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苏州葑门与菰之关系揭秘

苏州葑门与菰之关系揭秘

【摘要】:虽然一些资料上把苏州“葑门”之名的由来罗列了好几种说法,但都没有说到点子上。[30]说得很清楚,“葑”就是指菰草丛生,盘根错节。苏州东门外大片沼泽地被大量种植菰草,形成葑田,所以,专家认为:“苏州城东门外水面广阔,旧时曾是葑田盛行之处所,至今,城之东门为葑门,郊区名娄葑乡也。”[34]很明显,苏州的“葑门”之名与“菰”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虽然一些资料上把苏州“葑门”之名的由来罗列了好几种说法,但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在很早以前,苏州古城的东部(就是现在的娄葑、斜塘、车坊、郭巷一带)是一片沼泽地,人们在开发这些沼泽地时,种植了大量的“菰草”,何超《晋书音义》卷下引《珠丛》:“菰草丛生,其根盘结,名曰葑。”[30]说得很清楚,“葑”就是指菰草丛生,盘根错节。这种广泛种植的“菰草”时间长了,会形成活动式的水田——“葑田”,南宋时蔡宽夫《诗话》中提到过这种活动式葑田,“吴中陂湖间,茭蒲所积,岁久,根为水所冲荡,不复与土相着,遂浮水面,动辄数十丈,厚亦数尺,遂可施种植耕凿,人据其上,如木筏然。可撑以往来。所谓葑田是也”[31]

这样的葑田既有自然的,也有人工的,就是所谓的“架田”;当地的百姓把“菰草”固定的淤泥铺在木板上,用这种木板搭成田架子,就可以在上面种植庄稼,这就是吴淞江流域特有的“葑田”。

架田

古代描述这种葑田的诗文还是蛮多的,比如江南诗人周端臣的《早冬湖上》有:“晴湖水落葑田干,白鸟飞来立晚寒。杨柳不知秋已远,尚摇疏翠拂栏杆。”[32]叶绍翁的咏鹭诗中有:“无事时来立葑田,几回惊去为归船。霜姿不特他人爱,照影沧波亦自怜。”[33]等等。这种鸟儿立在葑田上的场景,是当时吴淞江流域的一个独特景观。(www.chuimin.cn)

苏州东门外大片沼泽地被大量种植菰草,形成葑田,所以,专家认为:“苏州城东门外水面广阔,旧时曾是葑田盛行之处所,至今,城之东门为葑门,郊区名娄葑乡也。”[34]

很明显,苏州的“葑门”之名与“菰”有非常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