吴淞江流域在六朝时期得到了大幅度的开发,初步形成了有效的塘浦圩田体系,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就在六朝时期,吴淞江流域的草市形成,就是乡村间的农贸集市。古王墓市应该也是在那时就形成了,只不过那时的王墓市范围还比较小。据专家考证全国的野鸭种类只有46种,而在吴淞江流域出没的野鸭有23种之多,竟然占了一半,可见那时吴淞江流域的野鸭之多!物产更丰富,商品交易更频繁,商业也就更兴旺了,这个草市就慢慢兴旺起来。......
2023-11-18
在此,笔者主要对“王墓市何以形成较早,如此繁荣的集市竟然没有进而形成城镇?”历史上的王墓市(集市之市,不是现在的城市之市。[27]王羲之墓所在地称为“王墓”,村名为“王墓村”,村旁大湖名为“王墓湖”。地因墓名,村因墓名,湖因墓名。[28]传说中的王羲之墓......
2023-11-18
在宋朝,吴地的宋锦在全国已处于领先地位。而在明清时期,苏州更是成了商业大都会,长江中下游的航运中心。很明显,在明清时期,由海道经吴淞江抵于葑门的货运大多是经过王墓这个水上交通驿站的,发达、繁忙的航运进一步促进了王墓市的兴旺。[35]那么,现在我们明白了,在明朝,王墓已经是一个县级大市了,人口有几百户。......
2023-11-18
明成祖时期,屡次派出使者出访亚、非诸国,苏禄也是其中之一。经两个月的航程,苏禄代表团到达北京。苏禄三王在北京访问了27天,临行前再次拜见明成祖。永乐十五年九月十三日,使团行至山东德州时,苏禄东王不幸病逝。崇祯年间,明政府在苏禄王墓的西南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供守墓人礼拜。苏禄王墓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得到维护和整修,现存王墓墓冢高4米余,圆形墓基,青石砌护,墓碑题“故苏禄国恭定王墓”。......
2023-12-04
通过对纽约金融中心形成历程的分析,我们认为纽约成为金融中心原因主要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发展机遇。经济、金融以及工业制造业等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纽约开始超越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可以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前提。另外,纽约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很大程度上还归功于其超强的创新能力。......
2023-07-19
2008年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长寿之乡老人2011年10月25日上午9时,如皋市隆重举行世界长寿乡—中国如皋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继2008年成为中国长寿之乡后,该市又荣获世界长寿乡称号。仪式上由国际自然医学会主席森下敬一博士宣布如皋“世界长寿乡”调查成果,授予如皋“世界长寿乡”匾牌。根据国际标准,海安如东也早已超过长寿之乡的标准,2018年,地处里下河水乡的海安市墩头镇7万人中100岁以上长寿老人已达13位。......
2023-07-30
“平等中的首席”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多尔对教师角色的界定。“平等中的首席”的第一层含义是:教师是“首席”,但首先必须是以“平等”为先决条件的“首席”,即教师与学生首先是平等者。所以,作为未来之师,在和学生平等相处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成为一名“首席”,指导帮助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