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按其说法,“万三”不是真名,也不是字号,而是称号,是指“万户之三秀者”。“沈万三”的意思就是“最上等的沈姓富豪”。沈万三就是万户之三秀,那么这个“万户”是一个怎样的“万户”呢?通过对沈氏家族财富来源的途径分析,笔者认为沈万三之“万户”乃“纳粮万户”,就是交给朝廷皇粮最好的级别的那种。那么沈万三的真实名字是什么呢?[25]说得很明白,沈万三的真名叫“富”,字“仲荣”。......
2023-11-18
沈氏家族特指元末明初的沈万三家族,说起沈万三,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富豪,至于富到一个怎样的程度就不得而知了。对此,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方志史料,终于对其富裕程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比如“洪武初,万三、万四率先两浙大户,输税万石,仍献白金五千两,以佑用度”[1];比如“诏万三建南京廊房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筑城、甃阶、造铁桥、水关诸处,费钜万万计”[2];比如“沈万三秀者,……赀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太祖定鼎金陵,诏岁献白金千铤,黄金百斤”[3];又比如“余在白下,闻故老言,太祖尝于月朔召秀,以洪武钱一文与之,曰:‘为我生利,只以一月为期,初二起,三十日止,每日取一对。’秀忻然拜命,出而筹之,始知当该钱五万三千六百八十七万九百十二文”[4];“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5];“后万三筑苏州街,以茅山石为心,上谓其有谋心,遂收杀之”[6];“吴中富豪沈万三,洪武时籍没,所漏赀尚富。其子文度浦伏见纲,进黄金及龙角、龙纹被,奇宝异锦,愿得为门下,岁时供奉”[7];“光禄寺有铁犁木酒榨,如用米二十石,榨之可汁百瓮,亦云是沈万三家没入者”[8],等等,不一而足。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沈万三家族不仅献粮万石,而且献白银五千两,以后还每年献白银五万两(一铤为50两),黄金一百斤,还出资在南京修了三分之一的城墙,建了1654间房间,4座酒楼,还造了水关、铁桥等基础设施,还要犒赏朱元璋的100万军队(每人一两银子),还出资造苏州街……即使被籍没后,后辈依然很富,可以用许多金银财宝去巴结权贵。沈万三家族的富裕程度真是令人难以想象!(www.chuimin.cn)
那么沈万三家族的巨额财富是怎么来的呢?关于此,大家耳熟能详的恐怕就是诸如“沈万三拥有聚宝盆”“沈万三精通点金术”之类的传说,但这些传说很荒诞,不能当真。对此,笔者兴趣不大,笔者真正感兴趣的倒是沈万三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说他的“财富之基”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笔者在研究吴淞江课题时,意外找到了。
有关吴淞江文化研究的文章
[23]按其说法,“万三”不是真名,也不是字号,而是称号,是指“万户之三秀者”。“沈万三”的意思就是“最上等的沈姓富豪”。沈万三就是万户之三秀,那么这个“万户”是一个怎样的“万户”呢?通过对沈氏家族财富来源的途径分析,笔者认为沈万三之“万户”乃“纳粮万户”,就是交给朝廷皇粮最好的级别的那种。那么沈万三的真实名字是什么呢?[25]说得很明白,沈万三的真名叫“富”,字“仲荣”。......
2023-11-18
前后文联系起来,可以断定沈万三沈富是死于元末。很明显,这个沈秀不是沈万三沈富,而是他的两个儿子沈茂、沈旺。分析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关于沈万三沈富最接近于史实的真相了。[23]《周庄镇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庄镇志》,卷二十三,沈万三,凤凰传媒出版股份有限......
2023-11-18
起初笔者一直有困惑,直到查阅了宋代著名水利学家的大量著述后,才了解了“浜”的来龙去脉。在这些水利学家的著述中,郏亶在其水利奏折《六失六得》中对此叙述得最为清晰、详细,这样的“浜”源于古代吴淞江流域大圩里的农户对大圩的破坏。......
2023-11-18
看到这张图,笔者终于明白沈万三家族第一桶金的“沃衍”田地是怎么来的了。[13]很清楚,白蚬江就是古吴淞江三江之一的东江的一段。而上、下急水港之间的陆地无疑是因古东江的下游入海通道被捍海塘阻断后造成上、中游的经常泛滥成灾,由江河挟带的大量泥沙淤积而成的。那么,沈万三家族“财富之基”的这一片肥沃的无主田地怎么可以轻易地占为己有呢?封建朝代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
2023-11-18
至于“王、谢”并称之王姓家族,比较特别。据一位对世家、豪族的家族史有研究的本家前辈考证,笔者的这支王姓属于历史上的世家大族琅琊王氏。由此,东晋初的琅琊王家就成了第一家族,所以民间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记得小时候,笔者的那支王姓都是聚族而居的,一大片进落式的房子,家族的每一支分支分别拥有一落或两落房子。提起这件发生在笔者父祖辈身上的事,也是为了说明世家、大族在吴淞江流域的开拓历史之悠久。......
2023-11-18
为什么会称之为“扇”呢?现在,我们终于知道这个“扇”是什么意思了。横扇街景那么,这个“扇”的规模有多大呢?而横扇这个地方很显然应该是有粮长的一个比较大的地方,所以地名中有“扇”。那么,为什么叫“横扇”呢?据《吴江县志》中的记载,横扇在明末清初还是一个村落,有一条横港穿村而过,沿横港划分为上、下两扇,所以此地被称为横扇。......
2023-11-18
明初,政府是“重本抑末”“重农抑商”的,百姓交的赋税都以粮为主。而到了明中后期,“乡民以种稻为薄,故为他种以图利”[42]。比如原是“天下粮仓”的苏松二府在明中后期,其口粮就主要依靠湖广(两湖)之米了,每到夏、秋两季粮食收获季节,外粮纷至沓来,从而在苏松地区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米市,比如枫桥米市等。......
2023-11-18
很明显,王禹偁的诗也是体现了这种隐逸情怀的。[67]景观描写更细腻,更具细节。这样的景观细节描写,不仅体现在野外景观上,而且体现在以吴淞江流域独特的作物上,比如莼菜,杨万里就写有这样的诗:“鲛人直下白龙潭,割得龙公滑碧髯。晓起相传蕊珠阙,夜来失却水晶帘。一杯淡煮宜腥酒,千里何须更下盐。可是士衡杀风景,却将膻腻比清纤。”在吟咏家庭营造景观的诗文中,对竹子、柑橘、梅花等绿植的细节的关注也多了起来。......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