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笔者一直有困惑,直到查阅了宋代著名水利学家的大量著述后,才了解了“浜”的来龙去脉。在这些水利学家的著述中,郏亶在其水利奏折《六失六得》中对此叙述得最为清晰、详细,这样的“浜”源于古代吴淞江流域大圩里的农户对大圩的破坏。......
2023-11-18
张籍《江村行》:“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虻绕身飞飏飏。桑村椹黑蚕再眠,妇姑采桑不饷田。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52]诗中描写,吴淞江流域的农田劳作很辛苦,因为都是水田,往往是一身泥水,手脚上都长了疮,还有各种虫蛇的侵扰。也有劳作时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流露:“妾住东湖下,郎居南浦边。闲临烟水望,认得采菱船。”[53]一个住在东湖下的采菱的女子思念住在南浦边的情人。在吴淞江上,由于江宽水阔,渔船渔网特别多,上文薛据的诗中就有“沿泊值渔翁,窈窕逢樵子”。晚年白居易回忆时有诗句“水面排罾网,船头簇绮罗”“鳞差渔户舍,绮错稻田沟”[54]这“稻田沟”,其实就是塘浦河道。真是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渔户,有水的地方就有渔具。
而白居易在《吴中好风景》中写了出游的场景:“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海天微雨散,江郭纤埃灭。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舫活。两衙渐多暇,亭午初无热。骑吏语使君,正是游时节。”[55]八月的吴淞江景色迷人,水草花散发着香气,木莲花开得正艳。江海相连处,一场小雨刚停,江边的村庄被雨一洗,显得明亮而洁净。出外游玩的多了,江湖里游船的生意也多了,更忙乎起来。衙门里空闲的时间也多了,骑吏提醒使君:现在正是出游的好时节。(www.chuimin.cn)
再来看看皮日休的《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诗:“万家无事锁兰桡,乡味腥多厌紫。水似棋文交度郭,柳如行障俨遮桥。青梅蒂重初迎雨,白鸟群高欲避潮。唯望旧知怜此意,得为伧鬼也逍遥。”[56]诗中形象地描写了吴淞江流域的环境是像棋盘一样的纵横交错的水系,分布着一些村郭,岸上成行的柳树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座座桥梁。雨后的青梅花蕾更加悦目,一群群白鸟高高飞起,显然是在躲避吴淞江的潮水。江边的村民饮食中的腥味多(因为水产丰富),喜欢用头(就是现在的芥蓝,有去腥的作用)去腥,在家无事,船和桨都锁起来了。这样的吴淞江流域的景观已经是很丰富、很精彩了。
有关吴淞江文化研究的文章
起初笔者一直有困惑,直到查阅了宋代著名水利学家的大量著述后,才了解了“浜”的来龙去脉。在这些水利学家的著述中,郏亶在其水利奏折《六失六得》中对此叙述得最为清晰、详细,这样的“浜”源于古代吴淞江流域大圩里的农户对大圩的破坏。......
2023-11-18
在此,笔者主要对“王墓市何以形成较早,如此繁荣的集市竟然没有进而形成城镇?”历史上的王墓市(集市之市,不是现在的城市之市。[27]王羲之墓所在地称为“王墓”,村名为“王墓村”,村旁大湖名为“王墓湖”。地因墓名,村因墓名,湖因墓名。[28]传说中的王羲之墓......
2023-11-18
活动期间,为了便于工作,一直在陆巷的一个叫十六图的饭店用餐。饭店老板谦谦一笑道:“没什么特别的,因为我家就是十六图的。”其中的“图”是一个乡以下的基层的行政单位,相当于村,但比村要小。十六图饭店“图”的出现要比“都”晚,历史上是先有“都”后有“图”的。“图”以下还有“甲”,一“图”分为十“甲”。所以,文中开首所提到的“十六图”就是“都”管辖下的编号为第16的“图”。......
2023-11-18
不满百户的太仓迅速成为有万家灯火的大镇。而到了元末,虽然在张士诚据吴时,新娄江在海漕中的重要地位有所削弱,但张士诚降元后,仍是通过新娄江将漕粮源源不断地运往刘家港,然后再通过海路运往元朝的京都。直到明朝建立,新娄江依然是主要的航运通道,所以后来的郑和下西洋也是在新娄江的入海口刘家港起锚的。......
2023-11-18
主要还是该寺庙有它的独特之处,上文已经谈及崇福寺是和澹台书院建在一起的,也就是所谓的“释”“儒”同存,这是该寺的独特之处。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发生在该寺庙的故事也非常独特,言及此,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大名鼎鼎的和尚,那就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永隆和尚。拿崇福寺来说,人们喜欢去那里烧香拜佛,不只是因为有圣僧永隆,也不只是因为有洪武皇帝的赞扬,更主要的是“灵验”。......
2023-11-18
虽然这样的“塘浦圩田”属于官田,许多甚至是政府负责经营的“屯田”。据史料记载,在东晋时,首都建康(南京)城外就已经出现草市了,这应该是江南地区最早的草市了。所以往往会选择相距较近的某个草市,而这个草市是与四周乡村有着传统的经济联系的,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市场圈。这使得有些草市更趋繁盛,有的竟发展成为新兴市镇。......
2023-11-18
吴淞江四鳃鲈鱼之所以这么有名,源于它的一个典故——“莼鲈之思”。莼鲈之思的发明者是西晋时期的张翰。总之,张翰借托对家乡的“莼鲈之思”而躲过了“八王之乱”,于是大家都称赞张翰未卜先知,是个见微知著的智者。而张翰则豁达地称:“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由此,张翰发明的“莼鲈之思”闻名于世,在经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后,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乡愁”。......
2023-11-18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因战乱从北方逃难到江南的人口越来越多,人多地少,于是各朝政府都对吴淞江流域进行了大力的整治和开发,这样的开发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也就在那时逐渐产生了古吴淞江流域的独特的塘浦圩田体系,对此,北宋水利专家郏亶在其《水利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古人遂因其地势之高下,井之而为田。其环湖卑下之地,则与江之南北,为纵浦以通于江。又于浦之东西,为横塘以分其势而棋布之,有圩田之象焉。”......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