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揭秘陆龟蒙的绝世诗文创作

揭秘陆龟蒙的绝世诗文创作

【摘要】:[19]可见,陆龟蒙是隐居在吴淞江边的甫里村的。当时陆龟蒙隐居的沙洲在大圩与大圩之间的边缘的小圩中。这种状况在陆龟蒙的一些诗作中经常能得到反映,下文将提及。因此,陆龟蒙的隐居生活过得并不如意。但他却绝意仕进,安贫乐道,埋首诗文,潜心著述。我们知道陆龟蒙在隐居时,经常和皮日休吟诗唱和,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世称“皮陆”。陆龟蒙出游不喜乘马,一般都是用船。

陆龟蒙本来是住在苏州城里的临顿里的,后来做了一段时间的地方官的幕僚后,大概觉得自己实在不适合从事公务员工作,于是就搬到吴淞江边的甫里去隐居了。据宋代的《吴郡图经续记》的说法,“陆龟蒙宅,在松江上甫里。鲁望,唐相元方七世孙也,始居郡中临顿里,晚益远引深遁,居震泽旁,自号甫里先生”[15]。这段话说得很清楚,就是说陆龟蒙字鲁望,是唐朝宰相陆元方的七世孙,原来在苏州城里的临顿里居住,后来就远离苏州城,去震泽旁的吴淞江边的甫里隐居了,并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甫里先生”。

陆龟蒙墓

大家都知道陆龟蒙是隐居在甪直的,那么究竟是在甪直的什么地方呢?对此,笔者曾去甪直古镇外面四周考察,发现在古镇的西南面确实有个叫甫里的村落,靠近现在的苏昆太高速公路,在吴淞江的南面,离现在的吴淞江距离很近。而在唐时,吴淞江江面非常宽,唐朝晚期陆龟蒙隐居在甫里时,那时的甫里应该就在吴淞江边。陆龟蒙自己的诗文中也说自己的水田在“松江南”,且与“松江相通”,“余耕稼所在松江南,旁田庐门外有沟,通浦溆,而朝夕之潮至焉”[16]范成大在《吴郡志》的人物卷中也提到陆龟蒙的水田,“有田数百亩,与江通……”[17]

由此可见,当时陆龟蒙是隐居在吴淞江边的一个由江水冲积而成的沙洲上的,这个沙洲属于当时的甫里村,这个村是在甫里浦上的(甫里浦是吴淞江南面的一条纵浦)。后来,笔者在《吴郡文编》中的“甫里先生传”中又找到相关资料,它说:“甫里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人见其耕于甫里,故云。”[18]然后附着一条解释:“甫里,淞江上村墟名。”[19]可见,陆龟蒙是隐居在吴淞江边的甫里村的。

当时陆龟蒙隐居的沙洲在大圩与大圩之间的边缘的小圩中。这种小圩有些也有几百亩,而且往往与大河大江相连,正是隐居之人的理想所在。但是,不像大圩田那样受到横塘、纵浦体系的保护,所以一旦发大水,小圩田里的水田就会被大水淹没,导致歉收或颗粒无收。这种状况在陆龟蒙的一些诗作中经常能得到反映,下文将提及。而在没有大水的日子,陆龟蒙的隐居小环境还是田园风光十足,诗情画意极浓的:“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停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鸦惊起一双双。”[20]小洲上有柳,有鸟类。“波涛漱苦盘根浅,风雨飘多着叶迟。迥出孤烟残照里,鹭鸶相对立高枝。”[21]为了税收,连沙地也受到官方的密切关注。“江边日晚潮烟上,树里鸦鸦桔槔响。无因得似灌园翁,十亩春蔬一藜杖。”[22]“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23]这种潮水之地的灌溉是吴淞江潮水的自然顶托灌溉。“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24]江边的沙洲很多,沙洲上的植被也丰富,所以可以在江岸上放牛。“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维桑半顷麻。”[25]说明当时陆龟蒙的周围邻居都是老农,更印证了他当时是居住在一个村落里,而这个村落的堤岸、田间也有栽桑种麻了。

陆龟蒙在隐居的地方有数百亩水田,而且在顾渚山下还有茶园,范成大在《吴郡志》的人物卷中谈到此事:“嗜茶,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焉。”[26]而宋代的朱长文更是在《吴郡图经续记》中对陆龟蒙隐居时的家产做了详细的记述:“有地数亩,有屋三十楹,有田奇十万步,有牛减四十蹄,有耕夫百余指。”[27]就是说,测算下来,当时陆龟蒙有“宅基地几亩,三十间房子,几百亩水田(古时二百五十步为一亩,十万步就是四百亩。笔者注。),十多头牛,还用了十多个雇工”,这样的家产在现代人的概念中应该是一个大地主了。陆龟蒙有这么多家产,日子应该过得很滋润了。但在他写的《田舍》赋中却把自己居住的房子写得非常简陋:“江上有田,田中有庐,屋以菰蒋,扉以籧篨。笆篱楗微,方窦虚疏,檐卑欹而立佝偻,户偪侧而行次且。蜗旋顶隆,龟拆旁涂。夕吹入面,朝阳曝肤。左有牛栖,右有鸡居。将行瞪遮,未起啼驱。宜从野逸,反若囚拘。”[28]

而朱长文和范成大在他们的著作中也不约而同地介绍了陆龟蒙生活的不如意:“而田汙下,暑雨一昼夜,则与江通色,先生由是苦饥困,仓无斗升蓄积,乃躬负畚锸,帅耕夫以为具,盖遂终焉。”[29]“常苦饥,躬畚锸之勤。”[30]怎么可能呢?这么大的一个地主怎么会“仓无斗升蓄积”,“常苦饥”,要亲自拿着农具,带着十多个佣工到田里去干活?真是不能理解。

