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游水源断流,太湖水位激增

上游水源断流,太湖水位激增

【摘要】:太湖上游在宋以前,曾经在溧阳县的高淳地方筑有五座水坝(五堰),用来节制安徽宣歙、金陵和九阳江这三处的上游来水。这样就有效地调节了上游进入太湖的水量。入宋以后,朝廷没有及时将被废掉的五座水坝修复,所以一到五六月份多雨季节,上游雨水暴涨,一股脑儿地通过宜兴的荆溪进入太湖,导致太湖湖水陡增,如果下泄不畅,就会东灌“苏、常、湖”三州。

太湖上游在宋以前,曾经在溧阳县的高淳地方筑有五座水坝(五堰),用来节制安徽宣歙、金陵和九阳江这三处的上游来水。这其中的一部分上游来水通过五座水坝中的分水、银林两座,被引入芜湖和太平州。这样就有效地调节了上游进入太湖的水量。但是,到了五代十国的末期,一些商人要从安徽的宣歙地区向两浙地区(浙东、浙西地区,就是现在的江苏省的长江以南和整个浙江地区,还包括现在上海的一些地区。)通过水路贩运木材(木业是徽商的一大经营行业),却被五座水坝阻碍,于是这些商人就诱骗地方官员拆毁了这五座水坝,“五堰既废,宣歙、金陵、九阳江之水或遇五六月暴涨,则皆入宜兴之荆溪,由荆溪而入震泽。盖上三州之水东灌苏、常、湖也”[22]。入宋以后,朝廷没有及时将被废掉的五座水坝修复,所以一到五六月份多雨季节,上游雨水暴涨,一股脑儿地通过宜兴的荆溪进入太湖,导致太湖湖水陡增,如果下泄不畅,就会东灌“苏、常、湖”三州。

吴江塘路(www.chuimin.cn)

宋初,太湖水的下泄入海大通道只有吴淞一江,其上游湖水入江处除了有唐时苏州刺史王仲舒在元和年间筑的塘路阻水外,此时上游也是茭、芦丛生,淤积严重。而最要命的就是北宋庆历二年(1042),时任苏州通判李禹卿认为吴淞江靠太湖处风浪大,常常要摧毁、飘没漕运粮船。为了便于运送漕粮,李禹卿就上奏朝廷,征用民夫,在吴江松陵和平望之间筑了一条塘路,这条塘路正好横亘在太湖和吴淞江之间,“横绝五六十里”[23],造成太湖水下泄通道突然变窄,这样就“每至五六月之间湍流峻急之时,视之则吴江岸东之水常低于岸西之水一二尺”[24],于是就导致太湖之水“尝溢而泄,以至壅灌三州(苏州、常州湖州)之田”[25],太湖水下泄不畅,首先在上游的低地地区泛滥,引发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