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考古发现也与《越绝书·吴地记》中关于“摇城”的记载相吻合,“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稻田三百顷,在邑东南,肥饶,水绝”[2]。因此,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里就是吴王少子封地,也是后来越王摇的封地“摇城”。......
2023-11-18
考古发现古井群
新编的《斜塘镇志》第四编“文化”之第三章“古迹”的章节中有关于王墓的考古发现资料,那是在2001年,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二期的地基填高建设时,将独墅湖东部水域及陆地原斜塘镇石港、旺墓(就是古时的王墓,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旺墓和西泾)、东安三村范围作为取土的围垦区。在9月份,围垦区独墅湖水域的水抽干后,发现了部分文物和古井,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苏州市博物馆组成考察队,于10月进驻现场,对文物进行挖掘、整理,历时两个月才完成。此次考古发现了600多口古井,这些古井的时间跨度从5500年前的崧泽文化遗址延续到800多年前的北宋,但以春秋战国和两汉时期的古井为主,而新石器时代的古井也有四五十口。崧泽文化时期的古井大约深1.5米;夏、商时期的古井又大又深,最深的达6.85米;战国时期的古井是用铁制工具挖掘的(考古队在井底发现了挖井用的铁钎),井圈多用木桩围成;汉代的古井以预制的陶圈,层层叠起形成井壁;唐朝时期的古井的井壁砌有青砖,青砖制作精细,薄而略带弧形,两侧留有阴阳榫,相嵌形成圆形井壁。
同时,考古队在靠近独墅湖东岸1平方公里内还发现了3条古河道和古村落遗址。3条古河道环绕古村落,古村落遗址虽经湖水和风浪的长期侵蚀,破坏严重,但其范围和轮廓依稀可辨,从新石器时代到宋代的各个文化遗层仍较清晰,古村落面积达1万平方米。
考古发现河道(www.chuimin.cn)
考古还发现了大量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的陶器和唐代的青砖,陶器有陶壶、陶罐和陶制井圈;青砖为22cm×15cm×1.5cm规格的呈青色的井壁砖。
考古发现陶井圈
这次考古发现意义重大,不仅证明了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北宋年间的四五千年的时间内,苏州城外独墅湖东部地区一直有人类居住、生活,而且证明了该区域是人类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同时还证明了古“王墓”市的悠久历史;同时还证明了王墓历史在北宋时期有断层,这个断层印证了独墅湖的形成时期和方式:此地的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历史怎么会到了北宋就戛然而止了呢?据史料记载,那是因为独墅湖是由宋朝时期的一场大地震而形成的。这样就能解释清楚古王墓的文化考古发现是怎么会出现断层的了。当然,也为吴淞江流域市镇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提供了考古依据和历史佐证。
有关吴淞江文化研究的文章
这些考古发现也与《越绝书·吴地记》中关于“摇城”的记载相吻合,“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稻田三百顷,在邑东南,肥饶,水绝”[2]。因此,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里就是吴王少子封地,也是后来越王摇的封地“摇城”。......
2023-11-18
起初笔者一直有困惑,直到查阅了宋代著名水利学家的大量著述后,才了解了“浜”的来龙去脉。在这些水利学家的著述中,郏亶在其水利奏折《六失六得》中对此叙述得最为清晰、详细,这样的“浜”源于古代吴淞江流域大圩里的农户对大圩的破坏。......
2023-11-18
此时,罗马帝国的大规模侵略扩张已告停止,国内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因而促进了社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到了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和社会秩序的动荡,旅行活动的开展条件也随之恶化。在奴隶制时代的中国,旅行活动的发展与欧洲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情况基本相似。......
2023-11-21
[12]导致这种逃亡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赋税重以外,各种科派的明显增加也是原因。“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自四五十年来,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不堪命,遂皆迁业。”......
2023-11-18
1980年,铜岭钢铁厂工人在夏畈合连山一石灰岩山洞口,发现一批古动物化石,为旧石器时代瑞昌古人类存在的史实提供了一定的佐证。因为这批剑齿象牙、恐龙骨、羚羊骨等动物化石,正是那个时期瑞昌周边地区常见的动物类型,上述各遗址中几乎都可见到。根据出土遗物判断,属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2023-09-25
1908年12月15日,列宁偕同妻子、岳母一同到达巴黎。这时,巴黎已成为俄国党的国外活动基地。巴黎国立图书馆,列宁曾在此从事写作和研究1908年12月下旬,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13]2月23日,列宁从尼斯返回巴黎。不久,列宁参加了俄国党巴黎支部会议,统一大家对处理取消派和召回派问题的认识。......
2023-08-13
瑞昌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正处于传说中的炎黄尧舜禹时期,约距今5000~4100 年。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因舜治水有功,而接替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三苗是以蚩尤为君的九黎部落后裔。生活于新石时代晚期的瑞昌先民,文化归属于上述哪一部族文化集团呢?所见石器、陶器器形及工艺水平在这些遗址中也较为常见,说明当时瑞昌先民生产生活深受这些文化的影响,而且文化交往较为密切,更多的是接受这些文化的辐射。......
2023-09-25
很明显,王禹偁的诗也是体现了这种隐逸情怀的。[67]景观描写更细腻,更具细节。这样的景观细节描写,不仅体现在野外景观上,而且体现在以吴淞江流域独特的作物上,比如莼菜,杨万里就写有这样的诗:“鲛人直下白龙潭,割得龙公滑碧髯。晓起相传蕊珠阙,夜来失却水晶帘。一杯淡煮宜腥酒,千里何须更下盐。可是士衡杀风景,却将膻腻比清纤。”在吟咏家庭营造景观的诗文中,对竹子、柑橘、梅花等绿植的细节的关注也多了起来。......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