关于此,上文已有提及,关键还是因为陆龟蒙是隐居在小圩沙洲,不是在大圩里。大圩里的水田即使在吴淞江上游来水量大时,或者即使在连日暴雨的时候,也不会被淹,因为大圩里有众多的横塘、纵浦能够泄洪、排涝,大圩的圩岸都是又高又阔,可以围护水田,所以大圩里的田能够做到旱涝保收。但是像陆龟蒙隐居的私人化的小圩里的水田,由于没有众多的横塘、纵浦的保护,一旦吴淞江上游水量大、来水多,或者一旦出现连续几天暴雨,那么这些地势“低汙”的水田就会被全部淹没,颗粒无收。所以陆龟蒙的数百亩水田,一旦“暑雨一昼夜”,则“与江通色”,然后陆龟蒙就“由是苦饥困,仓无斗升蓄积”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陆龟蒙只好自己带着佣工和家人自救。(www.chuimin.cn)

而到了大旱之年,往往又有另一种灾害,“凶年是物即为灾,百阵野凫千穴鼠。平明抱杖入田中,十穗萧然九穗空”[31]。那就是野鸟和田鼠非常多,它们专吃庄稼,所到之处,往往造成“十穗九空”的后果。

因此,陆龟蒙的隐居生活过得并不如意。但他却绝意仕进,安贫乐道,埋首诗文,潜心著述。我们知道陆龟蒙在隐居时,经常和皮日休吟诗唱和,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世称“皮陆”。范成大在《吴郡志》的“人物卷”中提到了他在这方面的生活:“多所论撰,虽幽忧疾痛,赀无十日计,不少辍也。”“与颜荛、皮日休、罗隐、吴融为益友。”“善为赋,绝妙。人有收得赋林,皆缀辑属对,差次比拟,凡数首有题而未就。其用工如此。”“著《吴兴实录》四十卷,《松陵集》十卷,《笠泽丛书》三卷。”[32]由此可见,他勤于写作,成果也颇丰。

为了能写出更多更好的诗文,陆龟蒙也经常出游,以扩大视野,增进文思。陆龟蒙出游不喜乘马,一般都是用船。“不乘马,升舟设篷席,赍束书、茶灶、笔床、钓具往来。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渔父、江上丈人。”[33]他出游的船都是有船篷的,防雨。船舱里铺席子,可以坐、卧休息。他乘船出游时,总是带着一捆书,一个用来煮茶的茶灶(陆龟蒙嗜茶,唐时人们喝的茶都是煮的茶,不是泡的茶,所以要带茶灶。),放有文房四宝的几子,可以随时写诗作文,还有就是钓具,用来钓鱼。因为当时吴淞江里面的鱼类非常多,尤其是鲈鱼。陆龟蒙就是带着这些东西出游的,他出游的路线主要是沿着吴淞江去太湖,或者去苏州城里,或者是去吴淞江周边玩。这在他的好多诗中都可以得到印证,比如《奉和袭美(皮日休的字)太湖诗二十首》《江(吴淞江)行》《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庆封宅古井行》《奉和袭美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次韵》《和袭美褚家林亭》《新夏东泛有怀袭美》《江(吴淞江)南二首》《南泾渔父》《村夜二篇》《夜泊咏栖鸿》《岛树》《送友人之湖上》《晚渡》《北渡》《溪行》,等等。

陆龟蒙还写有专门的渔具诗,也写了很多与钓鱼有关的诗歌,比如渔具诗写有钓车、罩、鱼梁、沪、射鱼、钓筒、鸣桹、禾参、叉鱼、种鱼、笭箵、钓矶,等等。比如,他的《自谴诗》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贤达垂竿小隐中,我来真作捕鱼翁。前溪一夜春流急,已学严滩下钓筒。”[34]他的《和袭美松江早春》诗有“柳下江餐待好风,暂时还得狎渔翁。一生无事烟波足,唯有沙边水勃公”[35]之句,都让我们领略了陆龟蒙钓鱼时的独特场景;而他的《食鱼》诗则表达了他偶得佳鱼时的高兴心情:“江南春旱鱼无泽,岁宴未曾腥鼎鬲。今朝有客卖鲈鲂,手提见我长于尺。呼儿舂取红莲米,轻重相当加十倍。”[36]尺来长的鲈鱼很少见,难怪陆龟蒙如此高兴。

陆龟蒙在与皮日休的唱和诗中,有这么一首很有意思,也算是对他隐居生活的一种总结,其诗文如下:“菰烟芦雪是侬乡,钓线随身好坐忘。徒爱右军遗点画,闲披左氏得膏肓。无因月殿闻移屧,只有风汀去采香。莫问江边鱼艇子,玉皇看赐羽衣裳。”[37]这首唱和诗说了他隐居的地方是有许多的蒿草(菰烟)和大片的芦苇芦花开时像雪一样)的,而他自己经常是随身带着钓鱼竿出行的,也会写写字(喜欢王羲之书法),看看书(喜欢看《左传》),也会在有月光的晚上,去起风的沙洲上采撷香草。这样的日子真是逍遥。

但是,我们还是从陆龟蒙表面的“舒适、惬意”“逍遥自在”中,看到了他内心的“孤独、寂寞”“抑郁、无奈”。对此,范成大在《吴郡志》里有明确的记载:“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38]

陆龟蒙生逢晚唐乱世,绝意仕进,隐于吴淞江,淡泊名利,勤于著述,安贫乐道,体现了崇高的志向和情怀,被誉为苏州历史上著名的“三高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