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花青素是3个以上的茶多酚或茶多酚没食子酯的聚合体。因为原花青素结构复杂,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标准品来衡量各个不同的原花青素,工业界常用的方法是Poter's方法,该方法的最后结果用Poter's值来表达。测定空白液和样品液在547 nm 处的吸收强度结果计算A样:样品液的UV吸收值A空:空白液的UV吸收值C:样品液的浓度此方法还可以用松树皮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作参照物算出样品中原花青素的百分含量。......
2023-07-02
据清代的《吴郡甫里志》上的记载:“陆德原,字静远,又字志宁,长洲籍,元至元初举茂异,署为甫里书院山长。……按陈湖(即现在的澄湖。)陆氏宗谱,德原为鲁望九世孙,郡城竹堂寺先为宋阳和王别业,元为德原。为馆园亭最胜,好植竹。琅玕数十亩,寻舍为僧舍。”[39]也就是说元朝时期有名的大富豪陆德原是苏州长洲县人,字静远、志宁,在至元初被举为茂异,做了甫里书院的负责人。而按照澄湖陆氏宗谱查下来,陆德原是唐时隐居于甫里吴淞江边的著名诗人陆龟蒙的第九代子孙。宋朝时阳和王的别墅竹堂寺,到了元朝,成了陆德原的私家园林。该私家园林有几十亩,面积很大,里面亭台楼阁,竹林茂盛,极尽豪华。后来,陆德原把这处私家园林捐作寺庙了。
史志上有关陆德原散财之举的记载还有很多,尤其是在“兴学”方面,更是慷慨得很:“教授平生,留意学校中事,于郡则创邑学,并置学田十亩。子游学道书院,将废,又葺之。于里则创甫里书院,割私田四顷有奇,以供四方来学之费。兴学之教厥功甚伟。”[40]据此记载,我们可以看出陆德原为了兴学,散了很多财:在苏州城里拿出10亩地作为学田创设邑学;出资修复行将废败的子游学道书院;在甫里(即今甪直)创立甫里书院,并拿出400多亩私田作为四方学子的学费开支。
那么,陆德原为什么这么慷慨?难道他真的有用不完的钱?陆德原到底有多富呢?对此,史志上也有明确的记载:“又别记,元时德原赀甲吴中,……名流咸与之游。”[41]也就是说,当时的陆德原是吴中首富。至于他是怎么成为首富的,因为与本篇宗旨无关,也就不再述及。总之,陆首富把财富看得很轻,不只大笔大笔地散财兴学,还将大部分财富送给了沈万三,自己做道士,和家人去澄湖里隐居。对此,史志上也有提及:“处暮年,召其治财者二人,以赀屋付之曰:‘吾产皆与汝,但恐为汝祸耳!’,德原遂为黄冠师,居陈湖之上,间瑞云馆居之,改名宗静,又纳赀为道判。云所谓二人者,其一沈万三也,其一姓葛,亦大富,名不传。”[42]
陆德原为何会做出如此决定?据朱国桢的《涌幢小品》卷三十七《陈湖道士》条的记载,是陆认为财富积而不散,会酿祸,“陆富甲江左,秀出其门,甚见信用,一日叹曰:老矣,积而不散,以酿祸也。尽以与秀,弃为道士,筑室陈湖之上,曰开云馆,居之,竟以寿终”[43]。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陆德原已经料到天下将大乱了。乱世拥有巨额财富无疑会招来破家亡身的祸害,所以他要散财免祸。关于这一点,乾隆年间的章腾龙编纂的《贞丰拟乘》卷上《古迹·沈万三宅》条里有明确的记载:“陆知世将乱,以家赀裨沈,去为黄冠。”[44]
对此,也是江南富豪、与陆德原过从甚密的著名画家倪瓒(倪云林)也做出了相似的决定:“家故饶赀,一旦舍去。……放舟五湖三泖间,以轻吟自适。”[45]倪云林祖上就是有钱人,而且是非常有钱的,但他也是全部舍去,然后和家人乘着一只大船在太湖、吴淞江与三泖湖(吴淞江支流古东江下游的大泖、圆泖和长泖三个大湖)之间往返优游,也算是仿效唐时陆龟蒙的隐居生活吧。他这样做的原因,竟然也是认为:“天下将多事矣!”[46]
两人做出了相似的决定,所以他们都没有遭到沈万三这般的抄家充军、发配边疆的厄运;也没有遭到另一个著名的富豪顾阿瑛那样的财富被夺、举家被迫迁往江北穷寒之地的厄运。这不能不让后人佩服陆德原的高超智慧。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以上所述的吴淞江上的智慧隐者还是很多的,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吴淞江流域的“地灵人杰”;而从他们的处世哲学和生存智慧中,我们也能够获得宝贵的启示,从而使我们艰辛而又多彩的人生之路能够得到更多光明的指引。
【注释】
[1][汉]赵晔著,[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7页。
[2][汉]赵晔著,[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6页。
[3][宋]朱熹注:《周易本义》,卷之一,上经,屯卦,中华书店,1994年,第23页。
[4]房松令著:《学易必读·周易真解精述》,屯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8页。
[5][汉]赵晔著,[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5页。
[6][汉]赵晔著,[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5页。
[7][汉]赵晔著,[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5页。
[8][汉]赵晔著,[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6页。
[9][汉]赵晔著,[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6页。
[10][汉]赵晔著,[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145-146页。
[11][汉]赵晔著,[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6页。
[12][汉]赵晔著,[元]徐天祜音注:《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7页。
[13][唐]房玄龄原著:《晋书》,文苑,《二十五史精华》(第二册),岳麓书社,1989年,第127页。
[14][唐]房玄龄原著:《晋书》,文苑,《二十五史精华》(第二册),岳麓书社,1989年,第127页。
[15][宋]朱长文撰,金菊林校点:《吴郡图经续记》,卷下,园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16][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十六,迎潮送潮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5页。
[17][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二十一,人物,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9-320页。
[18][清]顾沅辑:《吴郡文编》,卷一百三十四,列传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48页。
[19][清]顾沅辑:《吴郡文编》,卷一百三十四,列传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48页。(www.chuimin.cn)
