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放桥建成之日起,观开桥就成了天津人的一大美谈。1949年天津解放后,解放桥的开启次数日渐减少,20世纪的最后一次开启是在70年代。当桥面打开的一刹那,海河两岸竟是观者如云,人声鼎沸,可见天津人对这座桥的感情有多深。如今的解放桥更成为天津人热爱故乡的情结。我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因为工作单位就在解放桥附近,所以每天早晚上下班都要从桥上路过,可谓与大桥朝夕相伴。......
2023-11-18
广州海珠桥全景
当很多天津人第一次看到1949年广州解放前海珠桥的老照片时,都会诧异地惊呼,这座桥的开启部分怎么会与天津的万国桥如此相似呢?
海珠桥位于广州市,横跨珠江。1929年12月开始兴建,1933年2月15日竣工通车。1934年10月,广州市政府编印了一系列市政建设丛刊,其中的第一种即为《广州海珠桥》,足见其在羊城地位之重要。书中详细介绍了建桥之缘起:
世称繁盛都市之广州,中隔珠江一水,界分南北。交通往来,既难直接,徒恃舟楫之利,一遇风雨,易生危险。更因交通不便之故,以致河南一隅,商业不振。举凡一切建筑事业,均不能与河北并驾齐驱。前清光绪年间,曾见及此,故有发起建桥之议。当时甚欲利用海珠礁石,安设桥柱,横架桥梁,以贯通南北。惜无整个计划,且乏建设专款,大好河桥,未能实现。
另外,对于工程的竞标过程及最终价格,此书也略有提及:
建筑海珠铁桥之成议,其筹划进行,在民国十八年春,由城市设计委员会规划,当时征求图则。应征者计有三家,一为德国人,建筑费约需四百余万元;一为中国人,建筑费约需三百万元;一为美国人,即慎昌洋行是也。慎昌洋行需费最廉,(以大洋计)为数一百零三万二千两。几经研究,始由市政府订立合约,交与美商慎昌洋行承办,由马克敦公司建筑,工程则由工务局监理……于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正式通车,从此珠海烟波,尽堪桥头领略,宜车宜马,不徒欸乃中流,此则建筑海珠铁桥之缘起也。
其实海珠桥还未落成之时,相关消息早已不胫而走。尽管津门与南粤远隔万水千山,大桥即将通车的消息还是在津沽大地见诸报端。1932年12月22日的《北洋画报》上,就刊发了一组海珠桥的图片报道并配有文字注释:
广州珠江铁桥(右上为南段正面,左上为北段,右下为南段侧面,左下为北段侧面)笔公摄上图铁桥由承做天津万国桥之德工程师马克敦承造,所用工人,亦多系曾在津工作之人,工程甚为浩大,已费时两年,约廿二年即可通行,将为中国各城市之冠,天津万国桥实望尘莫及也。
1932年12月22日《北洋画报》中关于广州海珠桥的报道
署名“笔公”的拍摄者正是《北洋画报》的创办人冯武越先生。随图说明文,虽然笔墨不多,但字里行间,能察觉到作者在有意寻找天津万国桥与广州海珠桥之间的某种联系。(www.chuimin.cn)
在1933年2月21日《申报》发表的《广州海珠铁桥落成》一文中也写道:
(海珠桥)以马克敦所拟价目为最廉。市府遂召之详细研究多次,然后审定图则。图则决定后,以中币大洋一百零三万二千两而成议……马克敦公司承建工程后,即在天津、烟台等处,雇用工人二百五十余人来粤工作。在二十五个月内(工期为二十五个月——引者注),因在桥底工作遇险溺毙者七人、病没者五人。此十二名为桥工而牺牲者,均由该公司酌量抚恤。
《申报》与《北洋画报》的报道不谋而合,都提及海珠桥的施工人员中有一部分来自天津,可见此说较为可信。
根据《广州海珠桥》的记载,此桥全长600英尺,两侧固定跨长220英尺,中间开合跨长160英尺。在风速小于每秒50英里时可正常开启。桥宽60英尺,两侧人行道各10英尺,中间车道为40英尺。根据年平均水位计算,桥高25英尺,普通小船在大桥闭合时,仍能自由来往于桥下。其载重量为20吨。整座桥梁骨架用钢量为170吨,其他铸铁及助理钢筋约85吨,保固期以30年为限。虽然,海珠桥的建成时间较万国桥晚了6年,可是应该承认,综合对比两座桥梁的技术数据,海珠桥更胜一筹。这也就难怪《北洋画报》要慨叹:“(海珠桥)将为中国各城市之冠,天津万国桥实望尘莫及也。”另外,按照此报道中的说法,建造海珠桥的德国工程师马克敦也参加过万国桥的施工。
前文摘录的《广州海珠桥》一书中已明确记述:“(海珠桥)交与美商慎昌洋行承办,由马克敦公司建筑,工程则由工务局监理。”这里所说的马克敦是一个公司,而并非一位工程师。在1995年9月出版、由黄光域编著的《外国在华工商企业词典》中,有对马克敦工程建筑公司(McDonnell &.Gorman;McDonnell &.Gorman,Inc.)的详细介绍。该公司又名天津英界领事道美商建筑工程公司。“1924年前马克敦(R.T.McDonnell)与戈尔曼(N.A.Gorman)合伙开办。沈阳及广州设分号。承接工程规划设计,经营工程及总承包业务。1931年改组,在美国注册为私有有限公司,迁本部于上海,先后在北京路及圆明园路营业。沈阳、广州、香港设分号。1938年尚见于记载,总经理马克敦,副总经理戈尔曼。往来银行为‘汇丰’。”由此可知,马克敦公司是由一位名叫马克敦的工程师与他人合伙开办的。马克敦本人还担任公司总经理。既然该公司负责建造海珠桥,那么,公司总经理马克敦参与工程也就理所当然了。同时,这条信息还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重要线索,那就是马克敦公司总部曾位于天津。这也就更为天津人参与建造海珠桥之说提供了依据。
在前引史料中,对于天津万国桥的建造商有过明确记载。此桥为美国施尔泽尔(Scherzer Rolling)桥梁公司设计,由法国营造商达德施奈尔公司(The Establissement Dayde and Messrs.Schneider & Cie.)承建,由法商永兴洋行负责具体施工。其中并未提及马克敦这个名字。那么,这位名叫马克敦的德国工程师是否参加过万国桥的建设呢?
