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设堰派在水利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设堰派在水利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再来看看“设堰派”。而其他的小河上,都应设置大的堰坝,或者是水门,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吴淞江流域的水利建设。

再来看看“设堰派”。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这样两句诗:“酒酣凭栏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这表明在白居易的唐朝时,苏州就在城外筑有7处堰坝,用来阻挡吴淞江的水流,使之不流入城内。

郏侨认为这样的堰坝自古就有:“尝考汉、晋、隋、唐以来《地理志》,今之平江,乃古吴都。至隋平陈,始置苏州。汉时封境甚阔,隋开皇中,始移于横山下。唐贞观中,复徙于阖闾旧城。而又湖州,乃隋时仁寿中于苏之乌程县分置。秀州,乃五代晋时吴越王以苏之嘉兴县分置。所谓钱塘、毗陵,在古皆吴之属县。以地势卑下,沿江边海,有为堤岸以防遏水势。如《唐志》所载,秀州之海盐令李谔,开古泾三百有一。而又称去县西北六十里,有汉塘,大和中再开。疑即侨今所谓开盐铁塘以泄吴松江水者也。又载,杭州之余杭令归来,筑甬道,高广径直百余里,以御水患。又载,杭州盐官县,亦有捍海塘堤二百十四里。即知古人治平江之水,不专于河,而筑堤以遏水,亦兼行之矣。”[24]

而在唐末五代钱氏时期,吴淞江正是有了这样完善的堰闸体系,才保证了其百多年的统治中少有水患,“浙西,昔有营田司。自唐至钱氏时,其来源去委,悉有堤防、堰闸之制。旁分其支脉之流,不使溢聚,以为腹内畎亩之患。是以钱氏百年间,岁多丰稔。唯长兴中一遭水耳”[25]

所以,现在要解决吴淞江的水患,郏侨认为必先在其上游设置堰坝,阻隔上游来水,“故为今之策,莫若先究上源水势,而筑吴松两岸塘堤。不唯水不北入于苏,而南亦不入于秀。两州之田,乃可垦治。必先于江宁治水阳江与银林江等五堰,体势故迹,决于西江。润州治丹阳练湖,相视大冈,寻究函管水道,决于北海。常州治宜兴隔湖,沙子淹,及江阴港浦入北海。以望亭堰分属苏州,以绝常州轻废之患。如此则西北之水,不入太湖为害矣”[26]

然后在苏州各地筑堰坝限水:“辟吴江之南石塘,多置桥梁,以决太湖,会于青龙,华亭而入海。……其诸江湖风涛为害之处,并筑为石塘。及于彭汇与诸湖瀼等处,寻究昔有江港。自南泾北以渐,筑为堤岸。所在陂淹,筑为水堰。……杭州迁长河堰,以宣、歙、杭、睦等山源,决于浙江。如此则东南之水,不入太湖为害矣。”[27]

郏侨认为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达到“旁分其支脉之流,不为腹内畎亩之患”[28]的效果。

其次,还应该做好其他配套设施,比如疏塘浦,筑堤坝,浚泾浜等,“盖虽知置堰闸以防江潮,而不知浚流以泄沙涨,故有堙塞之患。虽知决五卸堰水,而不知筑堤以障民田,故有飘溺之虞。且复一于开浦决堰,而不知劝民作圩埠,浚泾浜以田,是以不问有水无水之年,苏、湖、常、秀之田,不治十常五六。愚故曰,要当合二者之说,相为首尾,则可尽其善”[29]。然后对吴淞江流域的大的塘浦进行疏浚,设置水闸。而其他的小河上,都应设置大的堰坝,或者是水门,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吴淞江流域的水利建设。

水坝遗址

“《书》所谓‘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是也。而三江所决之水,其源甚大。由宣、歙而来,至于浙界,合常、润诸州之水,钟于震泽。震泽之大,几四万顷。导其水而入海,止三江尔。二江已不得见,今止松江,又复浅汙不能通泄,且复百姓便于己私,于松江古河之外,多开沟港。故上流日出之水,不能径入于海。支分派别,自三十余浦北入吴郡界内。即先父比部《水利奏》中所谓‘欲导诸江者,复南而北矣’。虽于昆山、常熟两县开导河浦,修筑圩埠。然上流不息,诸水辐辏。或风涛间作,或洪雨继至。所开浦河,必皆壅滞;所筑圩埠,必有冲荡。盖沿江北岸三十余浦,唯盐铁一塘,可直泄水北入扬子江外,其余皆连接于江、湖瀼,合而为一,非徒无益,为害大矣。今乞措置:一面开导河浦,即便相度松江诸浦,除盐铁塘及大浦开导置闸外,其余小河,一切并为大堰。或设水窦,以防江水,即吴松江水径入东海。而吴之河浦,不为贼水所壅。诸县圩埠,亦免风波所破。”[30]

郏侨的观点源自其父亲郏亶的家传,他父亲郏亶在其奏折《六失六得》中曾提及“治水先治田”,而“治田”的方法是,“但系古人遗迹,而非私浜者,一切并合公私之力,更休迭役,旋次修治。其低田,则高作堤岸以防水;其高田,则深浚港浦以灌田。其堽身西流之处,又设斗门或堽门或堰闸以潴水。如此则高低皆治,而水旱无忧矣”。[31]很明显,郏侨的“堤防”“堰闸”的观点与其父郏亶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至于单锷的“疏浚河道派”,因与本文主旨无关,所以不再展开。

【注释】

[1][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61页。

[2][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64页。

[3][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64页。

[4][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64页。

[5][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5页。

[6]刘惠吾编著:《上海近代史》(上),第一章《开埠前的上海》,第一节《上海的成陆及其历史沿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页。

[7]刘惠吾编著:《上海近代史》(上),第一章《开埠前的上海》,第一节《上海的成陆及其历史沿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页。

[8][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5页。

[9][宋]范成大撰,陆振东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7页。

[10][清]顾沅辑:《吴郡文编》,卷二十三,水利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62页。(www.chuimin.cn)

[11][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8页。

[12][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9页。

[13][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9页。

[14][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5-286页。

[15][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6页。

[16][宋]范成大撰,陆振东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5-286页。

[17][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6页。

[18][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6-287页。

[19][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7页。

[20][清]顾沅辑:《吴郡文编》,卷二十四,水利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83页。

[21][清]顾沅辑:《吴郡文编》,卷二十四,水利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84页。

[22][清]顾沅辑:《吴郡文编》,卷二十五,水利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00-401页。

[23][清]金友理撰,薛正兴校点:《太湖备考》,卷三,水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2-118页。

[24][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2页。

[25][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8页。

[26][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9-280页。

[27][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0页。

[28][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0页。

[29][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0-281页。

[30][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2页。

[31][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卷十九,水利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