[20][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十二,冬柳,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69-170页。
[21][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十二,岛树,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69-170页。
[22][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十二,江边,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3页。
[23][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十二,新沙,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6页。
[24][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十七,放牛歌,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1页。
[25][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九,和夏初袭美见访题小斋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15页。
[26][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二十一,人物,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9-320页。
[27][宋]朱长文撰,金菊林校点:《吴郡图经续记》,卷下,园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28][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十四,田舍,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5页。
[29][宋]朱长文撰,金菊林校点:《吴郡图经续记》,卷下,园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30][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二十一,人物,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9-320页。
[31][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刈获,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2页。
[32][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二十一,人物,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9-320页。
[33][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二十一,人物,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9-320页。
[34]王怡主编,吴江市档案局编:《道光吴江县志汇编》,[清]佚名纂《震泽县志续稿》,卷十一,集诗,广陵书社,2010年,第176页。
[35][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八,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5页。
[36][唐]陆龟蒙撰,王立群,宋景昌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卷之十七,食鱼,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83页。
[37][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四十九,杂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37页。
[38][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二十一,人物,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9-320页。
[39][清]陈维中纂修:《吴郡甫里志》,卷六,征聘,《中国地方志集成》之《乡镇志专辑》(第5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2年,第498页。
[40][清]陈维中纂修:《吴郡甫里志》,卷六,征聘,《中国地方志集成》之《乡镇志专辑》(第5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2年,第498页。
[41][清]陈维中纂修:《吴郡甫里志》,卷六,征聘,《中国地方志集成》之《乡镇志专辑》(第5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2年,第498页。
[42][清]陈维中纂修:《吴郡甫里志》,卷六,征聘,《中国地方志集成》之《乡镇志专辑》(第5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2年,第498页。
[43][明]朱国桢撰,王根林校点:《涌幢小品》,卷之十七,陈湖道士,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3056页。
[44][清]章腾龙原本,[清]陈勰增辑:《贞丰拟乘》,卷上,古迹,沈万三宅,《中国地方志集成》之《乡镇志专辑》(第6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14页。
[45][清]陈维中纂修:《吴郡甫里志》,卷十,游寓,《中国地方志集成》之《乡镇志专辑》(第5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2年,第621页。
[46][清]陈维中纂修:《吴郡甫里志》,卷十,游寓,《中国地方志集成》之《乡镇志专辑》(第5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2年,第621页。
有关吴淞江文化研究的文章
原花青素是3个以上的茶多酚或茶多酚没食子酯的聚合体。因为原花青素结构复杂,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标准品来衡量各个不同的原花青素,工业界常用的方法是Poter's方法,该方法的最后结果用Poter's值来表达。测定空白液和样品液在547 nm 处的吸收强度结果计算A样:样品液的UV吸收值A空:空白液的UV吸收值C:样品液的浓度此方法还可以用松树皮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作参照物算出样品中原花青素的百分含量。......
