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琅琊王氏:吴淞江文化中的特别家族

琅琊王氏:吴淞江文化中的特别家族

【摘要】:至于“王、谢”并称之王姓家族,比较特别。据一位对世家、豪族的家族史有研究的本家前辈考证,笔者的这支王姓属于历史上的世家大族琅琊王氏。由此,东晋初的琅琊王家就成了第一家族,所以民间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记得小时候,笔者的那支王姓都是聚族而居的,一大片进落式的房子,家族的每一支分支分别拥有一落或两落房子。提起这件发生在笔者父祖辈身上的事,也是为了说明世家、大族在吴淞江流域的开拓历史之悠久。

至于“王、谢”并称之王姓家族,比较特别。据一位对世家、豪族的家族史有研究的本家前辈考证,笔者的这支王姓属于历史上的世家大族琅琊王氏(琅琊在今山东东南的临沂)。琅琊王氏在汉代就已经是大家族了,后来在晋永嘉年间,随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南渡后,琅琊王氏的王导、王敦扶助司马睿在当时的建邺(即现在的南京)称帝,建立了东晋政权。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当时江东的世家、豪族、大户、权贵都对之反应冷淡,与东晋政权采取不合作或者是观望的态度。王导出招帮助司马睿结好江东的世家、豪族、大户和权贵等,于是得到了诸如顾荣、贺循等的支持,然后江东的世家、豪族都支持司马睿的东晋政权了。东晋政权建立后,王导当宰相,王敦做大将军。一个掌握行政权,一个掌握军权。由此,东晋初的琅琊王家就成了第一家族,所以民间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古代豪宅

琅琊王氏并不是和谢氏一样只是在南京和浙江经营他们的庄园的,在苏州也有。对此,苏州的方志史料上都有记载,比如南宋范成大的《吴郡志》中就有介绍说,历史上著名的虎丘寺原来是王导孙辈王珣、王珉的家产,因兄弟俩信佛,后来就将这个家产“舍宅为寺”了。这说明王导的孙辈有一支是居住在苏州的。

记得小时候,笔者的那支王姓都是聚族而居的,一大片进落式的房子,家族的每一支分支分别拥有一落或两落房子。每落房子有四五间到十多间房间不等。这样的聚落也是一个庄园,大门一关,就成了一个家族小世界。当时,笔者听前辈讲,以前那地方的田地大多是王家的,王家有自己的船舫(停船的水榭),有自己的船队,有自己的私人武装……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酒喝多了,跟我们提起“文革”中他的一次奇特遭遇。有一次,突然冲来一批“造反派”,把父亲押到当时的“大队部”,“造反派”头子一拍桌子,对父亲大叫道:“王道坤,你老实交代,把枪藏到哪儿啦?马上交出来。否则要对你实行无产阶级专政。”(www.chuimin.cn)

父亲脾气一如既往地倔强,对那个“造反派”头子不理不睬,只是用鼻子哼了两声。接下来怎样?父亲酒劲十足道:“我当时暗想,老子要是有枪,第一个就把你干掉,看你还怎么嚣张!”结果,由于父亲态度不好,又交不出枪来,因此被关了42天禁闭。

这个起因是笔者的祖父在新中国成立前曾经当过保长,这个保长是王家几房轮流当的。彼时正好轮到笔者祖父当保长,于是就拥有了一支私人武装(这支私人武装就是古代世家、大族庄园里的部曲、家丁)。

笔者老家是在吴淞江和独墅湖、金鸡湖、尹山湖、澄湖之间的,这样的环境在新中国成立前,湖里的水匪、强盗很多,不时会来抢劫。据父亲透露,笔者的曾祖父就是死于水匪、强盗之手。私人武装也是为了防范这些水匪、强盗的。可是到了“文革”时期,这竟然成了父亲被批斗、审查、关禁闭的严重罪状之一。真是不堪回首!

提起这件发生在笔者父祖辈身上的事,也是为了说明世家、大族在吴淞江流域的开拓历史之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