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还是该寺庙有它的独特之处,上文已经谈及崇福寺是和澹台书院建在一起的,也就是所谓的“释”“儒”同存,这是该寺的独特之处。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发生在该寺庙的故事也非常独特,言及此,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大名鼎鼎的和尚,那就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永隆和尚。拿崇福寺来说,人们喜欢去那里烧香拜佛,不只是因为有圣僧永隆,也不只是因为有洪武皇帝的赞扬,更主要的是“灵验”。......
2023-11-18
苏州有一些带仓字的地名,比如太仓、仓街、仓米巷、大仓、仓场头、仓登浦、南仓浜,等等,这些地名确实都是跟粮仓有关的,最早都是建有粮仓的地方,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太仓据说最早是吴王的粮仓,那应该是规模最大的。而仓街也是建有很多粮仓的,最早是张士诚守城时所建的粮仓,后来明朝沿用了这些粮仓。到了清朝,长洲和元和两县的官仓仍设在那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是位于独墅湖东南边的“大仓”村这个地名的具体来历,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这要从明朝初年说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对苏州人帮助张士诚守城,害他打了十个月才把苏州城打下,损失较大一事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从明朝一成立,就对苏州收取重税。这方面的史料很多,比如清朝的赵昕在《苏郡浮粮议》中对此就有明确的记载:“自明太祖怒吴民为张士诚固守,籍豪家租簿定赋有田一亩起征至七斗外者,故苏赋视他郡独重。”[9]后来在建文帝、永乐帝和宣宗皇帝时都有所变化,对此,在清朝康熙年间,布政使慕天颜在《请减苏松浮粮疏》中就提及此事:“建文方诏减免,永乐仍复洪武旧制,宣德五年敕谕减租,每田一亩旧额一斗至四斗者减十分之二,自四斗一升至五斗者减十分之三。”[10]而要到正统元年(1436),周忱出任江苏巡抚,而况钟也出任了苏州知府后,才开始重视此事,为民请命,并在实际行动上减轻苏州百姓的赋税。“正统元年官田准民田起科,苏松减额粮八十余万石,从巡抚周忱之请也。当是时,苏州逋税七百九十万,松江逋亦甚多。忱与知府况钟曲算奏减之。”[11]
就是在那时,巡抚周忱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苏州城外建了许多粮仓,在当时的长洲县共有六仓,分别为“青丘、席墟、荻溪、苏巷、济农”。其中“五仓在娄门内东城下,总名东仓。旧有四仓:在葑门外王墓村曰东仓,在阊门外九都曰西仓,在葑门外二十五都曰南仓,在娄门外二十四都曰北仓。宣德间周文襄公忱移建于此”[12]。这些济农仓主要负担这几个功能:1.在苏州府上交赋税不够时,从这几个粮仓中取补;2.苏州府一些行政费用也从中支出;3.遇到歉收年份,由济农仓出费用帮助灾民恢复生产,度过灾年。清朝的蒋伊在《苏郡田赋议》中曾提及此事,他说:“周文襄于拨运外有余则入济农仓以备水旱赈贷及农乏食、兴夫、官府织造、供应军需之额、均徭、里甲杂派等费,运夫遭风被盗、修岸导夫不等口粮俱取足于此。”[13]
那么,这些济农仓的粮食从何而来?《长洲县志》上也做了解释:“乃奉朝命以官钞平粜及劝借民间之米储积。”[14]就是说主要有两个方面来源:一是政府出钱平价收民间的余粮;二是政府劝借民间的余粮。
济农仓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宣德六年遭旱,九年又大旱,发粟赈济,赖此全活者甚众”[15]。也就是周忱任江苏巡抚,况钟任苏州知府那些年,苏州的老百姓才能够从超重的赋税中缓过劲来,喘一口气。(www.chuimin.cn)
这些济农仓中,“在葑门外二十五都的南仓”就是现在“大仓”这个地名的出处,从明到清,这个地方行政编制一直属于二十五都,明时属于长洲县,清时属于元和县。在清人沈藻采编的《元和唯亭志》中它被称为“杜仓”,属于苏州府元和县上二十五都副扇之二十一图。现在大仓地方的百姓仍称其地名为“杜仓”,可能是在方志史料传抄中,将“社”字写成了“杜”字,这两个字在外形上很相像,容易在传抄中出现混淆,所以原来的“社仓”就变成了“杜仓”。而“杜”和“大”这两个词的读音在吴方言中是一样的。它位于现在苏州城东独墅湖东南边的一个岛屿形状的陆地上,它南面是吴淞江的一条塘河,直通吴淞江;东面是镬底潭,镬底潭与吴淞江相通,又与澄湖相通;北面沿着独墅湖东岸走,没多远就是著名的王墓市,再往北走一段路,过金鸡湖就可以进入娄江,出海;西面与苏州城只隔了一个独墅湖。所以其地理位置优越,水利发达、水运便利。因此,不得不佩服周忱的眼光,选了这么好的一个地方作为官仓的所在地。
民国车坊乡行政图
那么这样一个官仓的所在地为什么在后来的发展中只是形成了一个村,而没能进一步形成市、镇呢?这自然是有它的局限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最初设计的就是一个官仓,所以其发展空间有限;2.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它的北面是明清时期著名的王墓集市,东面是因江海随粮王庙(后文将详述)而兴起的高垫(又称高店)集市,南面离著名的尹山集市又很近,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大仓就很难再发展成为集市了;3.没有独特的优势。仅有的水运优势,与周边的几个比较著名的集市都是差不多的,而在其他方面,比如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没有优势,所以它就没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市、镇的条件。
有关吴淞江文化研究的文章
主要还是该寺庙有它的独特之处,上文已经谈及崇福寺是和澹台书院建在一起的,也就是所谓的“释”“儒”同存,这是该寺的独特之处。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发生在该寺庙的故事也非常独特,言及此,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大名鼎鼎的和尚,那就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永隆和尚。拿崇福寺来说,人们喜欢去那里烧香拜佛,不只是因为有圣僧永隆,也不只是因为有洪武皇帝的赞扬,更主要的是“灵验”。......
