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吴淞江主干道转向,清水日弱是原因

吴淞江主干道转向,清水日弱是原因

【摘要】:[11]由于围垦湖田需要筑坝截流,因此吴淞江主干道的清流进一步减弱,周边的感潮现象也变得严重起来。湖面的急剧缩小,主要是在向着吴淞江一面的北部区域。这样导致原来大量淀山湖清水进入吴淞江的情况,至此不再。这样的由巨石修建而成的塘路使得太湖水进入吴淞江的主干道的口子更趋缩小。

由于东江淤塞成陆,在北宋时期,吴淞江上游和中游出现了多个湖泊,比如澄湖、独墅湖、淀山湖、三泖湖等,这些湖泊都有支流与吴淞江相通,都能向吴淞江主干道输送清流。其中的淀山湖因为规模大,所以其输送到吴淞江主干道里的清流也最多。但是,到了北宋末年,淀山湖和三泖湖地区开始有人占水为田,进行围垦。这样的围垦到了南宋时期,就变本加厉,从而导致淀泖水面急速缩小,对此,寓居昆山的卫泾说:“以臣耳目所接,三十年间,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10]而到了元代,水利官员任仁发对此也印象深刻,他在水利奏折中说:“归附后,权豪势要之家,占据为田。昔淀山寺在湖中,今淀山寺在田中心。虽有溇港,阔不及二丈,潮泥淤塞,深不及二三尺。”[11]由于围垦湖田需要筑坝截流,因此吴淞江主干道的清流进一步减弱,周边的感潮现象也变得严重起来。湖面的急剧缩小,主要是在向着吴淞江一面的北部区域。受此影响,沟通吴淞江与淀泖湖泊之间的多条塘浦也淤塞严重。这样导致原来大量淀山湖清水进入吴淞江的情况,至此不再。

而吴淞江上游清水日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元天历二年(1329),吴江知州孙伯恭大修塘路,“议以原塘旧石皆小,为水所荡,往往随流而去,率市民巨石叠甃,余用小石,复相其地势,凿为水窦百三十三,以通太湖之水。明年塘成,凡四十里”[12]。这样的由巨石修建而成的塘路使得太湖水进入吴淞江的主干道的口子更趋缩小。虽建有133个出水口,但是石建出水口比土建出水口明显更加缩小、阻碍水流,据清代水利官员林文沛在《治水事宜》中的阐述:“为河之患者,无如石桥。洞圆者塞河道五分之二,洞方者塞河道五分之三。”[13]就是说圆形的石孔出水比土建的出水孔至少减少了2/5的水量,而方形的石孔的出水量至少比土建的出水孔减少了3/5。而这133个进水孔,更是将进入吴淞江的太湖清水分流,使其流量更少,流速更缓,从而加快了吴淞江下游的淤塞。

垂虹石桥

下游淤塞严重,导致其下游出水阻力增加,于是,水流向周边地区寻找出路的趋势明显。东南地区,淀泖水系和浙北水系(因建捍海塘而致使其入海通道被堵塞)都汇入原吴淞江支流黄浦江,使得其清水量越来越丰沛,其河道也越来越宽阔。而东北方向的出路是通过娄江出海的。对于这一趋势,任仁发看得很清楚,他说:“今太湖之水不流于江,而北流入于至和等塘,经由太仓出刘家等港注入大海,并淀山湖之水东南流于大曹港、柘泽塘、东西横泖,泄于新泾并上海浦注江达海。”[14](www.chuimin.cn)

而元代的另一位水利专家周文英也认为:“吴江长桥通长数十里,旧系木桥立柱,通彻湖水入江,由江入海。曩时非不能运石筑堤,盖因地之险,故作此数十里之桥以泄湖水,冲激三江之潮淤也。今则叠石成堤,虽为坚固而桥门窄狭,不能通彻湖水。前都水于石堤下作小洞一百五处出水,然水势既分且又浅滞不能通泄,又被塘东占种菱荷障碍,难以冲激随湖沙土,于是淤塞三江,致令水势转于东北,迤逦入于昆山塘等处,由太仓刘家港一二处港浦入海。”[15]

到了元末,吴淞江主干道里的清水越来越弱,流速也越来越缓,下游也堙塞成陆。上游太湖水入水口塘东已被占种菱荷,塘西也淤积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