2023-07-02
瑞查德·瑞纳德斯生于1851年,24岁时便开始了他的香烟事业,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温斯顿—萨勒姆生产一种扁形品嚼香烟。刚刚起步的瑞纳德斯时时感到竞争的压力,特别是詹姆斯·布查南·杜克麾下的美国烟草公司在1884年率先推出了机制香烟,其掠夺性的低价格把瑞纳德斯逼进了死胡同。瑞纳德斯的起步在香烟行业并不算及时,但他决定,要以崭新的品牌来建立自己的王国。与此同时,瑞纳德斯公司还推出了三种品牌的常规香烟。......
2024-08-22
智宣子不听智果的劝告,执意定儿子智瑶为他的继承人。智宣子去世后,这位有才无德的智瑶得意扬扬地当上了“一把手”。长话短说,最后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智瑶,把智瑶的骄兵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最后不仅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智瑶的领土,而且将智瑶的头割下来,放在开水中煮,并在他的头盖骨上涂了漆,做了饮具。从智瑶的教训中,司马光认为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
2023-08-26
维也纳中央公墓是欧洲的第二大公墓。维也纳是欧洲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而维也纳中央墓地也是一些动物生灵的家园,原仓鼠就是这里的居民,它们可以被看作是叙利亚仓鼠的放大版,后者经常被人们当作宠物饲养。基里·卡谢尔注意到,之所以维也纳的动物们选择住在墓地,是因为人类经常出没,这里几乎没有其他动物天敌能够威胁到它们的生存。人们会在维也纳的中央墓地找到这些原仓鼠。......
2023-10-16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这没有其他原因,古时将天下看成是主,将君主看作是客,凡是君主一世所经营的,都是为了天下人。......
2023-11-29
在英国,二战后随着地区性学院不断提升为大学,学科馆员制度得以不断发展。在德国,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是二战后馆藏重建的结果。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科学馆员制度,并设立院系,聘请了图书情报专家。......
2023-08-05
第五节黄新德一、黄新德的舞台生涯黄新德,1947年8月出生,安徽怀宁县清河乡温桥村黄老屋人。黄新德所谓大器晚成,黄新德学成后虽然未能立即在黄梅戏舞台上一展风采,但曲折的经历却使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回到黄梅戏舞台之后,黄新德有幸受到了王少舫的影响和悉心指导。黄新德身材挺拔,扮相英俊,嗓音圆润明亮,底气充足。......
2024-01-08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大量更新发布了纸包装国家标准,使中国的标准化水平迅速与国际及欧、美、日先进标准接轨。从现有资料看,涉及纸、包装与检测的国家标准多达300多项,其中约有1/5与瓦楞包装箱关系密切。本节主要介绍与瓦楞包装关系密切的原纸特性与检测标准。......
2023-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