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吴淞江发生的明显变化及其对水利发展的影响

吴淞江发生的明显变化及其对水利发展的影响

【摘要】:而在少雨季节,吴淞江上游来源清水骤减,不能与因感应海潮而进入江里的浑潮形成明显的水位差,从而不能“以清抵浑”,有效冲刷浑潮入海,导致大量泥沙在江中沉积。宋代吴淞江格局的明显变化,催生了宋以后的发达的“三江水学”。

这种格局的明显改变,是从宋朝开始的。北宋水利学者郏侨在《吴中水利书》中说:“端拱中,转运使乔维岳不究堤岸、堰闸之制,与夫沟洫畎浍之利,姑务便于转漕舟楫,一切毁之。”[14]就是说在宋初(988—989),负责苏浙地区漕运的转运使乔维岳为了便于转运漕粮,将吴淞江流域完善、高效的塘浦圩田堰闸体系全部毁掉了。而到了北宋庆历二年(1042),时任苏州通判李禹卿认为吴淞江的太湖水入江处风量大,常常会摧毁、飘没江南运河里的漕运粮船。为了便于运送漕粮,李禹卿上奏朝廷,征用民夫,在吴江松陵镇和平望之间筑了一条塘路,这条塘路正好横亘在太湖和吴淞江之间,“横截江流五六十里”[15],使得吴淞江的太湖入水口突然大幅度变窄。庆历八年(1048),吴江知县李问又在松陵建长桥(即垂虹桥),横跨吴淞江上,东、西长达千余尺。从此,吴淞江的太湖水入江处就在长桥下了,吴江长桥就成了吴淞江的源头了。

吴江长桥示意图

上游口子的突然大幅度变窄,导致了太湖水下泄不畅(宋时太湖水下泄入海的大通道只有吴淞江,古东江和古娄江已经堙塞成陆。),当每年五六月太湖水暴涨(此时,太湖上游五堰被废,长江水也大量通过芜湖以南的古中江故道和宜兴荆溪进入太湖。)时,大量太湖水得不到及时泄洪,就会在上游的低地地区泛滥,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而在少雨季节,吴淞江上游来源清水骤减,不能与因感应海潮而进入江里的浑潮形成明显的水位差,从而不能“以清抵浑”,有效冲刷浑潮入海,导致大量泥沙在江中沉积。这样的沉积首先在吴淞江主干道的下游出现,然后在下游的各支流中出现(此时完善、高效的塘浦圩田堰闸体系已经被全部毁坏。),久而久之,整个吴淞江下游就淤塞成陆,吴淞江主干道开始变窄变浅。(www.chuimin.cn)

这样的变化首先发生在下游的堽身高地地区,由于其田地得不到有效的灌溉,渐渐干旱化,由原来的肥沃、丰产良田变为贫瘠的旱田,“不宜种稻,只宜种棉(木棉)”,从而改变了吴淞江流域的农田和种植格局。到了元代,高地地区普遍种植木棉,从而使得以前的“天下粮仓”吴淞江流域形成了粮食、木棉、桑树三足鼎立的种植格局,并进而为明清时期苏松地区棉作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棉业市镇的产生、繁荣奠定了基础。

宋代吴淞江格局的明显变化,催生了宋以后的发达的“三江水学”。从此,吴淞江流域的水旱灾害越来越多,水利整治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这样的整治最早是在其下游进行的,比如范仲淹、叶清臣、赵霖等,都在下游进行过水利整治,主要是针对吴淞江支流三十六浦的整治。但是,由于两宋朝廷肆无忌惮地占水为田,在宋末吴淞江下游就已经湮塞不治,吴淞江泄洪主干道被迫转向东北,通过至和塘、浏河等泄洪入海。在元代,负责江南漕运的朱清将浏河至娄门的河道疏浚、拓宽后,形成了新娄江,从此东北水道更加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