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千年的文化积淀,成就了松江鲈鱼的美名,使它成为一条文化之鱼,一条寄托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乡愁”的文化之鱼,一条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出仕”“入仕”智慧的文化之鱼,一条深刻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哲学思想的文化之鱼。于是,千百年来,松江鲈鱼就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铭于灵魂深处的永远的文化“乡愁”了。......
2023-11-18
吴淞江四鳃鲈鱼之所以这么有名,源于它的一个典故——“莼鲈之思”。莼鲈之思的发明者是西晋时期的张翰。古代吴郡地区有顾、陆、朱、张四大姓,概括为“顾厚”“陆忠”“朱武”“张文”,其中,张翰善属文,文名远扬。张翰在阊门游玩时结识了会稽名士贺循,就随贺循去洛阳做官,任当时的执政、齐王司马囧的东曹掾之职。
张翰画像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要入秋了。一天,张翰在衙门里办公,望见窗外秋风起,就想到老家的应季美食“菰菜、莼羹和鲈鱼鲙”应该要上市了,于是他推案而起,感叹道,人活着主要是要适意,顺应自己的性情志向,怎么可以为了功名而跑到几千里外去做官呢?发了这个千古传扬的感叹后,张翰马上向上级打辞职报告,然后也不管上面批不批准,就自说自话地卷铺盖回老家了,还写诗“言志”,诗是这样写的:“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张翰辞官回家后不久,齐王司马囧就被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假托皇帝命令推翻(诬其犯有谋反罪。),并被诛灭三族。接着就是长期的“八王之乱”。这段历史我们在中学教科书上都学到过,此处就不再赘述。总之,张翰借托对家乡的“莼鲈之思”而躲过了“八王之乱”,于是大家都称赞张翰未卜先知,是个见微知著的智者。而张翰则豁达地称:“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www.chuimin.cn)
有关吴淞江文化研究的文章
近两千年的文化积淀,成就了松江鲈鱼的美名,使它成为一条文化之鱼,一条寄托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乡愁”的文化之鱼,一条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出仕”“入仕”智慧的文化之鱼,一条深刻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哲学思想的文化之鱼。于是,千百年来,松江鲈鱼就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铭于灵魂深处的永远的文化“乡愁”了。......
2023-11-18
说明在唐宋时期,吴淞江里还有尺来长的四腮鲈鱼。而在元明清时期,笔者翻阅了大量的方志史料,都没发现有关于吴淞江四鳃鲈鱼体型大小的明确记载。后来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建革的相关文章中找到了记载,王教授认为明清以后只有三四寸长的小鲈鱼不是历史上吴淞江所独有的大号四鳃鲈鱼,而是在全国许多水域都有分布的“菜花差味小鲈鱼”。按照王教授的说法,明朝以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吴淞江四鳃鲈鱼就已经绝迹了。......
2023-11-18
至元十五年,华亭府更名为松江府,从此,“松江”才正式更名为“吴淞江”。而在这之前,都是称此江为“松江”的,有时也称“吴江”“吴松江”等。而且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晚期,吴越争霸时,最后越国打败吴国的最关键的战役就是“笠泽之战”,这个“笠泽”解释为古代的吴淞江。在唐宋诗文中,有关吴淞江的描述,绝大多数是称其为松江的。可见,古代文献史料中所谓的“松江鲈鱼”指的是吴淞江中的四鳃鲈鱼。......
2023-11-18
起初笔者一直有困惑,直到查阅了宋代著名水利学家的大量著述后,才了解了“浜”的来龙去脉。在这些水利学家的著述中,郏亶在其水利奏折《六失六得》中对此叙述得最为清晰、详细,这样的“浜”源于古代吴淞江流域大圩里的农户对大圩的破坏。......
2023-11-18
范成大在《吴郡志》里说“江(吴淞江)鲈四鳃,湖(太湖)鲈三鳃”[11],他还说吴淞江里的四鳃鲈鱼“尤宜鲙。洁白松软,又不腥,在诸鱼之上”[12]。而在之前一直是集中在太湖和吴淞江的交汇处的,无论是垂虹桥下,还是吴江塘路的石坝的石缝里。这个变化很特别,也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变化。......
2023-11-18
吴淞江大号四鳃鲈鱼属于肉食类鱼类,其食物主要有原生动物、水生昆虫、底栖动物、虾类和鱼类等。从而使得四鳃鲈鱼的饵料不断减少,甚至消失,这也使得吴淞江大号四鳃鲈鱼失去了赖以繁殖、成长的食物,自然就渐渐绝迹了。......
2023-11-18
明初,政府是“重本抑末”“重农抑商”的,百姓交的赋税都以粮为主。而到了明中后期,“乡民以种稻为薄,故为他种以图利”[42]。比如原是“天下粮仓”的苏松二府在明中后期,其口粮就主要依靠湖广(两湖)之米了,每到夏、秋两季粮食收获季节,外粮纷至沓来,从而在苏松地区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米市,比如枫桥米市等。......
2023-11-18
为什么会称之为“扇”呢?现在,我们终于知道这个“扇”是什么意思了。横扇街景那么,这个“扇”的规模有多大呢?而横扇这个地方很显然应该是有粮长的一个比较大的地方,所以地名中有“扇”。那么,为什么叫“横扇”呢?据《吴江县志》中的记载,横扇在明末清初还是一个村落,有一条横港穿村而过,沿横港划分为上、下两扇,所以此地被称为横扇。......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