由此还能引出更多的话题。为什么两座桥梁的部分结构近似到如同孪生兄弟一般的程度呢?是在营造过程中使用了同一张图纸?还是海珠桥的设计参考了万国桥的技术经验?抑或是这两座大桥原本就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之手?这还有待于更多历史档案资料的发现。不管怎样,津城与羊城这天各一方的两座城市因桥梁而联系在一起,这正像古诗中所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广州海珠桥与天津解放桥的对比
有关百年留踪:解放桥的前世今生的文章
从解放桥建成之日起,观开桥就成了天津人的一大美谈。1949年天津解放后,解放桥的开启次数日渐减少,20世纪的最后一次开启是在70年代。当桥面打开的一刹那,海河两岸竟是观者如云,人声鼎沸,可见天津人对这座桥的感情有多深。如今的解放桥更成为天津人热爱故乡的情结。我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因为工作单位就在解放桥附近,所以每天早晚上下班都要从桥上路过,可谓与大桥朝夕相伴。......
2023-11-18
兹准咨达前因,本部复核此项附加桥捐,历时已及四载,究竟前项借款已否偿清,截至现在共已实收若干,所有历年收支细数未据专案造报,经令行津海关监督查明呈复去后。除咨复外交部并分令津海关监督及代理总税务司易纨士转令津海关税务司遵照外,相应咨行贵省长查照见复。准此,除咨复外,合行令仰该监督即便遵照办理。......
2023-11-18
起义失败后,崔文藻被捕。“法俄桥”这一称谓也有其合理性。将两个租界的国名简称组合在一起,以地名衍生为桥名,虽在情理之中,但应为俗称。1904年1月9日竣工、1928年拆除的平转式开启桥,因连接“老龙头火车站”,后被称为“老龙头铁桥”。由此推测,该桥名有可能是后人在介绍解放桥时,为区别其前身的两座万国桥而起的,是个俗称。为避免因指代不清而产生混淆,后来改称前一座桥为“老龙头铁桥”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2023-11-18
此处提及的“大沽水平”,指的是“大沽高程水准基点”。此外,沉箱基础下沉至大沽水平零下11米时,出现了一层黏土,下沉困难,继续挖掘2米以后,始顺利抵达硬土层。在万国桥设计图中即能看到其桥墩基础部分桥体在单位面积上对沉箱表面的压力最小,这也成为达德施奈尔公司最终中标的关键因素之一。解放桥的主墩沉箱基础至今并未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基本符合最初的设计要求。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基础是成功的一半。”......
2023-11-18
万国桥作为一座开启桥。随即行人往来,恢复通行。这在当时成为轰动津门的一大事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加之前次开桥使机关齿轮脱落,最终酿成大祸。据桥南所属的法租界工部局第四百四十一号巡捕长赵铭报告,桥南伤者较多,有周彦章,勾锡伯、邓丙森、佟善亭、王玉山、刘喜桂、赵仲三、高马氏、王淑贞、朱秀华等男、女共十人,均被送往法国医院救治。海河工程局也不敢马虎,总工程师苗洛耳亲赴现场调查,鉴定事故原因。......
2023-11-18
然而在大桥竣工通车前,海河工程局秘书长甘博乐于1927年6月24日就万国桥的财政情况向津海关致函。所有前项桥工用费,应仍以原估数目为定。在文中,中国政府对于海河工程局要求延长桥捐的说法也存有颇多质疑。首先,他们认为1923年时原定工程款为70余万两,此时骤增至140余万两,“未免漫无限制,殊难认为确当”。在此前提下,中国政府未同意增加建桥工程款的请求。......
2023-11-18
万国桥于1927年通车,并沿用至今,抗战胜利后改名“中正桥”,天津解放后又更名“解放桥”。据图中标注,当时已为“中正桥”。此外,天津档案馆收藏一张题为《海河工程局为借用中正桥桥房暂作检疫注射站事致市卫生局》的公函,落款时间为1946年7月11日。从中可见,“中正桥”一名的使用,应是在1946年3月至7月之间的事,这也从一个侧面为确定“中正桥”的更名时间提供了佐证。......
2023-11-18
[1]张焘.津门杂记.1884[2]中华舆图学社.津门精华实录.中华舆图学社,1918[3]雷穆森.Tientsin:An Illustrated Outline History.天津插图本史纲.天津:天津印字馆,1925[4]南开大学政治学会.天津租界及特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5]海河工程局.海河工程局一九二八年报告书.天津:海河工程局,1928[6]海河工程局.海河工程局一九二九年报......
2023-11-18
相关推荐