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吴淞江四鳃鲈鱼体型变迁,明清时期已绝迹

吴淞江四鳃鲈鱼体型变迁,明清时期已绝迹

【摘要】:说明在唐宋时期,吴淞江里还有尺来长的四腮鲈鱼。而在元明清时期,笔者翻阅了大量的方志史料,都没发现有关于吴淞江四鳃鲈鱼体型大小的明确记载。后来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建革的相关文章中找到了记载,王教授认为明清以后只有三四寸长的小鲈鱼不是历史上吴淞江所独有的大号四鳃鲈鱼,而是在全国许多水域都有分布的“菜花差味小鲈鱼”。按照王教授的说法,明朝以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吴淞江四鳃鲈鱼就已经绝迹了。

从《后汉书·方术》之《左慈传》中,我们了解到魔术师左慈在大司空曹操的宴席上即兴表演的、在盛有水的铜盘里钓到的吴淞江四鳃鲈鱼都是三尺以上的,书中关于此次即兴表演的描述很精彩:“公笑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放(左慈字元放。)于下坐应曰:‘此易得耳。’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公大拊掌,会者皆惊。公曰:‘一鱼不周坐客,得两为佳。’放乃复饵钓之。须臾,引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15]可见,在汉朝时,吴淞江四鳃鲈鱼就已有名了,比那个发明“莼鲈之思”的晋代的张客还要早。而且那时的吴淞江四鳃鲈鱼的个头都很大,动辄三尺来长。虽然古代的尺寸比现在的要小一些,三国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6厘米。但即使这样,三尺来长的鲈鱼在现在也要两尺多长了,这个个头是相当惊人的。

曹操以松江鲈鱼宴宾客

再来看看唐宋时期的吴淞江四鳃鲈鱼的个头有多大。对此,在吴淞江隐居的陆龟蒙曾写有这样的诗:“今朝有客卖鲈鲂,手提见我长于尺。呼儿舂取红莲米,轻重相当加十倍。”[16]有幸买到尺来长的鲈鱼,陆龟蒙的喜悦心情溢于字里行间。说明在唐宋时期,吴淞江里还有尺来长(唐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2厘米)的四腮鲈鱼。(www.chuimin.cn)

而在元明清时期,笔者翻阅了大量的方志史料,都没发现有关于吴淞江四鳃鲈鱼体型大小的明确记载。后来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建革的相关文章中找到了记载,王教授认为明清以后只有三四寸长(约10厘米)的小鲈鱼不是历史上吴淞江所独有的大号四鳃鲈鱼,而是在全国许多水域都有分布的“菜花差味小鲈鱼”。按照王教授的说法,明朝以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吴淞江四鳃鲈鱼就已经绝迹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