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古吴淞江三江流向揭秘

古吴淞江三江流向揭秘

【摘要】:另一部唐代著作《吴地记》对“三江流向”是这样解释的:“一江东南流,五十里入小湖;一江东北流,二百六十里入于海;一江西南流,入震泽,此三江之口也。”这说明古吴淞江三股支流的流向是明确的,即往东南流的东江、往东北流的娄江和松江。

古时吴淞江的上游如此,中下游又怎样呢?桑钦的《水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松江自湖东北流,径七十里,江水歧分,谓之三江口。”《水经》的成书年代是在东汉末,可见,在东汉末已有“三江口”之说了。《吴越春秋》上也说范蠡去越,“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5]也就是说,古吴淞江在自太湖水入江处往东北流了约70里后,就分成三股,形成三江口。

那么,这三股支流又各自是怎样的流向呢?唐开元时期的张守节在其所著《史记正义》中是这样说的:“三江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至太湖,名曰松江,古笠泽江。一江东南上,七十里入白蚬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一江东北下,三百余里入海,名曰下江,亦曰娄江。于其分处号曰三江口。”[6]按其意思,古吴淞江在自西向东流到距离苏州城约30里的地方分成三股支流,其中往东南流的,70里后进入白蚬湖;往东北流的,约300里后直接入海;而主干松江的流向,只写了至太湖段,就是那70里的流程,让人觉得费解。另一部唐代著作《吴地记》对“三江流向”是这样解释的:“一江东南流,五十里入小湖;一江东北流,二百六十里入于海;一江西南流,入震泽,此三江之口也。”[7]意思跟《史记正义》一样,但距离有所缩短。这说明古吴淞江三股支流的流向是明确的,即往东南流的东江、往东北流的娄江和松江。

古三江图

但二者都没有说明松江流向何处。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松江的下游段另有名称,即沪渎。沪渎之名在东汉时就已经出现,而在西晋时,为防海盗,朝廷在沪渎筑军事城堡,即沪渎垒,后又在离沪渎垒东不远处的松江两岸筑了两座军事城堡。到东晋吴国内史袁崧重新修筑沪渎垒。孙恩作乱,曾沿沪渎入犯吴郡。袁崧在此防守,结果兵败被杀。后来,一代天枭刘裕刘寄奴在此打败孙恩,一战成名。再后来,侯景叛乱,失败后,从沪渎出逃,结果在沪渎被杀。到了唐代,沪渎更是有名,皮日休、陆龟蒙等诗人均有诗咏沪渎,如皮日休的《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诗,其开首就写“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皮日休时期的唐代,古吴淞江三股支流之一的松江段不是70里,而是百里,这也可能是诗人的夸张,也许不满百里。但百里之后的东段就是沪渎,从笔者收集的一些资料图片来看,古沪渎的起点大致是在今上海嘉定黄渡镇这个位置。而陆龟蒙写的许多《渔具诗》中,其中有一首是写“扈”(通“沪”)的,说沪渎近海边的渔民捕鱼方式是“沪”,即“列竹于海澨”,潮落而鱼获。这个“沪”后来成为上海的简称。松江沪渎的下游入海口最早是在嘉定的青龙江不远处。(www.chuimin.cn)

松江下游沪渎示意图

古东江是流入白蚬湖的,那么它入不入海呢?最早它的入海口是在海盐,即现在的上海金山。但是在唐开元元年(713),朝廷重筑捍海塘,该塘南自钱塘江北,北至松江南,正好堵死了古东江的入海口,于是,古东江下游渐渐堙塞成陆。到了五代钱氏吴越国统治时期,对古东江下游重新疏浚。另找支流入海。据《十国春秋》的卷七十八《武肃王世家下》中的记载:“浚柘湖及新泾塘,由小官浦入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