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探索十六图:吴淞江文化研究揭开神秘面纱

探索十六图:吴淞江文化研究揭开神秘面纱

【摘要】:活动期间,为了便于工作,一直在陆巷的一个叫十六图的饭店用餐。饭店老板谦谦一笑道:“没什么特别的,因为我家就是十六图的。”其中的“图”是一个乡以下的基层的行政单位,相当于村,但比村要小。十六图饭店“图”的出现要比“都”晚,历史上是先有“都”后有“图”的。“图”以下还有“甲”,一“图”分为十“甲”。所以,文中开首所提到的“十六图”就是“都”管辖下的编号为第16的“图”。

前段时间,因与东山有文化活动的合作,所以常跑东山的几个古村落。活动期间,为了便于工作,一直在陆巷的一个叫十六图的饭店用餐。同事觉得这个饭店的名称比较特别,有一次就问饭店老板为何起这样的名字,有何特别的意义。饭店老板谦谦一笑道:“没什么特别的,因为我家就是十六图的。”

同事听了还是不明白,因为他是城里人。但笔者是清楚的,因为笔者在研究吴淞江查阅方志史料时,经常能看到“某乡领多少都多少图”的记载。其中的“图”是一个乡以下的基层的行政单位,相当于村,但比村要小。

十六图饭店

“图”的出现要比“都”晚,历史上是先有“都”后有“图”的。在唐代时,县以下的基层行政划分是实行乡里制的,“百户为里,五里为乡”[1]。到了宋代,约在北宋熙宁三年(1070),朝廷实行新法,“诏畿内之民,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都保,选为众所服者为都保正,又以一人为之副”[2]。当时是十家为一保,50家为一大保,500家为一都保,每一个行政单位都有一个负责人,最小的为保长,最大的是都保正。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晁盖在上梁山落草前就是担任“保正”的职位。笔者小时候,曾听父亲偶尔说起祖父在新中国成立前也当过保长。当时不清楚保长的职位有多大,一直以为“保长”就是“乡长”。现在才明白,其实两者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

到了熙宁六年(1073),北宋全面实施保甲法,改五户为一保,五小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比原先的规模都缩小了一半。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属于平江府(当时苏州的行政称谓。)的吴县共有20都,长洲县有19都,吴江县有五乡。当时北宋县以下基层组织已经形成了“乡——都——保”的行政建置。

到了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朝廷实施经界法后,“里”在绝大多数地区都名存实亡了,“都(保)”成为乡之下最重要的土地登记单位和赋役佥派单位。进入元朝,“乡都”制逐步定型,而“乡里”制日渐式微。(www.chuimin.cn)

明朝初期,推行黄册里甲制度,“凡编排里长,务不出本都,且如一都有六百户,将五百五十户编为五里,剩下五十户,分派本都,附各里长名下,带管当差。不许将别都人口补凑”[3]。这个制度的建置是:1都有600户,其中550户分为5里,剩下50户划给5位里长领导,从事相应差役,而且不准拿别的都的人来充数。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主要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要保障征税和差役的供应。

到了明朝中后期,在嘉靖年间,南直隶巡抚欧阳铎和苏州知府王仪实施一条鞭法和均田均役法的赋税改革,使得原来的里甲赋役体系被打破。而到了清初顺治十四年(1657),吴江知县雷珽仿照浙江嘉兴、湖州属县的明季成法,率先创行均田均役改革,“通计一县田亩,按图均配;旧五百五十七图半,裁并为五百有七图,每图二千亩,每甲田二百亩”[4],到了康熙元年(1662),江苏巡抚韩世琦奉旨通行此法,“通计合邑田亩,和盘打算,按图裒益,品搭停匀”[5],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了一“图”到底是一个多大的规模——拥有2000亩田地的村落。“图”以下还有“甲”,一“图”分为十“甲”。

而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地丁合一”后,为了使田地和人丁一一对应落实,又实施版图法。版图法于雍正三年(1725),由太仓直隶州知州温尔逊率先推行。次年,苏州府各州县也相继实行。版图法的特征是“以户归田,以田归丘,以丘归圩,以圩归图”[6],从此按图征粮,“里”这个行政单位就不用了,而“以圩合图,以图合都”[7]。也就是说要到清雍正年间,这个“图”的行政建置才真正确定下来,而“图”以下还有一些小单位,如“圩”“丘”“田”“户”等。于是,县以下的基层单位就变为“乡——都——图”了。

清朝的沈藻采在其编纂的《元和唯亭志》卷一“都图”中提到了政府实施“都图”行政区划的作用所在,“都图之设由来尚已,欲以正经界,均井田。舍此奚辨?吾里附近各村区圩不少,为按图详列之,俾经理者有所考而冠之,分防武弁亦以识地理之限也”[8]。其根本作用就是校正行政管理疆界,划清田地的界限,以便于管理。

所以,文中开首所提到的“十六图”就是“都”管辖下的编号为第16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