2023-11-18
[23]按其说法,“万三”不是真名,也不是字号,而是称号,是指“万户之三秀者”。“沈万三”的意思就是“最上等的沈姓富豪”。沈万三就是万户之三秀,那么这个“万户”是一个怎样的“万户”呢?通过对沈氏家族财富来源的途径分析,笔者认为沈万三之“万户”乃“纳粮万户”,就是交给朝廷皇粮最好的级别的那种。那么沈万三的真实名字是什么呢?[25]说得很明白,沈万三的真名叫“富”,字“仲荣”。......
2023-11-18
据《左传》记载,吴越争霸时的关键一仗是“笠泽之战”。这个“笠泽”不是指太湖,而是指松江。《史记正义》《吴地记》皆曰:“笠泽,松江之别名。”)[2]在读者的印象中,“笠泽”是指太湖的别称,在春秋末期怎么又成了松江的别称呢?这就涉及古代的吴淞江的样子,后来一些方志史料猜测古代太湖水入吴淞江处非常宽阔,与太湖连成一片,没有明显的界线,所以笠泽既被称为太湖,又被称为松江了。......
2023-11-18
起初笔者一直有困惑,直到查阅了宋代著名水利学家的大量著述后,才了解了“浜”的来龙去脉。在这些水利学家的著述中,郏亶在其水利奏折《六失六得》中对此叙述得最为清晰、详细,这样的“浜”源于古代吴淞江流域大圩里的农户对大圩的破坏。......
2023-11-18
为什么会称之为“扇”呢?现在,我们终于知道这个“扇”是什么意思了。横扇街景那么,这个“扇”的规模有多大呢?而横扇这个地方很显然应该是有粮长的一个比较大的地方,所以地名中有“扇”。那么,为什么叫“横扇”呢?据《吴江县志》中的记载,横扇在明末清初还是一个村落,有一条横港穿村而过,沿横港划分为上、下两扇,所以此地被称为横扇。......
2023-11-18
明初,政府是“重本抑末”“重农抑商”的,百姓交的赋税都以粮为主。而到了明中后期,“乡民以种稻为薄,故为他种以图利”[42]。比如原是“天下粮仓”的苏松二府在明中后期,其口粮就主要依靠湖广(两湖)之米了,每到夏、秋两季粮食收获季节,外粮纷至沓来,从而在苏松地区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米市,比如枫桥米市等。......
2023-11-18
很明显,王禹偁的诗也是体现了这种隐逸情怀的。[67]景观描写更细腻,更具细节。这样的景观细节描写,不仅体现在野外景观上,而且体现在以吴淞江流域独特的作物上,比如莼菜,杨万里就写有这样的诗:“鲛人直下白龙潭,割得龙公滑碧髯。晓起相传蕊珠阙,夜来失却水晶帘。一杯淡煮宜腥酒,千里何须更下盐。可是士衡杀风景,却将膻腻比清纤。”在吟咏家庭营造景观的诗文中,对竹子、柑橘、梅花等绿植的细节的关注也多了起来。......
2023-11-18
南迁后,人口为433万,也就是说突然增加了113万人。在人口突然大幅增加的六朝时期,原本一直安然无恙的吴淞江下游沪渎为什么会出现“壅噎”状况呢?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多,对土地的需求也突然增加,于是人们开始在吴淞江流域进行开发。而在少水的季节或年份,这样的支流入海口的壅噎也会影响到吴淞江的下游沪渎,在严重干旱的季节或年份,会同样导致吴淞江下游沪渎出现壅噎。......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