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两宋时期导致吴淞江变窄变浅的历史秘密

两宋时期导致吴淞江变窄变浅的历史秘密

【摘要】:经过潜心研究,笔者终于发现了一个历史上的大秘密:原来,导致吴淞江出现大幅度变窄变浅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两宋时期。吴淞江在至元十五年元朝政府设立松江县之前一直被称为松江。所以,在宋代,此江是被称为松江的,有时也被称为吴松江或者是吴江。唐宋时的一里为1800尺,这个尺叫鲁班尺,也称营造尺,其一尺等于现在的0.32米,所以唐宋时的一里就相当于现在的576米。难怪从此以后,吴淞江流域就水旱灾害频发,水利整治频繁了。

笔者这些年一直在做吴淞江的课题研究,所以平时经常要到吴淞江沿线作实地考察。大约在2017年6月的某天下午,笔者在园区段吴淞江沿线考察时,沿着围墙边一条通往江边的、东西向的、人工挖的河沟的沟底行走(沟底有的地方有水,有的地方没有水。)。这条沟挖得很深,比笔者身高还高。笔者在沟底没水的地方边走边向四壁和沟底细细察看,在走到离江边50多米和100多米的地方,竟然在沟底和沟壁的底层发现了嵌在泥层中的河蚌壳和螺蛳壳,这大大出乎笔者的意料。而在离江边约五六百米的地方,笔者又意外地发现了一段圆柱形的外表看上去像是已经晒干的泥土的东西。但笔者捡起来,往两头细看时,发现那不是一段泥柱,而是一段已经大致泥化的树干(靠近树根根部那段)。这两个发现,让笔者模糊地感觉到:在若干年以前,在离现在的江边50米、100米,甚至是五六百米的地方,可能都曾经是江的一部分,而不是陆地。而那段树干可能是长在江边的一棵树,由于遭受某种外力突然被江里的淤泥掩埋,然后一层层的淤泥一直将它掩埋,使它始终和空气隔绝,这段树干最终并没有腐烂掉,而变成了笔者发现它时的模样。

后来,笔者在吴江和原吴县交界处(在戈湾不远处)的吴淞江段考察时,发现那里江岸边打了很多碗口粗的木桩,这些木桩打得很深。木桩边散落了很多已经晒干的圆柱形的泥柱,泥柱中的土层分多种颜色,有青色的,有赭黄色的,有黑色的,有灰白色的,等等。笔者还在江边发现了大片的已经晒干的淤泥层,其宽度有几十米,淤泥的颜色呈灰白色。除此之外,笔者还看到了沙洲、沙地、滩涂地等多种形式的淤泥冲积形态。这说明在若干年以前,江边这一片陆地也曾经是江的一部分,后来,随着江里的淤泥不断沉积,才渐渐变成陆地。

吴淞江边的滩涂地

这两处的实地考察发现,使笔者对吴淞江“究竟是在何时出现最明显的变窄变浅”这个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潜心研究,笔者终于发现了一个历史上的大秘密:原来,导致吴淞江出现大幅度变窄变浅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两宋时期。(www.chuimin.cn)

吴淞江在至元十五年(1278)元朝政府设立松江县之前一直被称为松江。所以,在宋代,此江是被称为松江的,有时也被称为吴松江或者是吴江。松江县建立后,松江就改称为淞江了。又因为它流经吴地,所以就被称为吴淞江,以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称此江为吴淞江了。

在宋代以前,方志史料上有关吴淞江的水利资料极少,而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有关吴淞江流域的水利整治的理论、学说、具体举措、实施过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等方面的资料,都是从宋代开始的。

现在的吴淞江只是一条宽几十米到200~300米的黄浦江的支流,但在宋以前,却不是这样,据方志史料上的记载,那时的吴淞江“最宽处有二、三十里,最窄处有二里,而三江口有九里”[1]。唐宋时的一里为1800尺,这个尺叫鲁班尺,也称营造尺,其一尺等于现在的0.32米,所以唐宋时的一里就相当于现在的576米。那么将宋以前的吴淞江折算成米为单位的话,我们就可以理解古时的吴淞江究竟是一条怎样的大江了!那是一条最宽处有10000~17000多米、最窄处有1152米、而三江口有5184米宽的汹涌澎湃、一路奔流到海的大江。这样的一条大江入宋后下游最宽处还有9里,但是经过了整个有宋一代,到元代时却只剩下25丈了。在元代大德八年(1304)十一月,“仁发以吴淞江故道堙塞为浙西居民害,上疏条陈利病疏导之法。西至上海县界吴淞旧江,东抵嘉定石桥洪,迤逦入海。长三十八里,深一丈五尺,阔二十五丈。役夫一万五千,为工一百六十五万一千六百有奇。至九年二月毕工”[2]。也就是说到了元代的大德八年(1304),经过任仁发领导的疏浚工程后,吴淞江下游的宽度才达到25丈。如果不疏浚的话,连这25丈宽都没有。元代1尺相当于现在的31.68厘米,25丈换算成米就是79.2米。这样看来,两宋时期硬生生地把吴淞江下游缩小了65倍还多。这个大宋王朝真是厉害!难怪从此以后,吴淞江流域就水旱灾害频发,水利整治频繁了。那么,有宋一代为何要这么做呢?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回答得了的。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宋代政权到底面临着怎样的一种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